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的力量
——《最后一片藤叶》的教学感悟

2018-11-15

名家名作 2018年2期
关键词:贝尔曼画家叶子

赵 晶

(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学校,上海 201399)

《最后一片藤叶》是上海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学校教材试用本语文教材第一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充满诗意的小说,描写的是华盛顿贫民窟的三位贫穷画家如何相濡以沫、彼此帮助的故事,本文通过歌颂对生命的信念以及为他人而牺牲的伟大精神来礼赞生命,让学生学会善待他人、敬畏生命。

作者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画在墙上的最后一片叶子,正是老贝尔曼用自身生命所完成的最杰出的艺术作品。《最后一片叶子》充满了感伤气氛,作者用这样出乎意料的结尾来赞美了穷艺术家之间真诚的友谊,突出地刻画了一个舍己为人、以自己的生命创作出毕生“最后的杰作”的老画家的形象。

一、以“叶子”为线索的教学

众所周知,叶子是整篇文章的行文线索,它就像一串项链一样把松散的全文给穿了起来。在正式上课之前,我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导学案,帮助他们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做好了充分的预习。所以,在这堂课中,我尽量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起到的是引导和点拨的作用。在上课之初,通过课堂提问,学生能够主动介绍作家欧·亨利,并指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这个故事。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叶子的线索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文中鲜明的时间线索,整理出琼西的病情发展过程,推断出老贝尔曼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于对小说的内容比较熟悉,进展得比较顺利,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索“叶子”的深层含义

课程进展到此处,学生领会到了这片叶子在文中的线索作用,教师再继续引导和挖掘。这片叶子联系着两条生命,一个人因此而活了下来,一个人因此而死去。这就像是输血,一个老人把生命和希望输给了一个病人。所以,这也正是这篇小说构思巧妙的所在。学到这里,学生体会到这片叶子对琼西、对贝尔曼意义已不一般,对于琼西来说这片叶子是生存的希望,对于贝尔曼来说这片叶子是艺术的杰作。

小说中有三个人物,最先出场的是苏和琼西,苏在自己处境也艰难的情况下,依然细心地照料朋友,善意地撒谎、拉窗帘、一直陪伴她、宽慰她。我们可以看出她有爱心、重感情、善良。在故事情节展开的同时,贝尔曼的形象也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外表平凡、事业无成、生活窘迫,之所以酗酒正是他内心苦闷的表现,他之所以瞧不起别人温情正是他敏感的表现,不希望被人同情。在普通的外表下深藏着一颗美好的心灵,甚至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来帮助他人。借此,让学生讨论文中的一句话“贝尔曼是一个失败的画家”,由此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做人。贝尔曼也许至死仍然是一个失败的画家,这片叶子在艺术上依然不是一个成功的作品,但他是一个大写的人。而围绕“叶”的三个人物那幅图,也勾勒出一个“人”形。本篇小说的另一个名字叫做《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联系到常春藤叶脉络的形状是“人”形,联想到“人”这个字就是“互相支撑”而成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多为别人考虑,多帮助别人,那么,世界才是一个大写的“人”构成的世界!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掌控的经验不足,留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不充分,没有能够深入挖掘出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也是这次公开课的遗憾之处。

在课堂的最后,请学生结合小说的内容并充分发挥想象力,推想在风雨交加之夜,在琼西的生命之叶即将坠落之际,老贝尔曼先生曾有过一番怎样的举动,那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这个环节本是放在课后的,但由于我的课堂掌控时间经验不足,课堂内容讲授结束后,就在课堂上进入了这个环节。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对贝尔曼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对当时环境的描写都非常细致到位,可见,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理解了文章的主题,体会到了人性之美,达成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学生将来要从事的是一种拯救生命、救死扶伤的工作,需要的正是这种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有爱心,给予病人的不应仅仅是苦口的良药,更重要的是关爱和希望,因为爱和希望才是一个人,尤其是一个病人生活下去、战胜病魔的强心剂。在工作中,同学们会遇到一些得了绝症的病人,应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希望,既要像苏一样照顾他们,也要像老贝尔曼一样给予他们生活的希望。在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很多坎坷,是希望支撑我们一直努力向前。它就像每天的晨曦一样,虽然摸不到,但会每天都能看到,带给我们温暖、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猜你喜欢

贝尔曼画家叶子
最后一片藤叶
酷炫小画家
眺望以爱为生的境界
贝尔曼舍己救人“行为”及“方式”的合理性
叶子
最后一片叶子(节选)
《在路上》文楚安译本中贝尔曼“变形倾向”的体现之一
一见倾心的优雅——叶子
Word 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