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本特质教学”刍议
2018-11-21乔新
【摘 要】文本特质教学是针对由于语文教学内容“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顾往前“赶”而使得教学效果“浮”的通病提出来的。文本特质教学主张恪守“价值最高原则”遴选教学内容,在知性教育和价值教育的双轮驱动下实现文本特质的私人化。在实践中,常以内容、技法或语词为切入口,促进文本特质“转知成识”“转识成智”,这一过程实质上是特质“外显化→法理化→功能化→私人化”的步步提升过程。
【关键词】文本特质;知性教育;价值教育;私人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57-0031-04
【作者简介】乔新,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江苏泰兴,225400)副校长、党总支副书记,高级教师,泰州市名教师,泰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泰州市“31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所谓文本特质,是指文本所独有而其他文本鲜有的,能够被学习者学习和模仿的技法、性质、风格等。文本特质教学则是指教者在潜心钻研教材、把握文本特质的基础上紧扣文本特质展开的教学,它能帮助学生学习、内化、迁移特质,逐步实现文本特质的私人化。实践证明,坚持文本特质教学能够凝聚师生心力,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扣住文本语文性价值最高的“一个特质”
在集团化办学思想影响下,许多学校的外延不断扩张。笔者发现,大规模备课组集体备课往往只重视做加法,而忽视了做减法,教案变得越来越冗繁——新的设计不断叠加,教学环节越来越多,教学内容越来越“杂”。到了课堂上,教者为了完成预定的任务,没有足够的时间关注学生,而是拼命往前“赶”。原本应为“慢的艺术”的教学工作人为地变得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致使学生的学习“浮”起来。
“揚州八怪”之一的郑燮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尤以画竹为佳。他在晚年画作《竹石图》的题画诗中写道:“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意思是成功的秘诀在于去掉繁杂、提炼精髓,这样才能在娴熟中创造出不同凡响的新风貌。同样,语文教学也要进行“瘦身”,走简约的路子,主要策略是:紧扣特质,抓其精要;以一带多,感悟其妙;重视语用,得之牢靠;日后活用,逐渐提高。那么,对于一篇文章而言,“精要”是指什么呢?综观整个小学阶段,选入语文教科书的例文每学期二三十篇,六年下来总共三四百篇。这些文章在具备文质兼美共性的同时,也显示出不同的外在风貌或潜在特质,它们以自己特有的品质、风格在语文课程这座百花园中占据着一席之地。所以,笔者认为单篇课文教学应该教给学生独特的、最具价值的东西,特质恰恰体现了文本的独特性、价值性,是文本高妙之所在。在许多情况下,文本特质是作者依凭灵性和心性顿悟而生,是其凭借超乎逻辑的“默观之眼”(肯·威尔伯语)感悟和直觉所得。文本特质凝聚了作者的人生智慧、生命灵性、超常体验,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发问启迪我们——“教什么”比“怎么教”更为重要。鉴于此,笔者呼吁:语文教学应该认真反思,认识到处于高位的顶层知识和能够迁移的可再生知识的价值,在遵循学生“可接受性原则”的前提下,遴选出最具技法普适意义、智慧启迪意义、价值引领意义或生命激扬意义的特质来教。基于上述考虑,笔者建议删繁就简、去芜存菁,牢牢锁定文本特质这个“靶心”,将其作为主体性目标进行“多轮轰炸”,引导学生逐步感知、消化、迁移、掌握,进而转变为学生自己的语文知识和能力。
二、在“双面教育”中实施文本特质教学
知性教育和价值教育是文本特质教学的“一体两面”,特质教学应该在知性与价值“双面教育”的耦合中展开。传统语文教学十分重视读写结合的训练,但是读写结合点的归纳往往偏重于写作技术,如文章结构、表现手法、文体文风、开头结尾等语文学、文章学知识,体现出很强的工具性价值取向——板滞有余而灵动不够,苛细有余而情趣不足。文本特质教学冲破了写作技术的藩篱,将教学视野扩展到思想、道义、伦理、情感、人格、精神、美感等价值层面,使得价值教育成为语文教学的题中之意。“价值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丰富人性、完善人格、充盈人生意义、增进人的幸福生活。”[1]笔者所推崇的文本特质教学是一种高品位、全息化的“立人”教育,不仅关注语言的规律,而且注重精神的滋养;不仅关注心智的训练,而且注重心灵的培育。它以鸟瞰的姿态来审视文本,爬罗剔抉,参互考寻,吸取的是文本的最高价值。
从宏观上看,文本特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知性类,以写作技术为主;另一类是价值类,以精神层面的东西为主。笔者一直主张,文本特质的学习、迁移要在知性教育和价值教育的双轮驱动下进行,既要避免单纯的语文学、文章学等知识的授受,也要避免在单纯的价值层面来说教。在实践中,可以采用“补短协进”的策略优化语文教学的内容,真正实施双面教育。其一,如果文本特质是单纯的知性特质,就植入价值维度的内容。就语文学科而言,语、修、逻、文方面的规律和语言学、文章学、语文学、音韵学、训诂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表达的技巧、课文的思想内容等,都属于知性方面的内容。但是,教学不能在纯认知的范围内兜圈子,应该与高尚的情操、伟大的精神、不朽的灵魂、事物的美感、深邃的哲理交融在一起。因此,语文教学应以知性教育为载体,负载价值教育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价值的存在,用语言这个工具表达人世间的美好,促进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其二,如果文本特质是单纯的价值特质,就融入认知维度的元素。“多年的实践证明,舍弃了知识性,抽象地强调思想性是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的。”[2]不仅思想教育如此,情感教育、哲学教育、心理教育、审美教育等都是如此,只有寓知性教育于价值教育,价值教育才有赖以附着的躯体,才不会走向虚无、走向飘忽。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以价值教育为引擎,牵动知性教育的实施,使得价值教育和知性教育相继展开,进而彼此融合。一般来说,以陈述和记录事实为主旨的知识只是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只能为人们推理和实证提供依据;价值则在于学习主体自主解读,以事件阐释事理,“一种内向的观察始终伴随、补充以至改变着外向的观察”[3]。通俗地说,知性表现为结论、本质、定义、规律等,具有明显的普适性、客观性、外在性和稳固性特征;价值则表现为心理、义理、精神、意义、审美等,具有明显的个体性、局限性、主观性、差异性和流动性特征。可见,知性教育和价值教育之间不可相互替代。“知性教育与价值教育的耦合”命题的提出,符合语文学科的规律和特点,也暗合人的心灵发展的内在机理和需求。
三、以“三个切入口”为先导展开特质教学
人的素质“形成与发展是多开端的,可以从知开始,也可以从情意开始,更可以从行为养成开始”,如果机械地限于单一的模式,“只能是机器人的训练与组装”[4]。华东师范大学高德胜教授揭示了人的品德形成的规律。其实,语文素养的形成也是多开端的:可以内容为先导,可以技法为先导,还可以语词为先导。在教学中,应该因势而动、随机应变,力求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在语言的运动中形成语文技能和语文实践的智慧。
1.以内容为切入口的耦合模式。
通过“在文本情理中感受→在相似情理中表达”的核心环节,达成“知情并茂、辞顺理正”的教学目标。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就是研读语言文字,透过文字感悟文字背后的意蕴,体悟作者想要表达的精神、义理等,因此,披文入情、研机析理的能力成了检验一个人阅读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志。李吉林老师认为:“(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渲染一种优美的、智慧的、让儿童感到亲切、富有情趣的氛围,将知识的系统性、活动的操作性、审美的愉悦性融为一体。”[5]借鉴情境教学的成功经验,笔者有时从文本表现的内容(多为精神、义理等)入手,将非写作技术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调遣自己的生活经验,依托经验感受文字内在的温度,关注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作品主人公高尚的灵魂,尝试学习“哲学之思”,学会自主地进行审美体验。在此基础上,创设与课文相似的真实或准真实的境域,引导学生用语文的方式解决境域中遇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情思、练习语用。
2.以技法为切入口的耦合模式。
通过“从文本中剥离表达形式→依托表达形式链接内容”的核心环节,达成“文质兼美、文理俱惬”的教学目标。传统语文教学注重写作方法、表达技巧的研析和模仿,这是一条值得珍视的经验,广大教师一直重视传承。笔者强调,教师应恪守“一课一得,得得相连”的原则,即每节课只抓一个重点,各课重点之间应穿插避让或彼此关联,使得学生的技法运用能力螺旋上升。该模式侧重于学习表达的方法,教学大致“走一个来回”:先从语言文字来学习内容,然后由内容来分析表达形式。在“一个来回”走完之后,要能准确提炼文本的表达特色。继而学以致用,選择适合的内容进行言语训练,实现表达方法的正确迁移。选择链接内容时,要重视内容与形式的匹配,力求使学生在言语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情思变得丰妙,心灵得到滋润,精神得到成长,真正实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教具体的写作方法,会不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呢?丁有宽老师给我们作出了解释:“客观事物是有规律性的,写文章也一样,特别是对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教一点规律性的东西是必要的。我以为所谓‘文无定法,是说不要随便定框框,以免束缚写文章的人的思想。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是坚持从‘有法到‘无法的。”[6]就某一次训练而言,这样的教学似乎显得有些机械、呆板,受条条框框的限制,但从长远来看,表达形式、写作技巧掌握多了,就会从众多方法中信手拈来,从“有法”走向“无法”。
3.以语词为切入口的耦合模式。
通过“在语境中解读语词→依据语词激活表象”的核心环节,达成“语象共生、言词悉心”的教学目标。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是学习语言,而语词是构成语言系统的重要材料,所以,理解、掌握、重组语词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一些文笔优美的经典佳作时,笔者常常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内部研究”,品味其中一些运用精当的成语和个性化短语,了解语词的意思,体会语词使用的范围,领会个性化表达的方法,对作者的遣词造句进行审美观照。为了让所学的语言单位在运用中得以巩固,笔者常以词语或短语为诱饵,激活学生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重新调遣学生生命中沉睡的体验,让学生运用新学习的词语或短语来描述记忆表象或想象表象。笔者不满足于仅让学生正确使用语词,更加注重彰显语文学科的思辨性、人文性,引导学生进入哲理思辨、精义入神、情感激荡、美感怡悦的佳境,让语言符号和生活体验得到高度耦合。笔者提醒学生:遣词造句最重要的就是准确、贴切,要用得顺当、安得自然,绝不能以堆砌辞藻为美。
四、通过“四个环节”实现特质的私人化
在长期的实践中,笔者发现文本特质私人化运动过程具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其基本流程实质是实现文本特质外显化→法理化→功能化→私人化的过程,是“转知(知识)成识(才识)”“转识(才识)成智(智慧)”的步步提升过程。语文教师要做好扶助工作,帮助学生“转型升级”。第一,在培养文感的基础上实现特质的外显化。由于特质“镶嵌”在文本之中,因此,对文本的整体阅读是感知和认识文本特质的第一步。无论是宏观方面的篇章结构、写作顺序等特质,还是微观方面的表现手法、特殊句式等特质,都离不开对整篇文章的通读,只有具备清晰的“文感”(相对于微观的“语感”而言,指对整个文章的宏观感知),才能将文本特质放到整个文本的大格局中准确定位和认识,才能从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文本特质。离开整体认识而学特质,只能是盲人摸象、蒙瞍探路。第二,通过验证性阅读实现特质的法理化。从一篇文章中剥离出来的特质或许带有偶然性,是否具有普遍意义还有待进一步验证,验证的方法就是主题式阅读——对带有相同特质的文章进行扩展阅读。学生通过主题式阅读,能够从多个角度重新审视文本特质,感受文本特质的多种变式,从多样性中提炼出共性,对文本特质的本质形成法理化的认同。第三,通过指导在境域中运用实现特质的功能化。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文本特质的重要标准就是看他们能否迁移、一隅三反。为此,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创设适宜的情境,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特质将抽象的概念融入可感的生活,让特质生命在运动中得以唤醒。一旦学生能够迁移,就说明他们已经能用自己特殊的语言正确解读,说明文本特质实现了功能化。第四,通过独立运用实现特质的私人化。从路径上讲,私有知识是由个体通过亲历、探究、体验、感悟、阅读、叩问等获得的知识,作为公共知识的文本特质需要经由个体经常性的接触、运用才能暗化潜移。因此,在教师的扶助下实现文本特质的迁移,还算不上彻底掌握。要能在日后学习、生活的特定场景中灵活、恰当地运用,才算得上实现了特质的私人化。所以,优秀的教师常常鼓励学生由“近距离读写结合”走向“远距离读写结合”,由教师扶助迁移走向学生独立运用,并通过经常性的积极评价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长期的实践证明:如果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运用三次以上,就可以说学生已经掌握了文本特质,或者说文本特质已经由“公共知识”转化为“私人经验”了。
文本特质“私人化”是知、能、情、智交互作用、长期积淀、不断丰厚的过程,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从知性方面讲,是知识→才识→卓识的提升过程;从情感方面讲,是情趣→情感→情操的升华过程;从义理方面讲,是事理→法理→哲理的体悟过程;从美感方面讲,是审美→判美→立美的净化过程……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怀揣对学生的生命关怀,通过文本特质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品性修养、知识层次、实践智慧等,真正肩负起心智训练和心灵培育的双重使命,引导学生的语文核心能力由低阶走向高阶。
【参考文献】
[1]邱琳.人的存在与价值教育[J].教育研究,2012(05):42-47.
[2]刘美珣.一路走来:亲历清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30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5.
[3]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4.
[4]高德胜.为生活德育论辩护——与冯文全教授商榷[J].教育研究,2010(09):101-105.
[5]李吉林.为儿童的学习:情境课程的实验与建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329-330.
[6]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8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