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护生人文素质体验式教育探析

2018-11-20邓新但王艺艺潘长玲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护生关怀人文

邓新但,王艺艺,潘长玲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 516025)

自南丁格尔开创了现代护理学,护理工作便与人道主义精神、关怀生命、救死扶伤联系在一起。关怀被认为是护士角色中基本的、不可缺少的要素,并影响人类对健康和生命的体验。1998年美国护理院校联合会(AACN)首次在“高等护理教育专业标准”中明确将关怀列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概念和价值观,并将护生关爱能力的培养列入护理课程的改革当中。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4]522号)中指出“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沟通交流”“积极开展延伸护理服务,将医院内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在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已得到普遍认可,关怀护理理论已广泛应用于护理教育和临床实践。为此,尝试在高职护理专业护生第二学年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开展深入社区的全程随访护理患者的体验式教育,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护生:随机抽取2015级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的护生,分为实验班(54人)及对照班(45人),均为高考统招生。其中实验班年龄(21.11±1.00)岁,对照班年龄(20.93±0.84)岁。两个班级护生的年龄、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入选患者:来自本学院附属门诊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并自愿参与。主要为需要长期护理的慢性疾病患者,如脑梗死、冠心病等。

1.2 评价工具

关怀能力评价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CAI):由美国护理学专家Nkongho教授编制,由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马方等[1]将其翻译成中文版本,Cronbach’s α 系数:总量表 0.86、理解维度0.79、勇气维度0.77、耐心维度0.72。量表包括3个维度:(1)耐心(10条),其特点是耐性和韧性;(2)理解(14条),即对自己和他人及周围环境的了解程度;(3)勇气(13条),即处理未知情况的能力。采用7级评分制,从强烈反对到强烈赞同分别赋值1~7分。

1.3 研究方法

实验班的护生每个宿舍为一组,每个组的护生在第二学年时共同随访护理相对应的1名入选患者1年,主要通过电话联系,每星期至少1天到患者家中拜访,患者住院时协助住院护理等。每月组织各组护生进行交流,分享心得体会。对照班的护生采用常规教学模式。

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在实验前及实验后各评估一次。研究人员采用统一解释语向调查对象说明后由调查对象匿名填写问卷,当场收回。实验前后各发放问卷99份,均收回有效问卷9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秩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关怀能力水平分级情况

根据美国护理学者Nkongho教授对大学生和临床护士关怀能力制订的标准(见表1)评价;参照护士分级标准,此次实验护生的关怀能力分级情况见表2。

表1 关怀能力得分分级标准(分)

表2 护生关怀能力总体分级情况[n(%)]

2.2 实验前后两班人文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

两班护生实验前人文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实验班护生耐心、勇气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班(P<0.05),理解维度两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班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实验前后自身比较,除对照班耐心下降(P<0.05)外,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实验前后两班人文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分)

3 讨论

3.1 高职护生的关怀能力处于低水平

在人才培养上,普通本科教育需要培养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专业人才,而高职院校要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的具有较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由于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教育院校的人才定位不同,导致高职院校更关注护生的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教育过程的实现、教育产物(即就业现实)的实效,从而导致在教育过程、教育内容上对人文素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正如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中指出:“尽管我们的领袖在谈论着教育的目的在于文化的陶冶,在人格的发展等等,可是大多数学校里的教育者,却把它当作是获得足够的牛油和面包以勉强维持一定的生活的一种狭隘的实用手段。”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不仅要让护生掌握现代知识和技能,更要让其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个人修养[2]。此次研究发现,实验前后,两班均有超过90%的护生关怀能力处于低水平,仅实验班的1人(1.85%)在实验后处于高水平,明显低于国内其他院校本科护生的水平[3]。可能与生源上高职护生层次复杂、自制力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学校后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目标不明确等有关。故在高职护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德为先,把人文素质作为护理核心能力加以培养,重视人文素养教育的地位,将人文关怀培养渗透于知识、技能教育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之中,二者不可孤立。

3.2 对人文教育的培养有必要由课堂拓展到课外、由校内延伸到校外

1995年,教育部在高校开始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试点;1998年,开始陆续出台相关政策。近年来,护生人文素质教育备受关注,部分中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已体现了突出护理、提升人文的特点[4],强调了在护理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方向,诸如:(1)创建护理人文课程结构体系;(2)创新护理人文课程教材体系;(3)重构护理人文实践教学体系;(4)改革护理人文教学方法体系;(5)研制护理人文素质评价体系等[5]。本研究尝试在护理专业学生第二学年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开展深入社区全程随访护理患者的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患者的病痛及关怀需要,从而正确认识护理关怀的重要性,培养护生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的能力及人文素质。实验表明,实验班护生通过访视及彼此间分享心得等体验方式后,虽然在理解方面与对照班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耐心、勇气及总分方面优于对照班(P<0.05)。对照班护生在第二学年学习专业课,也学习了心理、沟通等人文课程,但关怀能力并没有很好地提高,反而在耐心方面有所下降(P<0.05)。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1)尚未步入社会,缺少挫折经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导致关怀意识和能力缺乏。(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碎片化的学习、传媒影视负面的影响,容易使护生丧失耐心,产生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3)人文关怀理论和实践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人文课程设置和学时数相对较少,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缺乏人文内涵。

3.3 体会及建议

实验后,实验组大多数护生肯定了体验的益处,认为“与患者面对面沟通时,你会学到更多,从而把你所学的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可以提前接触我们未来工作中的对象,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还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可以切实学习到人文关怀知识,高效培养能力,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可以增强人际交谈能力和责任心,可以更加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感受”“可以调动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增加有关临床的课外实践活动,提前进入与患者沟通的环节”;个别也认为“感觉就是聊天而已,起不到什么实质性作用,并不能了解医学性的知识,患者家属也不懂,我们也没办法与医生交流患者的病情”。但所有护生都对人文关怀有了比较普遍的认识:要尊重和理解他人;在精神上正确引导、在心理上疏导他人;承认他人的价值;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实验中遇到了“患者或其家属对回访成员的信任度较低和了解不深”“随访的患者离学校太远,不便护生多次探访,以便深入了解患者病情”“去体验的时候有可能打扰其他患者休息、干扰医护人员工作”等问题。建议在随访中相关负责教师应先与随访患者充分说明回访调查的目的和相关事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度;在校时先开展一些交流课,提供一些交流技巧。

综上所述,在护理专业学生第二学年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开展深入社区全程随访护理患者的实践活动,把人文教育由课堂拓展到课外、由校内延伸到校外,早期接触患者,是一种有益的实践教育,值得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护生关怀人文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