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壶”的制作感悟
2018-11-21石国芳
石国芳
图1 南瓜壶
紫砂壶艺术来源于古代传统文人阶层的饮茶文化,但让更多人认识紫砂的,还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种种紫砂器皿,得天独厚的紫砂矿料与制造成形方法,造就了紫砂器独特的材质感。并通过江南的人文荟萃逐步发扬光大,从宋代文脉南迁以来,江南一直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冠绝中华,加上紫砂的故乡又是优质的茶产地,这使得紫砂与茶的关系越发的紧密,成就了当代影响力非凡的紫砂壶艺文化艺术,并经久不衰,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紫砂壶以种种不同的造型姿态和千变万化的装饰手法,创造了更多的附加价值,让文化的魅力凌驾于简单的器皿之上,成为当代中华传统艺术延续发展的典型。
一直以来,用南瓜作为造型的紫砂壶便深受人们的喜爱,南瓜造型是带有深刻田园风味的仿真形态,天然带有自然界中的那种鲜活和灵动的感觉,所以看到南瓜壶,便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阳光下的田垄,草长莺飞的田园风光。图1“南瓜”便是这样一件依托传统的紫砂作品。
制作“南瓜”紫砂壶的要点在于,并非是真要百分之百的还原南瓜的自然形态,如果用制作仿真雕塑的方法去制作南瓜壶,那一定是不美的,紫砂传统中经典的“南瓜壶”是通过我们对南瓜的想象,从想象中的形态寻求南瓜与茶壶之间的共通点、相似点,然后通过艺术化的加工,塑造出我们所认可的鲜活形象。这与紫砂光货的设计有所不同,虽然说紫砂花货的基本形态都是光货造型的衍生,但设计思路愈不能按照光货的块面组合来进行。这是由于类似“南瓜”这样的花货造型,以自然为模本,以茶壶结构为框架,既不是对模本的原样照搬,也不是在框架内的增删挑拣,而应当是一种提炼的过程。去粗存精,将不符合审美的部分去掉或是模糊化、虚化;将精彩的部分着重表现,甚至夸张。例如在眼前的这件“南瓜”壶上,其钮盖的塑造可以说并不符合自然界中南瓜的生长规律,如果从仿生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种比例上的失调,但从整个茶壶结构上看却并不是如此,整把“南瓜”壶最精彩的部分,恰恰是被放大了的壶盖和壶钮,从线条的疏密也可以看出,整个轮廓造型,是在着重的突出这一部分。这其实很符合我们的审美习惯和视觉观察的中心,而也正是由于这一夸张的变化,让南瓜丰硕的印象更深层次的表达了出来,自然也就会忽略现实中的南瓜是否会长成如此之大了。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制作南瓜壶实际上是用现实巧妙的折射出一个南瓜的影子,是避实就虚的工艺创作手法,这让“南瓜”这一作品既要真实,又要不真实,在夸张的变形中寻找到美的存在。当然这种提炼和转化需要以现实形态为依据,不能够违反最基本的自然规律,比如桔钮的生长态势,南瓜瓜叶的生长纹路等等,可以弱化它,可以夸张它,但不可以违背它。
最后便是南瓜壶制作时候的镶接,筋纹器的制作,关键在于囊瓣之间的线条处理,要让“南瓜”看起来饱满,其间隔的曲线,筋线的深浅之间有着一个绝对的平衡,这个平衡的点根据茶壶的高度和体积不断变化,掌握好这个平衡就等于掌握了制作这类作品的方法。
观察是成就艺术最好的眼睛,经验则是不断的重复与磨练的积累,对这个世界越了解,掌握越多的造型制作规律,便越会觉得紫砂艺术的博大精深,就越觉得还有更多的东西可供我们去发掘,去创造。紫砂壶因茶而生,但终究还是因人而生,我们所追求的紫砂壶的美,其实是在追求人与紫砂的和谐共处。一件具有深刻艺术韵味的紫砂作品,必然是要经过长久的观察和深刻的积累,这是所有艺术创作中都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