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利教授颈动脉血管狭窄证型划分的探讨

2018-11-14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19期
关键词:高利阴虚证证型

, ,

高利教授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五、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及学位指导老师。从医48年,始终注重自主知识创新,注重解决临床问题。对颈动脉血管狭窄及闭塞病人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做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并提出“颈动脉狭窄痰湿证常表现为内膜增厚为主,而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现为主的则多为痰热证”的观点。在中西医结合诊治脑血管病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根据中医八纲辨证阴阳为总纲理论对脑动脉血管狭窄予以分型治疗,用中药治疗为主,使一组颈动脉血管闭塞病人获得再通,一组重度颈血管狭窄病人转变为中度、轻度。

本研究收集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及中西医结合门诊就诊的病人312例,用颈动脉血管超声结果与中医证型比对显示了其相关性,现报道如下,以使高师的观点在临床上得以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2月—2018年2月于宣武医院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及中西医结合特需门诊就诊的312例颈动脉血管狭窄病人,其中男209例,女103例,年龄25岁~88岁(59.48岁±11.46岁)。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及判定标准:①颈动脉血管超声诊断脑动脉狭窄标准:根据2003年美国放射年会超声会议就颈动脉狭窄的超声检查和诊断标准所达成的共识,其中内、中膜增厚超过1.5 mm定为存在动脉粥样斑块病变;②颈动脉血管超声结果的判定标准:依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内膜切除研究所制定的方法(NASCET)标准测量脑动脉狭窄的程度。狭窄程度=(1-狭窄处直径/狭窄远端正常直径)×100%。测量结果根据欧洲协作组制定的血管狭窄诊断标准分为4级,0级:正常;1级:狭窄率<50%;2级:狭窄率50%~69%;3级,狭窄率70%~99%;4级,狭窄率100%,血管闭塞。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制定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1]诊断标准,高利老师将脑血管病分为痰湿型、痰火型、气虚型及阴虚型。

1.3 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诊断标准;年龄25岁~90岁,性别不限;无颈动脉血管超声禁忌证。

1.4 排除标准 年龄<25岁或>90岁;合并严重心、肝、肾或内分泌系统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不能完成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有精神障碍不能配合者。

1.5 方法 颈动脉血管超声采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HDI25000超声诊断仪,(5~12)MHz、(4~8)MHz线阵探头。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中两组样本构成比比较及多个样本构成比比较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中医证型分布与颈动脉狭窄类型关系 312例病人经辨证后分类,其中痰湿证138例,痰火证113例,气虚证39例,阴虚证22例,各证型之间性别、年龄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各证型的血管超声学特点见表1。

表1 中医证型分布与颈动脉狭窄类型关系

2.2 中医证型分布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312例病人颈动脉狭窄1级70例,占22.44%;2级103例,占33.01%;3级108例,占34.62%;4级31例,占9.93%。随着狭窄程度的增加,痰湿证、痰火证的比例明显增加。中医证型分布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见表2。

表2 中医证候分布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例(%)

3 讨 论

中医古籍中无“颈动脉狭窄”的病名,据其症状可归于“痰证”“头晕”等范畴。历代医家对此多责之于风、火、痰、虚、瘀。近年来,国内有学者对颈血管狭窄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中西医结合诊治颈血管狭窄提供相对量化的指标从而提高治疗的有效率[2-5],在证型划分上都具有各自的关注点,分型可多达7种~9种证型,因均不具备公认指标而导致了操作及重复性困难。

高利教授从医48年,一直致力于各类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简化分型探讨,欲使广大的中西医临床医生都能理解并重复,从大量的临床数据中根据证候要素提取出颈动脉血管狭窄的痰湿证、痰热证、气虚证、阴虚证四种类型,凝练出痰湿方、痰火方、气虚方、阴虚方等对应性院内中药协定处方,以相关西药为基础用药同时加用中药处方在临床应用广泛,收到显著的临床疗效[6]。

高利教授诊断疾病始终关注国情,关注疾病的时代特点,关注胃肠道功能变化,认为时代不同了,疾病谱发生了变化,各类疾病的影响因素和临床表现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因各类污染、饮食结构变化导致脾失健运,使得原本虚弱的胃肠道功能雪上加霜,中焦脾胃升降功能失调首先导致水液代谢紊乱,水聚成湿,湿聚成痰,痰阻血瘀,痰瘀互结于血脉而至脉道狭窄;又因各种压力、抑郁至肝失疏泄,气郁化火,使沉积在血管内的有形之物煎熬变硬化为斑块导致颈动脉血管狭窄。血瘀是颈动脉狭窄的共性,故未单列证型,该病的证候类型主要以痰湿证、痰火证、气虚证、阴虚证为主,尤其以前两者多见。

本观察显示,312例颈动脉血管狭窄病人中痰湿证138例,痰热证113例,气虚证39例,阴虚证22例。归纳发现,临床以痰湿证为主要表现的颈动脉血管狭窄病人在血管超声学方面多显示以血管内、中膜增厚为主,而以痰火证为主要表现的颈血管狭窄病人在血管超声学方面多显示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主,印证了高利教授对颈动脉血管狭窄证型认识和划分的客观性,可供广大临床医生参考借鉴。

猜你喜欢

高利阴虚证证型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不同证型糖尿病的调理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马立安·高利克的汉学研究》简介
寻找七选五的解题线索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阴虚证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高温作为阴虚证危险因素的探讨
TNF-α与阴虚证五心烦热症相关性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