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紫砂光货的美感

2018-01-05方耀可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艺术美紫砂

方耀可

摘 要:紫砂光货素器、紫砂光货饰器是紫砂光货器二大表现形式。紫砂光货器以茶壶器型为代表,是宜兴紫砂茗壶中三大造型体系中的一种,它和花货(塑器)、筋瓤货(筋纹器)并存于世,相互辉映。

关键词:光货;艺术美;紫砂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2-0024-01

宜兴紫砂艺术方面最大的特点是素质、素形、素色、素饰,不上彩、不施釉、质朴无华。其素面素心的特有品格,常使人对它情有独钟,古今有多少诗人、画家对它的喜爱 “名壶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这是明代文学家李渔对紫砂壶的总评价。

在紫砂制壶陶艺中,常见的款式是“光货”,最为显现制壶艺人的功力的也是光货。光货讲究外轮廓线的组合,并用各种线条作为装饰变化,壶体光洁,块面挺括,线条利落。面、线与角的表现,或粗犷,或丰腴,或刚健,或清秀,呈现出不同的造型和风格。紫砂光货一般有圆器与方器之分。

圆器造型讲究“圆、稳、匀、正”;方器造型要求轮廓线条分明,口盖规矩划一。圆,是中国道家通变、趋时的学问;方,是中国儒家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正如古人所云:知欲圆而行欲方。紫砂壶就是在方与圆的千变万化中,阐释着这朴素的哲理。在圆壶中一般的情况是多个大小、弧度不同的圆形的重疊、变化、映衬,以此构成壶体的“圆润”之美。它素面素心,不仅有良好的实用功能,而且造型古朴优美,富有民族风格,紫砂壶色泽含韵,制作缜密精巧。紫砂光货素器的裸胎艺术美,是自原始紫砂器至宋代问世以来,历经宋、元及明代早期无数陶工的开掘、淘洗,并逐步演进,以宜兴当地日用陶器皿为母体,借鉴、融进外来的、其它工艺形式,最终脱胎而出,在明中期以很多陶匠为先导,以供春、时大彬为杰出代表的裸胎艺术美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好的砂壶,是集材质美、工艺美、造型美、功能美、品位美于一体的,是火与土的艺术,每一件经过高温的烧制收缩,不可能产生一模一样的器皿,它的唯一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果缺乏作者主观能动的创作激情,就没有流淌的自然美,无法让人感受作者的心境、艺术涵养造诣的表现。

紫砂光货造型的完美主要反映在圆器造型的形式上。裴石民的《串顶秦钟壶》则是圆壶的杰出代表,此壶以秦钟之形为基础,而稍加改动,壶体腰以弦编译装饰,壶开简洁、高雅超逸,以超凡入圣的构思,将严峻肃穆的秦代钟形,化为清秀不俗的紫砂茗壶,把二者凝重浑厚的共同点,按功能的需求加以装饰,遂成就了一件紫砂茗壶的佳作。壶身似钟,压截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圆柱桥形钮,呈活动串环,与壶身浑圆协调。长圆把手,直嘴用暗接处理,嘴流口部亦浑圆,整体倾注敦厚浑朴的艺趣韵味。纵览光素器的造型结构、端庄周正、结构严谨、比例和谐匀称、虚实节奏协调,制作一丝不苟、附巧丽与刚健之中,俱实做到了内容、形式和功能的完美统一。

鉴赏一把好的紫砂光货,往往运用其神、形、气、态四大要素来衡量,我认为四大要素之中,关键在于形,壶形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它三要素。各种曲线的有机结合,在紫砂光货壶体造型设计的实现中,应用非常广泛,含有丰富的美学原则。设计者在实际操作中必须结合壶体造型,将它进一步提炼、浓缩。局部的差别和谐,彼此呼应,使之创意设计与工艺制作达到相对的统一。一把上好的紫砂光货名壶,无论是整体、半圆、椭圆等形状,均需追求壶体的协调统一,视觉和触觉上的平衡、和谐、韵律对比等。通过形式来体现超越自然形态的内在美感。

光素器的造型结构,有着一种规律。正视是辐对称,俯视为轴对称,而圆形或对称的紫砂壶形体,都是以壶体为中心线为轴。因此重心就落在中轴上,在从壶形重心下垂的重心垂源,必使落在壶底的中心点。

在光货上更容易看得出作者水平的高低,同一个造型同一组外轮廓曲线,造型者的水准高低,会有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效果。现今用模型帮忙,很大程度遮盖了造型能力的差异。因为紫砂光货素器的显著特征是素面无饰。

宜兴紫砂壶,从来崇尚古朴,明代制壶名匠时大彬以简约大方为艺术特点,传世有大彬如意、大彬提梁,等优秀作品,他的作品以造型大气,厚重著称,给人以深厚古朴的美感,被尊为砂艺史上一代名家。“光货”造型的发展,不仅自己在紫砂领域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和发展了书法铭刻等主要装饰手段的发展,壶底、壶把、壶盖、盖唇,无不成为文人、艺人钤印的所在;将传统文化的诗文、书法、篆刻集于一体,更加贴切紫砂陶本来素朴天然的品质,同时将文人对生活、历史和社会的感悟,刻画在壶体上并传之久远,是人文精神在物质器皿层面的体现。

文人对紫砂创作的参与,同时促进了茶文化与文学的交流,这种交流不是凑合附加,而是气血相容多方面的思想意识的交融。对茶器具的追求,紫砂器的自然古朴形象能够体现时代思潮与茶饮形式的融合。紫砂器外在形制的古朴典雅,凝着茶文化的深厚的自然气韵。

参考文献:

[1]何继.紫泥—王度宜陶珍藏册[M].台北:台湾奇园艺术中心,1993.

[2]江苏陶瓷.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美紫砂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浅析紫砂“将军壶”的形韵气质
浅谈宜兴紫砂艺术创作
试述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艺术美
让“艺术美”走进语文课堂
紫砂文化与文化紫砂
数码艺术的现代运用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读壶记》
紫砂壶估值的再发现
紫砂雕塑的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