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的心我要懂

2018-11-19鞠慧卿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30期
关键词:亲子沟通家庭教育

鞠慧卿

〔关键词〕亲子沟通;家庭教育;离家出走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0-0069-02

蜷缩在自家楼后的阴影里,看着父母匆匆下楼,开车离去。菁菁(化名)知道爸爸妈妈去找自己了,肯定是去学校、去同学家、去亲戚家找自己了。但是,菁菁一点儿也不想从那个角落里出来,她的心让满满的“恨”淹没了。因为,父母怀疑自己早恋,爸爸居然跟踪了自己一个下午,居然到自己去过的小饭馆里向老板娘要求查看饭店监控,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地伤害了菁菁。于是她选择了离家出走。不去同学家,不去亲戚家,也不去学校,那样只会让已经颜面尽失的自己,连里子都丢掉。外出逛荡一圈的菁菁,不得不回到自家楼前,但是她不甘心就这么上去。最后,她选择在楼后的暗影里隐藏自己的身形。第二天,焦急的父母终于在教室里抓到了离家出走的女儿。横眉冷对的父親、眼泪汪汪的母亲和倔强的菁菁一起来到了学校心理咨询室。

这是近二十年的咨询生涯中,接待的第几个离家出走的孩子?我已经记不清了。只是记得,他们本应该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严厉的父亲、慈爱的母亲和乖巧的女儿。但是,现在他们之间的亲子矛盾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白热化的地步。

我将孩子与父母分别带进了不同的心理咨询室,以便于咨询正常进行。脱离了父母的视线,倔强的女儿开始滔滔不绝地历数父母的“罪恶”。她谈到了父母的不信任,让她很受伤;谈到了父母到处找自己,让自己在同学、朋友和亲戚面前颜面尽失;谈到了调看饭店监控,让她在外人面前人格尊严尽丧,她永远不会再踏进那家小饭店……她唾液横飞地说着,面色因激动而红涨。

等她说完,我表示对她的想法和感受都很理解,或者说感同身受。换作是我,我也会因为父母的这一切举动而伤心、上火。她在我理解的目光中,情绪渐渐平复。此时,我问她,假如现在是三十年后,你是一个青春期女孩子的妈妈,你的女儿可能跟某个男同学过从甚密,你会如何反应?

菁菁陷入了沉思。十几分钟后,她说:“我可能也会反对孩子过早地涉足感情,毕竟早恋是很浪费时间、耽误学习的。”听了她的话,我反问:“你觉得爸爸妈妈为什么要跟踪你?难道他们只是喜欢窥探?”她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是的,她的父母和三十年后的“她”都担心着同一个问题,她一下子理解了父母的初衷。一个问题解决了。我继续发问:“三十年后青春期的女儿负气离家,社会并不是那么太平,阴暗面和龌龊人依然存在,此时的你会怎么办?”她低下头,紧咬着嘴唇,开始了新一轮的思考。是的,她承认她会去找女儿,满世界地找女儿,因为她很担心女儿的安危。因为孩子的社交圈相对狭窄,也就是同学、朋友和亲戚三大类,所以她可能也会从这三方面入手找孩子。咨询进行到这里,她已经不再执拗于父母伤害了她的尊严。她认识到父母的行为虽然不太恰当,给自己带来了伤害,但他们是从爱的角度出发的。此时此刻,她懂得了父母的心思。

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又一步一步地引导菁菁认识到父母过激行为的原因是因为亲子双方沟通不够。假如菁菁和父母能够坐下来,互相沟通一下自己的想法,这一切就可能不会发生。

同样的思路,我又对父母进行了一次心理咨询。通过耐心引导、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父母也认识到了他们的跟踪行为确实有些过激,忽视了孩子的颜面,伤害了孩子。孩子虽然年龄小,但作为一个个体,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能懂得孩子的心思,把孩子当作一个平等的对象进行沟通,这一次矛盾或许就不会爆发得如此剧烈。

生活中,每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出发点,有自己的初衷。可能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因为个人的见识长短或者能力高低的不同导致最后的结果可能不一样。我们判断一件事情做得好与坏,不能单纯地从结果看问题。应该考虑一下,对方的出发点是什么,初衷是什么。经常有好心办坏事的人,我们可以说事情搞砸了,却不能对他们进行苛责,反而应该理解他们,帮助他们提高做事的能力。

案例中,亲子矛盾的大爆发并不是因为他们之间有根本意义上的严重分歧,他们不是殊死搏斗的对手。实际上,他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只是在早恋问题上所持的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在这一类矛盾的化解中,最重要的不是把矛盾的哪一方一棍子打死,而是让双方理解对方的出发点和初衷。在互相“读懂”心思的基础上,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共同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矛盾,但是青春期和更年期的碰撞却是每个家庭最突出最尖锐的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崇尚晚婚晚育。因此,晚婚晚育家庭中,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往往也开始步入更年期。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识高度发展,情感体验越来越丰富。自我意识的增强,使青少年独立意识空前高涨,迫切希望摆脱父母的束缚,凡事都想自己当家做主,扮演“成年人”的角色。而更年期的人则由于内分泌失调,脾气暴躁,带着挑剔的眼神看待一切,看什么都碍眼,看什么都不顺眼;又想摆出父母的权威,什么都想说、什么都想管。青春期撞上更年期,一个干柴,一个烈火,双方都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脾气,一点就着,极易引发亲子矛盾的“大爆炸”。

要处理好这一时期的亲子关系,双方应该互相懂得对方的心思,理解对方的出发点和初衷,然后在相互理解、尊重和宽容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一些沟通技巧,才能缓和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家长要多了解青少年一代的心态、喜好,培养和孩子相同的兴趣爱好,使自己具备和孩子沟通的资本,通过共同活动传情达意。根据孩子各个阶段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成为孩子的“伙伴”,而不是以一个批评者和审判者的姿态出现在孩子面前。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选择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与孩子进行交流,也可以问问孩子的想法和成长的烦恼,提高亲子关系卷入程度,拉近亲子距离。孩子也要承认自己社会经验的不足,在寻求独立的过程中要耐心和父母交流,接受父母的帮助,听取父母的意见和建议。

亲子矛盾是人际矛盾中最人畜无害的,但是处理得好与坏却直接关系到家庭亲子关系的亲密度。亲子矛盾的处理,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最关键、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心我要懂”!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第二中学,威海,264205)

编辑/于 洪 终校/肖亦华

猜你喜欢

亲子沟通家庭教育
家长应学会给孩子和自己“留白”
初中生亲子沟通问卷编制
用关心化解家庭教育中的强迫
智障儿童亲子沟通能力评估的研究进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