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地尔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高凝状态、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2018-11-13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30期
关键词:高凝性反应下肢

677000临沧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云南)

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已成为我国常见代谢疾病,且以2型糖尿病为主,与胰岛功能低下、胰岛素分泌相对过低相关,以餐前或(和)餐后血糖升高为临床特点,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在糖尿病相关下肢病变早期,患者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然而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造成对血管的进一步损伤,病情发展导致下肢疼痛显著,动脉血管闭塞等引起四肢末端慢性溃疡,严重者甚至坏死[1]。在这一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动脉粥样硬化是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此与遗传易感性、炎性反应等因素关系密切[2]。研究表明,高凝状态的存在是本病的病理状态之一,并常伴有炎性因子水平的提高,因此有效抗凝具有积极意义。前列地尔是临床常用的抗凝药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黏稠度等作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效果显著。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2月-2017年9月收治糖尿病下肢病变患者60例,随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9~75岁,平均(63.74±7.83)岁。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50~73岁,平均(64.16±7.47)岁。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⑴纳入标准:①确诊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者;②近期接受过其他治疗药物者。⑵排除标准:①继发性糖尿病者;②合并感染、营养障碍等疾病者;③肝、肾功能障碍者;④过敏体质者。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均予基础治疗,即降血糖治疗,控制饮食,根据病情选择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制剂。予阿托伐他汀调脂软斑,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并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等其他疾病予相应药物干预。②观察组: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与100 mL生理盐水配伍静脉滴注,1次/d,治疗5 d后休息2 d,14 d为1疗程。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变化;比较两组D-二聚体(D-D)、Hs-CRP改善情况,D-D由自动血凝仪(法国STAGO公司)测定,Hs-CRP用ELISA法测定,均由检验科统一完成。

统计方法:采用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血糖比较:两组治疗前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hPG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血糖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D-D及Hs-CRP比较:两组治疗前D-D及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D及Hs-CRP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更低(P<0.05),见表2。

讨 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近年2型糖尿病发病率居高不下,遗传、饮食、胰岛细胞损伤共同造就了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独特的规律与特点。血脂、炎性因子的堆积造成本病变患者普遍存在血流动力学的高凝状态,前列地尔即前列腺素E1制剂,对于发病部位的选择性较高,对于微小血管均有较好的改善血流的功效,如下肢动静脉、肾小球动静脉等,前列地尔的高度选择性使其可集中聚集在病变部位,扩张血管,改善下肢循环;前列地尔可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改善微循环,并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促进缺血灶血供恢复[4]。

表1 两组血糖比较(±s,mmol/L)

表1 两组血糖比较(±s,mmol/L)

注:aP<0.05,与治疗前比较。

组别 例数 FBG 餐后2 h血糖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9.65±1.47 8.14±0.73a 14.76±2.63 10.73±1.52a观察组 30 9.46±1.58 7.03±0.55a 14.62±2.51 8.05±1.19a t(组间) 0.395 6.162 0.487 8.349 P>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D-D及Hs-CRP比较(±s)

表2 两组D-D及Hs-CRP比较(±s)

注:aP<0.05,与治疗前比较。

组别 例数 D-D(μg/mL) Hs-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4.76±0.94 3.52±0.62a 5.94±1.73 3.71±0.68a观察组 30 4.57±0.87 2.17±0.47a 6.16±1.56 2.36±0.34a t(组间) 0.418 11.487 0.573 9.149 P>0.05 <0.05 >0.05 <0.05

低度炎症几乎伴随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生,多项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病变患者可表现出更为明显的炎性反应。2型糖尿病炎性反应主要为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性因子堆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可加速其他促炎性因子分泌。Hs-CRP升高时可损伤胰岛功能,引起胰岛素抵抗,还能促进氧自由基堆积,提高血管通透性,严重者还可损伤线粒体功能,诱发脏器功能衰竭。D-D是交联血小板激活及纤维蛋白降解的特征性物质,高凝状态时显著升高,是评估继发性纤溶活性的重要指标。

观察组联合前列地尔,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降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治疗后观察组D-D、Hs-CRP低于对照组,炎性反应及高凝状态均得到了改善,笔者认为前列地尔本身并无降血糖功效,但患者血糖水平得到更好的改善可能与炎性反应改善后胰岛素抵抗得到减轻有关。综上,笔者认为对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而言应用前列地尔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高凝性反应下肢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从痰、血瘀探讨COPD炎症与高凝状态关系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
胃癌高凝状态的发生机制及中医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