河南省专业村产业电商化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分析
2018-11-21王志辉
王志辉
摘 要:专业村产业电商化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本文首先对河南省专业村以及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其次,通过理论研究与田野调查,分析总结出地区资源、人力资源、信息技术接受能力、政策支持以及社区环境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专业村产业电商化转型升级。最后,提出针对专业村与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专业村;农村电商;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8)7-70-4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8.07.019
Abstract: Specialized village's e-commercializ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s conducive to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and promot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specialized village and rural e-commerce in Henan Province. Secondly, it concluded that regional resources, human resourc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cceptance, policy support and community environment affected specialized village's e-commercializ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o some extent, based on theory study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Lastly, this paper put forwar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villages and rural e-commerce.
Key words: specialized village; rural e-commerc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目前,国务院及各部委新近出台的文件充分肯定了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和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提出要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
据阿里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底,我国“淘宝村”规模达到2 118个,淘宝镇达到242个,并且中西部地区的淘宝村数量增长迅速,从2016年的25个增长到2017年的68个,同比增长172%,其中河南省淘宝村达到34个,并且实现了省内“淘宝镇”的零突破。但是,河南省的专业村转型为“淘宝村”的比率远远低于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地区,并且专业村的产业大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省内不同地区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如果推动有条件的专业村转型为“淘宝村”,将其产业通过电子商务实现转型升级,则为农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思路与新方向。
河南省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力量,专业村、淘宝村的发展虽然领先于其他中西部地区,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具有很大差距。因此,有必要探究制约河南省专业村产业电商化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发现所存在的外部与内部障碍,以寻求可行的破解策略。
1 河南省专业村及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
1.1 河南省专业村的发展现状
专业村数量稳步增长,产业特色逐步提升。据《河南统计年鉴(2017)》,截止到2016年底,全省共有行政村46 831个[1]。截至2018年7月,全省共有94个村镇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河南省的专业村以农业专业村为主,其次为工业、服務业专业村。河南省农特产品类众多,为专业村的形成奠定了的产业基础,如新郑红枣、信阳毛尖、原阳大米、四大怀药、开封西瓜、中牟大蒜、洛阳牡丹、灵宝苹果、驻马店小磨油、西峡猕猴桃、永城辣椒、淮阳黄花菜等多个品种。
1.2 河南省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
农村电子商务推动了河南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底,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网络零售销售额年均增长30%以上,分别达到1.3万亿元和2 493亿元,其中农村实现网络零售额734.78亿元。全省共有78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其中国家级四批共34个,省级三批共44个,累计电子商务交易额1 432.45亿元,新增网店53 868个,人员培训40.3万人次,就业人员达到20万人。阿里、京东、苏宁、一亩田等平台相继在河南省农村电商市场布局,光山模式、博爱模式等在国内颇具知名度,各地涌现出一大批通过电商创业的典型农民代表。
1.3 河南省淘宝村的发展现状
淘宝村快速增长,并呈现集聚特征。据阿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淘宝村数据分析,2014年河南省淘宝村的数量仅为1个,2017年发展到34个,淘宝镇2个,居于中西部省份之首,并实现了淘宝镇的零突破。全省现有的34个淘宝村经营产品以轻工业品居多,农副产品较少,主要借助传统产业基础发展而成。
2 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问题
在河南省众多的专业村中,大量缺乏农村电商、物流人才,中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农区经济中,现有农民的知识能力与农村电商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现有专业村传统产业从业人员大多为中老年人,其新知识、新技术接受程度较慢,年轻一代通常不愿延续传统产业。地方政府缺乏农村电商管理人才,地方传统企业缺乏电商、物流技能型人才。现有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持续性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提高。
2.2 产业基础问题
某些专业村传统产业特色不明显,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市场接受范围较小。以特色种植业为主的专业村难以达到电子商务平台全年销售的要求,相应的二次加工、冷库、仓储、包装、运输等基础设施尚未完善[2]。以地方特色产品为主的专业村,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恶性竞争严重,缺乏发展电商的相关服务配套体系。
2.3 产业经营者问题
专业村中普遍存在着“小富即安”的思想,企业家精神面临衰落的危险。一是传统产业的知识体系在经营者中具有较强的根植性,经营者难以放弃旧知识、接受新知识。二是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知识体系难以有机会注入专业村传统产业中,经营者获取新知识的成本较高,且缺乏获取的有效外部条件。
2.4 扶持政策问题
专业村产业扶持政策,注重新项目的引进,缺乏具有可持续性的跟进与帮扶机制。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以建设平台、设立服务站点、进村培训为主,缺少中后期的有效监督与评价机制。专业村电商项目的扶持资金,注重园区与硬件设备建设,缺乏对率先转型示范企业的资金支持,缺乏针对电商转型、创业项目的资金借贷。
3 河南省专业村产业电商化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
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革,这种变革可以是渐变式的,也可以是颠覆式的,但无论是何种变革方式,除了驱动因素推动变革,还有相应的因素制约变革。从整体上来看,专业村产业电商化转型升级受到地区资源要素、政策要素以及社区环境要素的共同影响[3]。
3.1 地区资源要素
3.1.1 地理区位资源。专业村产业电商化转型升级依赖于地理区位所赋予的自然资源或原有的产业资源,但同时也受制于地理区位的影响。电子商务虽降低了中间成本,但也增加了物流成本(包装与快递配送成本)。专业村农特产资源的知名程度、小包裹运输难易程度以及单价等都决定了产品在网络消费者中的接受程度。专业村与所在县(区)之间的距离与道路交通状况都是影响其电商化转型升级的客观因素。
河南省具有丰富的农特产资源,但是部分农特产资源仅在省内以及当地具有知名度,而缺乏相应的网络知名度,难以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具有悠久历史的手工艺品专业村,如不能改进产品品质、类型、规格等以适应网络消费者的需求,也难以进行产业电商化转型升级。专业村距离乡镇的距离、乡镇距离县的距离,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产业电商化转型升级的难易程度,如某些位于山区的专业村,物流成本则制约其发展电商。
3.1.2 人力资源。人才始终是专业村的形成、发展以及转型升级的核心因素。专业村聚集着大量能人,能人间的互动促进了知识与经验在村域范围内的传播与积累。能人聚集有利于专业村产业经营者快速获取技能人才。专业村产业电商化转型升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中是否有能人引入项目,并将项目在村域范围内进行有效扩散。由电商能人带头成立的协会组织、网络社群不断吸附新的能人加入,可加速转型升级的过程。
河南省具有许多以特色工艺品著称的专业村,有些专业村成功开辟了网上市场,进行电商化转型升级,而有些却依然停留在传统市场层面。这其中必然有产业资源、产品特性等方面的原因,但从深层次来看,依然是缺乏具有带头作用的电商能人。如洛阳的平乐村,全村具有获得等级证书的画师800余人,在镇政府的支持下,涌现出大量的网店创业能人,已从传统的牡丹画专业村升级为淘宝村。
3.1.3 信息技术资源。专业村产业经营者对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与创新能力决定了产业电商化转型升级的速度与质量。不断变化的电商平台经营规则、层出不穷的网络营销推广工具与方法、日益智能化的企业管理趋势等都增加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难度。在电商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经营者的内部创新是一种逆向线性创新,需遵循电商平台销售、生产、设计等过程。而对于专业村的小微产业经营者而言,合作性质的非线性创新、应用电商过程的“干中学”能够加速转型升级过程。专业村所在县域是否拥有职业院校、培训学校、电商协会等都会在技术支持层面上起到影响作用。
在河南省的专业村中,中青年能够加速该村产业电商化转型升级。许昌以生產蜂机具著称的双庙李村,年轻人返乡开创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电商平台从事蜂机具的销售,并逐步开展跨境电商。在转型期,村中的年轻人加入网络社群,通过社交工具,同网络中的其他经营者交流和学习电商经营知识与技巧。
3.2 政策因素
国务院以及各部委所出台的有关发展农村电商、鼓励返乡创业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意见,地方行政部门对农村电商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政策落实等政府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村产业电商化转型升级。在转型初期,政府为专业村提供便利的网络基础设施、资金支持、完善的交通道路服务,并对率先转型企业进行宣传与补贴。在转型的攻坚期,政府作为产业规划者,为专业村提供空间规划、园区建设、电商技能培训等服务,引入相关的服务支撑体系,鼓励产业经营者抱团发展。
河南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先进的技术与思想在本省的传播具有一定的时滞性。河南省的某些专业村内部存在着一定的思想惰性,诸如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技术不易被接受,这就需要地方政府采取适当的诱致性政策驱动其转型升级。地方政府的介入通常也会树立良好的农村电商发展模式。如洛阳庞村镇成为本省首批淘宝镇,就离不开当地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并形成了“政府+服务商”的典型发展模式,助力产业电商化转型升级。
3.3 社区环境因素
专业村产业存在于传统农村社区环境之中,其产业的发展与转型升级必然受到社区环境的影响。专业村产业经营者之间通过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关系形成了良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这种关系有利于促进电商知识与技能的传播、降低交易成本、抑制道德风险等。在电商化转型期,社区关系使产业经营者之间的模仿得以快速实现,技术难题得以快速突破。专业村内的社区关系通过微信、QQ形成专业性质的网络社群,而网络社群有利于提高信息传播与共享订单的集体行动效率。
河南省的专业村依然保留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虽然专业村产业经营者因产品同质化而具有竞争关系,但农村社区的经济功能则在协商基础上通过合作来实现。经营者之间的亲缘、友缘、地缘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化解经济利益沖突。河南省专业村依然存在着人口外流的趋势,但通过中青年返家的“传帮带”模式依然可以促使传统产业电商化经营。如许昌的霍庄村,社火戏服由老一辈经营者制作,而其网店则由年轻人周末返家打理,并潜移默化地影响老一辈的经营模式。
4 结论及政策启示
4.1 研究结论
河南省专业村产业电商化转型升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制约,地区资源、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政策支持以及社区环境等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专业村产业电商化转型升级。
4.2 政策启示
结合河南省的省情,以及本文有关专业村产业转型升级的结论,从农村电商的视角,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深化对专业村产业电商化转型升级的认识。研究河南省专业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规律,总结沿海发达地区专业村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收集河南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研究产业电商化转型升级的内涵与外延,明确河南省专业村电商化转型升级的路径与策略。注重区分与把握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以及本省专业村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借助阿里、京东、苏宁、一亩田、农购等电商平台,推动传统产业触网,发展互联网经济。
第二,建立专业村产业经营者率先转型的诱发与激励机制。制定对率先转型经营者的奖励制度,给予金融贷款上的支持,提供机会促进其与电商平台的深度合作,鼓励其参加高质量的电商培训,降低其转型风险与探索成本,对其外部性进行补偿。充分发挥率先转型经营者的示范效应,深入提炼电商化转型升级的成功案例,通过官方媒体与网络媒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组织地方政府人员、专家学者以及各地专业村代表到示范点集中交流与参观学习。
第三,培育专业村发展的核心力量。重点支持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残疾人创新创业,鼓励传统产业经营者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给予税收与办公场所上的优惠政策,给予培训与进修学习的机会,给予土地使用上的优惠政策。选拔优秀的农村电商管理人才到浙江、江苏等地区进行调研、到省内典型地区挂职、到高校进修等。
第四,提高专业村产品质量与品牌知名度。促进设备的更新换代与产品品质的改良,支持与鼓励专业村传统产业更新生产设备,给予金融贷款优惠政策,引入高质量标准促进专业村产品的质量升级,加强推广科研院校的新品种到农业专业村种植。大力推广“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推动专业村品牌触网,鼓励与支持农村电商打造互联网品牌,开展树品牌、创知名品牌等活动,提高专业村产业与农村电商的品牌意识,严厉打击侵犯品牌、商标权益的行为。注重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使产业朝着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第五,培育地区特色的淘宝村与淘宝镇。各地方政府在充分调研与实事求是的基础上,选择有特色与有条件的专业村,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引导其转变为淘宝村,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专业村特色产业,以促进农村电商合作为抓手,完善淘宝村中金融、技术、设计、包装、物流等相应配套服务体系,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转型与创新。加强已有淘宝村电商与邻近专业村干部、知识青年之间的交流互动,扩大产业集聚规模,通过淘宝村以点带面式发展,促使产生更多的淘宝村,形成颇具规模的淘宝镇。
第六,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尤其是支持偏远山区的4G无线网络覆盖,推进农村地区网络的提速降费,有条件的专业村实现村域的无线网络全覆盖。切实推进解决农村物流配送中“最先或最后一公里”问题,结合城区生产生活实际情况以及农村“农资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发展趋势,将乡镇配送末端布局于街道、乡镇、社区和部分村庄的各类终端节点,构建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最先或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网络,真正实现物流的“门到门”“一站式”服务功能。
第七,延伸农村电商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农村电商带动农产品、加工、物流、服务产业等相互融合,带动产业链向前后延伸,增加价值链。充分借助电商平台的核心作用,优化网上地方特色馆、产业带的建设。发挥农村中小企业、农村电商的关键作用,壮大农村电商的新生力量。协调优化物流、金融、电信等支持力量,营造农村电商良好发展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2017[EB/OL].(2018-2-28)[2018-06-05].http://www.ha.stats.gov.cn/hntj/lib/tjnj/2017/zk/indexch.htm.
[2] 原毅军.产业发展理论及应用[M].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12.
[3] 曾亿武,郭红东.农产品淘宝村形成机理:一个多案例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6(4):39-4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