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长江经济带 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全力推动铜陵创新型城市建设

2018-11-21王所宝洪亮铜陵市科学技术局

安徽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铜陵市铜陵科技成果

◎文/王所宝 洪亮(铜陵市科学技术局)

近年来,铜陵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讲话和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三重一创”,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围绕融入长江经济带、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建设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多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荣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称号,入列安徽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显现。

一、铜陵市融入长江经济带、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基本情况及主要工作成效

铜陵作为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结点城市,是长江中游与下游、中部与东部、武汉城市圈与南京城市圈、长三角经济圈与中四角经济圈的交汇区,拥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国家级高新区、1个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3个省级开发区、1个国家再生金属“圈区管理”园区,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同时,铜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运用好自身的产业、地缘优势,充分利用长三角及长江经济带的科技资源,聚焦重点目标、服务产业升级,在政策引导、平台搭建、项目攻关、人才招引等方面下功夫,助力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1.加强政策引导,打造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基地

长三角地区及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云集,科教文卫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拥有良好的人文积淀和雄厚的智力资源及科研实力,科技水平亦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2016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铜陵市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出台了《中共铜陵市委、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的通知》《中共铜陵市委办公室、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的实施意见》《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及操作办法,形成了“铜陵科技创新1+6+24”政策体系,并明确提出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专项行动计划,重点引导和支持长江经济带沿线合肥、南京、上海、武汉等高校院所集聚城市的科技成果在铜陵转化和产业化,到2020年力争将铜陵建成在全国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基地。

2.推进平台建设,吸纳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资源

在市政府层面,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长江经济带1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市校全面合作关系,并共建了合肥工业大学(铜陵)工程技术研究院、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等多个产学研实体平台。在行业层面,先后组建了循环经济、铜产业2个产学研合作联盟和铜基材料产业、凤丹产业、光电产业3个省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企业层面与全国各地20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起广泛的产学研合作渠道,其中大部分处于长三角地区和长江经济带沿线。与上海理工大学、安徽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8家高校在铜陵共建了技术转移服务中心。铜陵狮子山国家级高新区获批,国家PCB检测中心建成投用。铜陵有色集团公司、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公司、六国化工股份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建设了一批国家级研发平台。截至目前,全市“国字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累计达16个,拥有省级以上各类企业研发机构89个,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平台覆盖率达30%。通过产学研载体和平台建设,汇聚了国内、省内相关领域的一流科研力量,为全市企业推动自主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以中科院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为例,该中心由铜陵市人民政府、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省科技厅三方合作共建,2012年4月成立,已建成包括国家级科友汇众创空间、安徽省生物医学光学仪器工程技术中心、安徽省气象探测装备工程技术中心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先后获批安徽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综合服务平台。拥有包括院士、中科院“百人计划”在内的科研及管理人员110余名,引进研发创新团队13个,研发分中心8个,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在内的31项国家、省部级等研发项目,承担40余家企业的技术委托研发项目50余个,争取各类研发项目经费6500万元,联合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公司、文一科技股份公司等铜陵企业成功开发出PM2.5监测设备、激光云高仪、多组份烟气检测仪、激光雷达等环境和气象设备,自动分选机、自动封装设备等产品投入市场,为企业年新增销售收入超5亿元。

3.促进成果转化,加强与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产学研深度融合

近年来,铜陵市在促进成果转化方面坚持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组织各类产学研活动100多次,邀请刘文清、欧阳平凯、张文海、赵文津等30多位院士及600多位教授、专家来铜陵开展项目合作和科研攻关。下好创新“先手棋”,着力突破产业、企业转型发展所面临的重大共性和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尽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技术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有一大批科技成果在铜陵实现了转化和产业化。全市企业开发各类新技术、新产品300多项,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80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30多项。如依托组建的铜基新材料、凤丹、光电子元器件3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中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等11所高校院所和70多家企业推进产学研合作,共承担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共申请专利327项,其中发明专利78项;获得专利授权302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3项;牵头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18项,其中国家标准7项;年新增销售收入超过16亿元,利润总额2.5亿元。“十二五”以来,全市企业共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8项,有60%以上的奖项是与高校院所联合创新的技术成果。其中,铜陵有色控股公司稀贵金属分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的“复杂稀贵金属物料多元素梯级回收关键技术”、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公司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展的“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等6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三年,一批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成功实施,为企业累计新增销售收入400多亿元,实现利税40多亿元。

4.坚持双招双引,吸引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科研人才来铜陵创新创业

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铜陵市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铜创新创业实施办法》等系列政策,多措并举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铜陵创新创业。依托中科院皖江新兴技术发展中心、企业院士工作站等产学研平台,柔性引进了包括8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名“万人计划”“百人计划”在内的140名科研人才和19个研发团队。将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作为首位工程,先后在上海、南京、苏州、杭州、武汉、成都等地设立招商办事处,大力度推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招引工作。2014年以来,共招引团队30个,已注册公司23家,团队成员120余人,当中具有高级以上职称的44人、博士学位的65人,大部分来自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等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高校、科研院所。7个团队顺利入列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总数在全省各市居于前列,获得省级扶持资金5500万元,其中,有3个领军人物分别来自东华大学、苏州大学、南昌航空航天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吸引博士、硕士研究生来铜陵开展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承接完成各类课题任务160多项。定期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作举办铜陵市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学习班,提升企业领导人员科技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积极发展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形式,完善“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梯级孵化体系,建成各类众创空间17个,其中国家级3个。市级以上众创空间招引创客团队152个,创客674余人,孵化科技型小微企业27个。

二、铜陵融入长江经济带、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下一步工作思路

在融入长江经济带、加快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长三角及长江经济带丰富的科教资源创造了巨大的科技供给,而铜陵的产业升级对科技成果转化有着巨大的需求,铜陵独特的产业条件为双方合作创造了巨大的空间。相对于合作的潜力而言,目前无论是合作的广度、融合的深度、推进的力度都还不够,在具体工作当中也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合作交流机制有待完善。在长三角地区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之间,科技创新要素的空间分布不均,不同行政区域之间还存在诸多市场壁垒,阻碍科技创新要素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尽管通过市校合作、共建技术转移机构等形式初步建立了一些合作交流机制,但其中的行政色彩较浓,市场机制发育尚待完善。二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承载能力不强。部分中小企业创新主体意识不强、科研基础相对薄弱,加之近年来企业效益下滑,研发投入不足,而科技风险投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政策推进落实不够,影响到企业的科技创新承载能力。三是科技服务业发展滞后。科技中介机构发育不完善,科技孵化器规模偏小,公共实验室、行业检测中心等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严重不足;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特别是中试环节缺失;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发挥协同效应、集群优势等方面的作用不明显,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四是科技创新专业人才匮乏。铜陵科技人才总量小,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需求迫切,但在引、育、留、用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困难。某些行业如铜加工、生物技术、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高层次的领军人才匮乏。

1.聚焦长效合作机制,提升对科技资源的吸附和承载能力

以创建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为抓手,推动与合肥市开展双方高层定期会晤,加快推进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工作,加强与沪苏浙城市对口部门、社会组织等之间的交流合作。依据铜陵市“十三五”规划和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总体定位和要求,通过市校(院)合作联动,优势互补,支持长三角高校、科研院所与与本市企业跨区域合作,努力建设若干个技术创新联合体,加速科技成果在相关产业领域内的转化应用。在支持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合工大(铜陵)工程技术研究院等现有研发平台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与中国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区域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采取一区多园、整体托管、创新链合作等模式在铜陵市成立一批新的产业创新研究院、科技产业园区,以快速承接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依托中科大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青年创业园,以及各县区及工业园区,推进众创空间、创业苗圃、企业孵化器、企业加速器、特色产业园等平台建设,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借力金融、产业、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在中小企业当中加快培育一大批拥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在细分市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从总体上提升全市企业科技创新的承载能力。

2.聚焦关键领域和区域,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从关键领域看,要突出铜基新材料首位产业,借力借智,协同创新,支持组建铜基电子材料及加工技术、高性能电磁线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对高性能专用铜基新材料生产工艺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大力发展产业链下游集成电路与微电子以及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海洋工程等其他相关领域高端产品,不断拓展和延伸产业链。要围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等铜陵市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深化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的技术合作和联合攻关,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战略性产品和重大装备产业化落地。从关键区域看,要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狮子山高新区等重点园区为突破口,坚持区块化、差异化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产业链吸引创新源,搭建各类创新平台,培育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发展高附加值创新型产业,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进开发园区循环化改造和转型升级,结合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推动传统产业“进退并转”,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把开发园区打造成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优质平台。

3.聚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一步加强科技服务能力建设

发挥好政府和科技服务机构的作用,加快构建科技成果资源数据库,积极对接国家、省科技成果信息系统,推进成果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吸引国内外高校院所、转移机构等技术市场主体入市,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交易网络平台。重点支持和引导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检测平台等各类社会性、市场化的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不断增强其参与、服务、保障科技服务工作的能力。采取政策激励措施,支持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一批开放式试验车间、中试基地,在满足企业自身需求的基础上,提供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研发设计、试验试制、检验检测等服务。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技术难题、技术需求为切入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项活动,推动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重点引进长三角地区、长江经济带沿线高校院所的科技资源,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借助长三角地区、长江经济带对外合作渠道,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机遇,组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计划,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成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对国外科技型企业、科研机构的收购、并购。

4.聚焦人才培育工程,营造激励创新创业的环境氛围

牢固树立“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构建区域联动、便利化的人才服务机制,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确定的重要创新方向、优先发展领域,引进一批高层次的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实施“外专百人计划”,支持项目单位按需引进境外专家,营造境外人才、高层次紧缺人才及其随行家属在我市创业、工作、生活的良好环境。发挥各类研发平台的人才载体作用,打造高端人才“孵化器”,每年吸引300名左右高层次科技人才在铜陵开展科研攻关、项目合作和技术服务。鼓励和支持跨区域、跨领域的科学技术和创业创客活动,鼓励高校院所等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或者离岗创业。落实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税收政策,构建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和奖惩机制,推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加强创新创业人才激励培养,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英才和科技突出贡献者给予重奖,营造全社会创新氛围,释放全社会创新能量。

猜你喜欢

铜陵市铜陵科技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亲亲的鸟
其实冬天不可怕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铜陵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高铁对铜陵市经济发展影响与对策分析
铜陵市商业地产市场研究
新中国60年重要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