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我控制及培养策略
2018-11-19齐红煜
齐红煜
〔摘要〕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与他人关系、成功适应社会的核心和基础,对个体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自我控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备受研究者关注。近年来,对自我控制的研究角度各异,本文结合前人关于自我控制的研究,阐述了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期、必要性,并结合以往关于探讨幼儿自我控制影响因素的研究提出培养策略,为教师和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培养建议。
〔关键词〕幼儿;自我控制;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0-0048-03
一、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期
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无外界监督的情况下,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实现的综合系统。自我控制的发展存在着关键期,众多研究表明,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期存在于幼儿阶段[1-2]。早期研究者对幼儿自我控制的研究多集中于一到三岁,Vaughn、Kopp和Krakow考察了18~30 个月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个体差异,发现自我控制能力个体差异的加剧是在2~3岁[3]。国内外关于儿童自我控制的研究均发现,2~4岁儿童的自我控制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因此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要把握此关键期,为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自我控制的必要性
自我控制是除智力因素外,对个体社会适应与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4]。Adam等人对幼儿自控水平的稳定性进行了长达20 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在幼儿三四岁时测得的自控水平与15~25年后所测得的自控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可见,如果在幼儿阶段没有培养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将会影响个体一生的发展。自我控制还会影响学业成绩。
自我控制不僅能预测儿童入学后的学业成绩,也能影响其学校适应。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的自我控制对于个体维持心理健康、保持和谐的人际交往以及取得成就具有长期的重要意义[2]。国内研究者发现,儿童4岁时的自我控制能力越高,进入小学后的行为问题和学习问题越少,而且挫折耐受能力越强[5],遇到挫折时,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儿童,更善于调节消极情绪,能够表现出更好的任务定向能力。
在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自我控制能力较高的儿童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绝对优势。因此,关注儿童的早期教育十分重要,对儿童采取合理的方法及早进行引导,提升自我控制能力,能为其后期的学校适应和社会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自我控制的培养
1.借助游戏的方式
游戏是幼儿时期的主导活动,幼儿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几乎都是在游戏中进行的。研究表明,游戏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游戏训练可以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6]。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是从外部控制到内部控制,从他控到自控的过程。自我控制是个体在任务活动中对自身冲动的抑制和调节[7],游戏中的规则可以帮助幼儿抑制自身的冲动。因此,游戏可以作为教育的有效工具,促进幼儿各方面的成长发展。
针对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特点,教师可以选择相应的游戏。董光恒、杨丽珠[8]采用聚类分析考察幼儿自我控制类型,发现3岁幼儿主要是被动控制型和约束顺从型,4岁幼儿主要集中于约束顺从型,5岁幼儿多为自主控制型和约束顺从型。此外,中班幼儿的游戏可以适当增大活动量,以适应其活动能力增强的特点。大班幼儿多为自主控制型和约束顺从型,此时期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且大班幼儿相比小班和中班幼儿智力也有一定提升,教师要多组织一些智力游戏,满足其智力发展的需求。教师可以为大班幼儿设计操作复杂的游戏,在培养幼儿自我控制的同时也要兼顾其智力的发展。
2.教师要善于寄予期望
自我控制的培养受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幼儿时期的社会交往范围主要是在幼儿园,幼儿教师便是父母以外对幼儿影响较大的人,因此,教师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幼儿的坚持性受教师态度影响,教师积极态度下幼儿的坚持性均明显好于教师消极态度下的坚持性[6]。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幼儿,有助于幼儿自我控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除了教师态度以外,教师期望也是影响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幼儿知觉到的教师期望,对幼儿自我控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幼儿知觉到教师期望发展的关键年龄是4~5岁[9]。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关键期给予幼儿积极的期望,并且要使幼儿知觉到对他的期望,实施积极的教师期望支持行为,例如对幼儿给予及时的反馈、表扬和耐心指导等;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发现其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取得的点滴进步,对其表达接纳和喜爱之情,并及时鼓励,强化行为的结果。
3.父母采取适合的教养方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面前,父母的言行尤为重要,因为它们可能会被儿童模仿学习成自己的行为。因此,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有研究表明,家庭婚姻质量能够预测儿童延迟性自我控制的行为,并且母亲的适度拒绝行为也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10]。父母要尽量为孩子成长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不当的行为要适度惩罚,为孩子提供明确的界限。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父为子纲”,强调孩子要顺从父母,听父母的话,这种教育方式的弊端是一旦他们离开了父母的监督,将无法判断应该怎么做。这使得孩子没有机会发展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阻碍了自我控制能力的提升。可见,中国幼儿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这与父母的高控制教育是有很大关系的。父母太多的控制会削弱儿童自我控制的能力,不利于他们的自我成长。所以,家长要学会放手,给孩子适度空间,让其自主成长,进而促进其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四、总结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对于幼儿园来说,要善于利用游戏这一形式,针对不同年级的幼儿的特点设计适合其身心发展的游戏,在游戏中促进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无限可能,善于发现幼儿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积极反馈;对于父母来说,要勇于打破传统观念,适当放手,给予幼儿成长的空间,发展独立自主的能力,同时,为幼儿树立规则意识。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园合作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自我控制作为人格的一个重要特质,它的培养更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为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Kaler,S. R., Kopp,C. B. . Compliance and comprehension in very young toddlers[J]. Child Development,1990,61(6),1997-2003.
[2]Moffitt,T. E.,Arseneault,L.,Belsky,D.,Dickson,N.,Hancox,R. J.,& Harrington,H. L.,et al.A gradient of childhood self-control predicts health,wealth,and public safety[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11,108(7),2693-2698.
[3]Vaughn,B.E.,Kopp,C.B., Krakow J.B. The emergence and consolidation of self-control from eighteen to thirty months of age:Normative trend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J].Child Development,1984,55( 3),990-1004.
[4]张萍,梁宗保,陈会昌,张光珍. 2~11岁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稳定性与变化及其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28(5),463-470.
[5]孙铃,梁宗保,陈会昌,陈欣银. 儿童2岁活跃性、自我控制与5年后学校适应——父母养育方式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0(1),9-15.
[6]但菲,冯璐. 教师态度与指导方式对幼儿坚持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25(1):7-13.
[7]王桂平,陈会昌. 儿童自我控制心理机制的理论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04,12(6):868-874.
[8]董光恒, 楊丽珠. 3~5岁幼儿自我控制类型研究[J]. 学前教育研究,2007,(11):13-17.
[9]满晶. 幼儿知觉到的教师期望对幼儿自我控制影响的实验研究[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5):83-87.
[10]陈会昌,阴军莉,张宏学.2岁儿童延迟性自我控制及家庭因素的相关研究[J]. 心理科学,2005,28(2):285-289.
[11]沈悦,杨丽珠,方乐乐.3-6岁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特点及其教育建议[J]. 教育科学,2015,31(1):68-74.
[12]杨丽珠,宋辉.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研究[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51-56.
[13]李晖,胡晓蓉,范晓玲.儿童自我控制的研究干预综述[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 (1) :4-7.
[14]姜珊珊,李岩,王月,李紫叶.关于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家庭影响因素的研究[J].世纪桥 ,2010 (21) :90-91.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连,116029)
编辑/于 洪 终校/肖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