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压防堵管留置针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临床护理应用效果探讨

2018-11-13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3期
关键词:针组冲管滑轮

叶 静

(贵州省都匀市人民医院,贵州 都匀 558800)

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注是临床治疗、给予营养支持和输注急救用药的主要途径之一,其应用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保持良好血管通路,可减少静脉反复穿刺操作,可保护血管和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促进工作效率提升。但静脉留置针在体内留存的时间为5-7天,其留置时间长短和患者病情、护理操作、穿刺部位、堵管、输注液体性质等有一定关系,而其中核心在于堵管引起穿刺失败,容易引起护患纠纷。因此,需寻求一种可预防堵管的留置针,以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1]。本课题拟采用正压防堵管留置针替代传统的静脉留置针对骨科围手术期患者进行静脉输注,探讨最佳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01至2018-06入住我科的120例骨科手术患者,按最小化法动态随机将其分为:①正压防堵管留置针组(治疗组),使用产品由上海正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其规格有18G--26G;②普通留置针组(对照组),使用产品由江西三鑫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使用型号Y型14—26G。

治疗组男2 9例,女3 1例;年龄2 1-7 4岁,平均(46.27±2.71)岁。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21-75岁,平均(46.24±2.56)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普通留置针组(对照组),使用产品由江西三鑫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使用型号Y型14—26G。

正压防堵管留置针组(治疗组),使用产品由上海正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其规格有18G--26G。护理方法:按照静脉输液规范、临床护理操作常规要求进行穿刺,在使用静脉留置针前,进行沟通告知,排除禁忌症,选择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及头静脉等常见设置静脉通道。置管后局部按压10min左右以防治渗血。保持置管部位处于无菌状态。普通留置针封管时将吸有4 ml肝素稀释液注射器针头全部或一半插入套管内,当封管液剩余2 ml时边推注边旋转式退针头,保持管内正压。已封管留置针的启用:常规消毒肝素帽,以生理盐水10ml冲管,速度不能太慢,当遇阻力时,应给予拔管,不能强行冲击,以免引起栓塞。冲管通畅后,将连接输液装置的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即可。正压防堵管留置针常规穿刺成功后,输液时滑轮处于起始端,盖上保护盖,输液借宿冲管后,打开保护盖,向前推动滑轮至顶端,产生单向正压,避免血液回流,防止堵塞;留置状态,盖上保护膜,有效固定滑轮,再拔出注射器/预冲式冲洗器,再次输液前,打开保护盖,回推滑轮至起端,留置针管路通畅。

1.3 观察指标

一次性穿刺成功数、堵管、脱管、留置时间长短;局部肿胀、渗血、静脉炎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进行SPSS18.0软件处理,分别将t检验、x2检验用于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处理,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数相比较

治疗组一次性穿刺成功数5 9(9 8.33)高于对照组50(83.33),P<0.05。2.2 两组留置时间相比较。

治疗组留置时间4.51±1.01d长于对照组2.60±0.77d,P<0.05。

2.3 两组堵管、脱管、局部肿胀、渗血、静脉炎的发生率相比较

治疗组堵管、脱管、局部肿胀、渗血、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堵管、脱管、局部肿胀、渗血、静脉炎的发生率相比较[例数(%)]

3 讨 论

正压防堵管留置针静脉输液领域革命性的突破,具有不封管。FEP导管柔顺,降低对血管的刺激,在环境湿热状态下(血管内)减少血小板的吸附和聚集,防止被血凝块堵管有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增加病人的满意率,减少堵管发生率,降低废针率,减少科室成本[2-3]。正压防堵管留置针优势是仅需在冲管后,将正压防堵管装置中的滑轮推至顶端,产生单向正压,留置导管内无空腔,避免血液回流造成堵管真正实现了正压防堵管的效果。二次输液时,回拉滑轮至底端,透明导管座内可见回血,即留置导管通畅,可直接输液[4-5]。

本研究显示,正压防堵管留置针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临床护理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减少堵管、脱管,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针组冲管滑轮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针及10+x针穿刺活检术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持续空气阻隔法所需输液冲管液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长导管在感染科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静脉输液冲管液量与时间对冲管效果的影响
两种护理干预对盐酸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直式采血针与蝶翼针采血针在外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丹参针、灯盏花素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D-二聚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