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山木版年画的译介与传播

2018-11-05廖芷靖黄艳平谢咏琳颜海丹

科教导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

廖芷靖 黄艳平 谢咏琳 颜海丹

摘 要 木版年画是广东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广府文化特有的元素,反映出独特的文化内涵,是形象展示广府人风尚习俗和人文精神的艺术奇葩。它种类繁多,题材丰富,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选取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代表作,分析其文化内涵及特征,遵循跨文化原则,通过英语译文准确地传播其文化信息,有利于加快佛山木版年画对外交流的步伐,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其保护与发展。

关键词 木版年画 文化内涵 对外交流

中图分类号:J2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8.075

Abstract The woodblock annual painting is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Foshan, Guangdong. It contains the unique elements of Guangfu culture, reflecting the unique cultural connotation. It is a wonderful art of displaying the customs and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the people in Guangfu. It has a wide variety, rich subject matter and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follow the cross cultural principles and accurately disseminate their cultural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It is beneficial to speed up the pace of Foshan woodblock annual painting exchange and promote it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 woodblock annual painting; cultural connotation; foreign exchange

0 引言

佛山木版年画作为岭南传统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不仅深刻地反映出岭南地区独特的人文风情,而且传播广泛并影响众多东南亚及世界各国华人聚居地。佛山是南方主要年画产地,而佛山木版年画是岭南文化史上不可泯灭的辉煌。然而,这一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却面临着严峻的困境。而当前国内关于佛山木版年画的课题[1][2]大多集中于研究其文化内涵和其在国内的现状和传承问题,鲜见其英文介绍。因此,本文在探究佛山木版年画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重点着眼于其作品的跨文化交流,从而使其文化价值可以更多地被发掘和更好地被传承下去。

1 佛山木版年画简介

佛山木版年画创始于明代年间,鼎盛于清代民国,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3]其题材最初源于民间宗教信仰,如“神荼郁垒”、“秦叔宝”、“尉迟恭”、“福禄寿全”、“和合二仙”、“关公”以及其它神像,后来逐渐发展形成历史人物、戏曲故事等。佛山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河南开封朱仙镇、山东潍坊、四川绵竹、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六大年画”,在中国年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4]同时也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佛山木版年画题材众多,构图多样,内涵丰富,地方特色鲜明,就像民俗百科全书中的一部图画词典。

2 探究佛山木版年画文化内涵及其特征

2.1 选取具有独特内涵的代表性作品

佛山木版年画可分为岁时风俗画、神像画、宗教和祭祀的消耗用品画、文学戏曲画、装饰画以及政治时事画。首先查阅相关资料,按照上述分类把作品规整好,之后再筛选出一些典型的作品尤其是文化底蕴独特浓郁的来进行介绍。佛山木版年画当中神佛形象较多,体现了浓郁的佛教、道教色彩。佛教中的如来、观音,道教中的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以及流传于民间故事当中的福禄寿三星、钟馗、和合等都是人们崇拜和信仰的神佛偶像。过去人们多把这些画贴在门上,为的是祈求神灵的庇佑以求生活安康。其中《观音大士》、《佛祖》、《紫薇正照》(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八仙》《福禄寿三星》、《和合二仙》、《钟馗》、《财神》等可以选为代表性作品。文学戏曲画当中出现的秦琼、尉迟恭、包拯、哪吒、齐天大圣等等这些英雄人物,表达了大家对于正义和自由的赞扬和向往。而《鞭锏将军》(秦琼和尉迟恭)《包公座镇》、《哪吒》、《齐天大圣》等可以选为代表作。装饰画则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佛山当地一些特色民俗,比如《儿童比武》、《舞金龙》等都是当中典型作品。而政治时事画则表达了人们对于黑暗社会现实的抨击,而《老鼠嫁女》、《猫假虎威》等可以选为代表作。

2.2 探究佛山木版年画的文化内涵基本特征

佛山木版年画所展现的神话传奇、历史传说、典故、小说戏剧情节等给我们进行文化内涵的探究提供了许多材料。佛山木版年画题材大多源于现实生活,民间生活气息浓厚,是了解百姓生活很好的窗口。比如《太平盛世 五谷丰登》。并且佛山木版年画还表达和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盼望和追求,体现在其运用了象征、谐音等手法。例如,牡丹代表富贵,莲花代表玉洁冰清,莲蓬和石榴代表多子多福,花瓶寓意平安。《吉祥如意》描绘了三个天真爛漫的儿童,各自手捧吉祥花果。佛山木版年画中有许多神话传奇、民间典故,这些在岭南文化当中都是宝贵的财富。我们从中选取需要的知识,了解生活不同朝代人民的生活状态以及学习他们的智慧结晶。佛山木版年画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佛的教义思想与其对人和社会带来的影响紧密结合起来,寄托了普通民众希望得到神灵、道家神祗庇护的精神需求,也反映了人们对“和”“忍”“善”“仁”等精神追求。

此外,在言行举止和日常生活方面,历史人物也有着十分显而易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劳动人民总是希望自己的生活和和美美,工作上顺顺利利,而佛山木版年画就是人们这些美好希冀的艺术载体之一。它通过以物寓意、寄情于物等的手法,把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们的审美情趣融入其中,如此以来,人们过节时也会从年画里得到精神慰藉。而解读佛山木版年画的背景,有利于更深层地发掘其文化内涵。以《和气生财》这幅作品为例,很久以前,广府人商业意识就已觉醒,再加上广府位于珠三角繁华地区,推动了人们对于“财神”的追崇,并掀起了一股供奉“财神”的潮流。如今很多店铺中都有“财神”的身影,体现了人们供奉财神以求生意兴隆的强烈愿望。

而《鞭锏将军》,刻画了秦琼和尉迟恭的形象,两人各执鞭与锏,向前跃起,斗志昂扬,作挡杀状,一改门神直立的常态,颇有气势。秦琼和尉迟恭是唐初两员战功累累的大将。传说唐太宗被鬼邪所扰,两将奉命戎装守卫,鬼邪才不敢侵犯。后来唐太宗把两将画像贴于门上,以保平安。并且他还颁诏天下照样为之,以祈天下太平。自此,秦琼和尉迟恭成为威慑天下的门神。

3 依照跨文化交际原则翻译文化内涵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5]

在各种文化差异的背景下,有所差异的价值观、人生观、思维方式等元素相互碰撞,难免会对人们的交流造成阻碍,难免使有文化差异的人们之间产生误会或误解。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桥梁角色,要想顺利地传播佛山木版年画,首先就要深究中西文化的不同点,扫清障碍,从而实现文化间的交流。造成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有很多因素,例如政治制度、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等。而文化差异具体体现在等级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崇尚集体主义,个人应该对集体尊崇,集体利益高于一切。而西方则推崇个人主义,强调个人利益,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个人本身具有最高价值。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仁、义、礼、智、信,有等级观念,如贵贱、尊卑、长幼等秩序。而西方文化强调所有人生来平等,没有尊卑贵贱,提倡自由、平等、博爱。

东西方思维方式迥然不同,东方,以中国人为典型,注重形象思维和使用归纳法,而在西方,人们偏向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演绎法。基督教是西方人的主要信仰,他们认为“世间万物均由上帝创造”。不同的宗教信仰引起东西文化之间的差异,这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传播文化信息的过程中,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难免会有不同的反应,这时候文化信息有可能会被误解。只有对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有深层次的理解,并多加对比,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才有可能顺利传达佛山木版年画准确的文化信息,从而让更多外国友人体会到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佛山木版年画才有可能走得更远。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对语言有着约束作用。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东西文化的差异造就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因此两种语言当中肯定会存在词汇不对等的现象。所以在翻译时,译者首先要基于跨文化视角了解英汉词汇内涵不对等及词汇空缺的现象,探究两种语言的词汇背后文化内涵的异同,再从中选取恰当的英语词汇。然后,遵循“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以译文为重点”[6]的翻译原则对佛山木版年画文化底蕴进行剖析。“以中国文化为取向”意在促进文化间的相互交流,传播佛山木版年画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信息,在翻译时争取保留原有文化信息与韵味;“以译文为重点”,即翻译时,既有原文的忠实度,又不被原文所限制。从目的语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及时地梳理语料,使之易懂易读,提高译文通读性。第三,音译与意译相结合。意译、音译通过解释、增添、转译等手段对原文句子结构进行重组与改写。比如,在引用或举例历史事迹时,应补充与之对应的背景资料信息,帮助译文读者理解文本中的隐含意义。考虑到目的语读者原有的文化背景,为了让他们对我国文化有更多深入的了解,可以把汉语参考资料中有关的内容转化为外国读者所熟知的内容,例如将佛祖比作上帝。在探讨某一主題时,英汉两种语言大相径庭,这主要体现在:英语开门见山,一般都是总分或者总分总结构,那么在翻译的时候就要适当调整原文结构,使其更加贴近译文读者的思考方式。最后,译文应通俗易懂,表达地道生动,以便把佛山木版年画独有的文化内涵给展现出来,那么准确的语言与文化信息才能被译文读者接收。

4 多途径推广佛山木版年画文化

推广佛山木版年画,需要多方的努力。首先,把佛山木版年画介、代表性作品的图片、文化内涵及其文化内涵的基本特征整理成《佛山木版年画文化》的中英文册子,同时制作网页,联合佛山各大旅游景点和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加以宣传和推广。因此,国外旅客不仅仅只是简单观赏佛山木版年画的艺术特点,而且收获了对佛山木版年画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基本了解。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佛山木版年画对世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其次,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官办或民办的佛山木版年画跨文化交流活动。从曾经濒临灭绝到如今当地居民再度熟悉,佛山木版年画的宣传与推广离不开政府的助力。由政府支持的佛山木版年画博物馆和传统文化体验区等一系列项目对于佛山木版年画的国内与海外宣传起着一定的作用。政府的政策、资金和法制的支持能让木版年画有着“泰山”般的依靠,对企业和媒体的适度放松能让木板年画与时代接轨,注入新时代的思想和方式。例如,小小的年画装饰品体现了旅游业和跨国企业的努力,让佛山木板年画满足了外国友人对中国美的探索和期待。

参考文献

[1] 赵蔚峡.佛山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探究[J].美与时代(中),2016(4):99-100.

[2] 许结玲.佛山木版年画的文化内涵解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1):37-41.

[3] 黄卫红.岭南民间艺苑奇葩佛山木版年画[J].收藏界,2006(10):99-101.

[4] 佛山木版年画是广东文化的稀有珍宝[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3(1):6-7.

[5]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23.

[6] 张宁.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J].中国翻译,2008(4):54-56.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
舒曼钢琴套曲《狂欢节》的文化内涵
现代中国歌剧表演的艺术形式与价值体现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浅议蛙崇拜及其文化内涵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