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志在四方”的文化内涵

2018-11-21袁冬平

山东陶瓷 2018年3期
关键词:古代人包边当代人

袁冬平

图1 志在四方

一门艺术倘若要生生不息,就必定要能够成为文化的载体,紫砂壶便是如此,当代的艺术收藏市场,当玉器、瓷器、金石器都缓慢的步入衰退的时候,紫砂却能逆潮流而上,成为整个艺术品市场的新宠,便是由于当代紫砂秉承了文化的脉络。除此之外,那便是紫砂在表现文化的同时,还能够“用”,这种贴近生活的实用价值,比单单存在于橱柜中的收藏无疑增添了更多的生活气息,也就是说紫砂相对于其它传统文化艺术品,更贴近人们的生活。而人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性,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中,都在不断的孕育着文化。

很多人对文化的认识多在精神层面而忽略物质层面,但实际上,文化恰恰是先有了物质,才发祥出了精神,文化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人们生活中的种种行为综合在一起的产物,这种产物很难用文字进行准确的形容,这就造成了大部分人都觉得文化是缥缈的,是远离我们的生活的。实际上,我们的存在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我们的行为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创作紫砂壶,亦是对某种文化认识的体现。图1这件“志在四方”便是从这一点出发制作而成的。

“志在四方”的创意来自于成语“四方之志”,用来形容人的远大志向,这种想法可以在传统文化中直接找到四个方面,那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常常被古代的士人阶层视作实现自我的人生目标,或者说作为“读书人”的一种普遍的追求。而到了当代,古代的“士人”阶层已经不复存在,文化成为了一种更为普遍的个人修养,当代人在理解“志在四方”的时候,并没有古代人那种“家国天下”的豪情壮志,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如古代人志向高远,而是时代环境发生了改变,对于“志”的理解也同样发生了改变,个人的追求不再趋同,当代人可以通过更多的其它方式来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不像古代人那样,缺少选择。

在制作作品“志在四方”的时候,线条和面不能做的死板,线条不僵硬、颜色不单一,因为当代人的“志”是一种多元的文化表现,而不是目标固定的,端庄、大气,是大的框架,但后续细微的变化要体现出柔的部分,这种柔可以通过表面的“肉”来进行表现,让人在视觉上看起来是一个平面,但实际上每个面都带有一点点高起的弧度。然后这件作品采用了平压盖的设计,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口盖的处理较为简单,省略了壶身肩部的工艺,只要做到口平、盖整就可以做到子母线清晰,但口沿与盖边需要注意,与壶身进行搭配,这件作品的壶身四个角,转折的时候都带有一种圆润感,在全手工制作的时候这种圆润感是用拍子整个拍出,这种方法同样也可以运用到壶口包边的制作上,拍出润边,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略微修整平滑,壶盖的包边也同样如此,不过相对于壶口,壶盖修整的工夫不需要那么多,将锋边去除就可以了。

然后是壶流壶把以及壶钮的搭配,同壶身一样,这三者也要跟壶的身筒产生联系,四方壶流、方耳把加上过桥钮,这三者的位置在视觉上给人一种集中在壶整个结构的上半部分的感觉。从上下外形的结构分布来看,下面缺少一个与之平衡的视觉点。在壶底的处理上,加入了四角玄门,这就类似于书画中的留白,在这件壶上,用留空代替视觉上的空洞,留空反而看起来更实在。

整壶的铺砂装饰在这件作品上同样有所侧重,在流把上较“轻”,在壶面上则较“重”,突出壶身这个主体,将“四方”的概念更加突出。同时,这种适当的铺砂也凸显了紫砂壶质感上的魅力。

紫砂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遵循着一个缓慢衍变的过程,任何一个单独的造型都可以从历史中找到演变的痕迹,继承传统,追溯历史,从而解读历史,实际就是对紫砂理解的过程。越是简单的造型,其中越包含了复杂的历史文化传承,当创作者理解这些东西以后,其创作的东西自然而然的便会传达出这些信息,这就是紫砂文化的传承。

猜你喜欢

古代人包边当代人
礼节感满满的古代人
盘点古代人的“劳动节”
浅议机器人包边在新车型中的应用分析
当代微信爱情故事
当代微信爱情故事
当代人写文言文,就是一场尴尬的行为艺术
试制汽车门盖包边工艺及包边质量控制
当代微信爱情故事
古代人的冰窖
爱“晒”的古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