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胃肠道血管炎继发肠道伤寒感染1例

2018-11-16孔繁奇薛阿利吴素叶赵朴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沙门免疫抑制消化道

孔繁奇,薛阿利,吴素叶,赵朴

(瑞安市人民医院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浙江 温州 325200,1.心内科;2.血液内科;3.风湿免疫科)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erythematosus lupus,SLE)是一种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介导血管炎,从而出现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如果累及胃肠道血管,临床上可出现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血便等症状[1]。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或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2]。目前关于SLE合并消化道症状继发伤寒的报道较少,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1例SLE合并伤寒感染病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7岁,因“反复瘀斑6年,关节疼痛1年,反复血便10个月”于2016年6月入院。患者6年前即2010年曾发现血小板减少,伴全身多处瘀斑。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为10×109/L,血红蛋白量为120 g/L,血小板计数为5×109/L;骨髓细胞学提示巨核系增生伴成熟障碍;抗核抗体、可提取性核抗原无异常,考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激素以及免疫抑制维持治疗,患者病情无明显好转,血小板维持在10×109/L以下,于2014年行开腹脾脏切除术,术后长期口服4 mg甲泼尼龙片(美卓乐)1次/d,血小板维持在50×109/L,瘀斑较前减少。2015年5月患者出现关节疼痛、面部皮疹,查抗核抗体示1∶1000(均质型),抗SSA、抗SSB、抗SM抗体、抗核糖体抗体阳性;根据200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SLE诊断标准,SLE诊断明确,予口服4 mg美卓乐片3次/d、0.1 g羟氯奎片2次/d,患者病情稳定。2015年8月曾出现腹痛,以中上腹部为主,解血便,发热,体温为38.5 ℃;实验室检查示大便常规红细胞++++/HP,隐血试验++++,白细胞1-2/HP;大便培养未检到沙门志贺菌、大肠埃希菌;CRP为13 mg/dL、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小于0.25 ng/mL,血常规:白细胞为10.2×109/L,血红蛋白量为114 g/L,血小板为68×109/L;免疫学检查示:IgG为19.3 g/L,IgA、IgM在正常范围;补体系列检查示:C3、C4在正常范围;查腹部CT检查提示结肠肝区、横结肠、降结肠肠壁水肿、增厚伴周边渗出(见图1);盆腔积液;肠镜下结肠可见多处小溃疡病灶;结肠肝区病理提示黏膜慢性炎症,考虑SLE(胃肠道血管炎),予静注40 mg甲基强的松龙针每12 h 1次抑制免疫等治疗,联合口服75 mg环孢素胶囊2次/d联合免疫治疗,患者病情好转,腹痛、血便无再发,遂予出院。患者出院后门诊不规律随访,自行快速减少激素量,2015年12月,患者自行调整治疗方案为“口服8 mg美卓乐片1次/d以及75 mg环孢素胶囊1次/d”,再次以类似症状入住我院,实验室检查示血常规:白细胞为18.3×109/L,血红蛋白量为152 g/L,血小板为92× 109/L;免疫学检查示:IgG为15.3 g/L,IgA、IgM在正常范围;补体系列:C3、C4在正常范围;予静注40 mg甲泼尼松龙针每12 h 1次治疗好转出院,调整为二线免疫抑制药物,静注0.8 g环磷酰胺针每月1次,出院后门诊规律随访,逐步减少激素用量,病情平稳。2016年6月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伴腹泻、血便,入院血压为86/40 mmHg(1 mmHg=0.133 kPa);大便常规:白细胞+++/Hp、红细胞+/HP、隐血试验++++,血沉为20 mm/h,PCT为7.20 ng/mL,补体以及免疫球蛋白系列在正常范围;血常规:白细胞为19×109/L,血红蛋白量为120 g/L,血小板为90×109/L,杆状核30%、分叶核60%,淋巴细胞8%;血肥达氏反应阴性;大便培养沙门菌肠炎血清型;考虑肠道沙门菌感染明确,给予静注40 mg甲基强的松龙针每12 h 1次抑制炎症渗出治疗4 d,联合静注3.0 g舒普深针每12 h 1次抗感染治疗,2周后减少激素为原来水平,即口服4 mg美卓乐片2次/d,随后复查肠镜未见明显异常,复查血培养阴性,予患者出院。近2年患者病情稳定,消化道症状无再发,门诊规律随访。

图1 SLE合并胃肠道血管炎患者腹部CT平扫及增强图像

2 讨论

SLE作为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常长期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发生感染的概率较高,病原体复杂,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同时症状及体征不明显[3-4]。在SLE患者中,因为感染导致的病死率约占4.7%[5],在已知的病原体中,伤寒沙门菌是一种侵袭性较强的细菌,容易对生命造成威胁,伤寒沙门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激素、免疫抑制药物、肾功能不全、溶血、巨噬细胞功能障碍[6]。GERONA等[7]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发现SLE合并伤寒较为少见,发病率为0.57%,因为SLE等患者存在免疫缺陷,细菌容易入血,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表现,以脓毒性关节炎和伤寒为主要症状,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冯银霞等[8]报道1例SLE患者经过1年的免疫抑制治疗,出现间断发热,膝关节疼痛,经左胫骨平台处皮肤破溃分泌物培养出伤寒沙门菌。刘会芳等[9]报道了1例有9年SLE病史的青年男性患者,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最终血培养检查,提示伤寒沙门菌感染。SLE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可累及消化道,据报道成年人SLE累及胃肠道的发生率为50%,其中部分患者以胃肠道表现为首发症状[10]。在本例病例中,患者为中年女性,有6年病史,期间长期服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病情反复,狼疮活动又多次表现为消化道症状,为诊断和治疗带来难度。患者又因血小板偏低,进行了脾脏切除术,据报道,脾脏切除术后,更易发生感染[11-12]。患者末次又以腹泻、血便等消化道症状住院,与狼疮活动症状相类似,入院后血压有下降趋势,追问病史有不洁海鲜摄入饮食,因长期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及病程因素,查血肥达氏反应阴性,但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分类提示杆状核细胞明显升高;PCT有明显升高趋势,结合末次大便培养为沙门菌阳性,故诊断SLE合并肠道伤寒感染明确,后患者未加量激素,给予舒普深针抗感染治疗2周,复查血培养阴性,病情好转。

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为长期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容易诱发感染,而感染是SLE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3]。同时SLE患者的自身疾病活动与感染很难鉴别,容易引起误诊。因此,仔细询问病史、服药情况、症状出现与用药的先后关系等,除外其他疾病,从而做出正确诊断,选择更为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治疗SLE合并伤寒等感染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沙门免疫抑制消化道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瑞安市腹泻患者沙门菌耐药性和分子分型研究
不同灸法对免疫抑制兔脾脏、胸腺影响的组织学研究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华东地区沙门菌流行病学及耐药性分析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饮食和服务行业健康人群携带沙门菌调查
丹参总酚酸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免疫抑制现象的改善作用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免疫抑制法测定血清CK-MB致结果偏高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