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与“温故知新”
2018-11-13
上海艺术评论 2018年1期
上海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她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有价值、有意义、有梦想的生活方式。而那些在小剧场里发生的事情,演绎着这座城市的表情,传达着她的体温,热情洋溢地昭示着这里的一切—这即是说小戏的“见微知著”。坚持了三年的小戏节越办越好,淮剧、越剧、彩调、京剧、豫剧、昆曲和梨园戏等七大剧种的九部作品。我们有充分理由期待第四届、第五届……
从成立到撤销,华东戏曲研究院仅经历了四年光景,历史并不长。但就在这不长的四年之中,研究院不仅不失时机地将几已灭亡的昆剧纳入麾下,成为昆剧在新社会的第一个救命恩人和强有力的保护后盾,同时也积极地用新文艺思想来影响昆剧、尝试改进昆剧,使其能真正融入新社会、成为符合新时代艺术观念的戏曲剧种,并破天荒地用新式学校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为昆剧在上海培养起了第一批艺术接班人,真正为昆剧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这即是回溯大剧种成长的初心。
这是万紫千红的蓬勃。怀着“精品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海各院团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作品,没有为了迎合演出市场而出现“谄媚”的现象。无论从表现的题材、内容到对观众的艺术审美之引导,都是健康的、向上的,在追求审美品格中较好地反映了我们当代的生活,关注社会的热点与问题,反思历史与当下的关系。当然,虽非要苛求尽善尽美,但是唯有进步才是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