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疗机构医师心肺复苏质量现状调查及心肺复苏考核方式的评价
2018-11-12吴国新何家成
吴国新 何家成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佛山 528200
目前,民营医疗服务机构已经成为我国医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公立医疗服务得到进一步拓展与补充[1]。心肺复苏术是所有医护人员都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我国院内心跳呼吸骤停抢救成功率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指出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术是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关键[3-4]。本研究对佛山市南海区民营医疗机构医师单人心肺复苏进行抽样考核,以了解其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现报道如下。
表1 心肺复苏流程核查评分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3月佛山市南海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局统计在册的民营医疗机构,其中包括综合医院2家,综合门诊部5家,中医门诊部12家,专科门诊部20家,普通诊所28家,中医诊所39家,医务室17家,由南海区卫计局选出122名在职医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A、B组由不同三甲公立医院考官行考核。
1.2 方法
采用心肺复苏流程核查评分表、挪度小安妮QCPR模型及挪度无线报告系统对目标进行考核。具体核查评分表见表1。挪度模拟人考核系统全程记录:按压深度、按压速度、不完全回弹、通气量、按压:通气计数;总结性反馈显示:按压分数(按压占比)、按压完全回弹比例、按压深度达标比例、按压速率、成功通气次数、过度通气比例。
1.3 统计学处理
考核完成后统计核查评分表并导出考核系统数据并使用Excel汇总使用χ2检验计算器及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对两组核查评分表成绩及反馈系统数据进行调查,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 )表示并进行χ2检验,了解不同考官使用相同核查评分表及无线反馈系统对考核结果是否有差异。显著性水平取α=0.05。
表3 A、B组心肺复苏流程缺陷及评分
2 结果
2.1 医师性别、年龄、专业、工作年限及是否接受过BLS培训情况
共有122名民营医疗机构医师纳入到本次考核,其中男性占43%,女性占57%,年龄21~67岁,平均33.5岁,口腔专业83人,内科专业23人,全科专业6人,外科专业4人,中医专业4人,妇产科1人,超声科1人,其中8.5%接受过BLS培训,工作年限2~39年,平均8.14年。见表2。
2.2 心肺复苏流程考核评分表分析结果
A、B组122名医师在评估、复苏环节、复苏后环节均容易出现缺漏,复苏环节更为显著,AB组缺陷率达到95%以上,不同考官使用同一考核评分表在评分上有差异A组平均分85.1,B组7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无线报告考核系统数据结果
A、B两组医师按压分数均低于2015心肺复苏指南建议的目标分数>60%(A组54.36%,B组54.85%);两组医师均能保持较好的完全回弹(A组96.59%、B组90.98%)及足够的按压深度(A组87.87%、B组94.91%),虽然两组按压的平均速率均在指南建议范围,但对每个医师数据分析后发现只有约1/3达标(A组34.4%、B组32.8%),口对口通气分钟成功次数过低(A组3.1次/分、B组2.9次/分),且有超过1/3为过度通气(A组34.98%、B组42.12%),两组最终系统评分较低A组47.16分、B组49.01分,(完全按照指南操作为100分)。见表4。
表4 A、B组心肺复苏30:2挪度无线报告考核系统数据
3 讨论
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指南强调高质量心肺复苏术是影响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5-6]。但目前我国进行的心肺复苏术培训,无论是专业的还是群众性的普及教育,重点仍放在心脏骤停的识别以及心肺复苏术流程的教学,培训后考核评价工具仍沿用最早的核查评分表方式[7]。核查评分表考核方式保证了操作流程的完整性,但却无法客观的反应出真实的心肺复苏质量,得出的考核评分成绩主观性太强[8]。为了更客观的考核评价心肺复苏的质量,目前很多培训中心考核时在核查评分表基础上改进添加秒表计时及使用带实时反馈装置的模拟人,但因考核时考官操作繁琐,同一时间需要关注地方太多,常会忽略某些细节,最终得出的成绩仍有较多主观成分[9-10]。对于心肺复苏来说,考官最适合评判的只有抢救流程,而复苏质量的高低只有被复苏者(模拟人)最清楚。基于此我们创新的使用流程核查评分表加挪度无线报告系统对培训目标进行考核。考官考核过程聚焦关注流程动作有无缺失缺陷,而模拟人考核系统全程记录:按压深度、按压速度、不完全回弹、通气量、按压:通气计数;总结性反馈显示:按压分数、通气分数[11-12]。通过我们本次对民营医疗机构医师的心肺复苏调查,我们发现总体心肺复苏质量低下,无论是在流程还是按压分数、通气质量均存在较多缺陷。而国内学者[13-14]研究表明低按压分数和过度同期减少了冠脉灌注压力,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国内学者[15]最新的研究发现也高质量CPR是提高OHCA的生存预后的关键,其中包括减少按压中断和避免过度通气。如遇突发心跳呼吸骤停使用低质量的心肺复苏术,抢救成功率将受到极大影响。导致心肺复苏操作技能低下原因,本作者考虑为目前民营医疗机构多为口腔及普通卫生诊所,平日所遇危重及心脏骤停患者较少,警惕性不足,另外缺乏定期规范的急救技能培训及相关监督部门的督促。要改变这一现状本作者认为可从三方面着手:(1)卫生管理部门下达指导意见定期考核,对急救技能不达标机构进行整顿;(2)召集相关培训专家定期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并在机构方和管理方给予经费支持鼓励提升专业技能;(3)借鉴国外经验配备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可显著提升现场复苏质量。
中国医疗改革将使得中国民营医疗机构未来的路越来越广阔,发展突破口应该与发达国家私人医疗集团一样走高端高质量专业化路线,医师医疗技能的提升将是其中关键且艰难的一步。另外随着现代心肺复苏模拟培训考核技术发展,模拟操作考核越来越趋于真实化客观化,不远的将来,考核将不需要临床专业考官,普通人通过使用流程核查表及无线报告系统对学员进行心肺复苏考核将得到与专业考官一致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