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教结合”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018-11-02卞伟伟
卞伟伟
(南京财经大学 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23)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体教结合、教体结合、体教融合、教体融合等相关名词(以下简称体教结合)成为社会热议话题,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学界对其相关理论研究从整体性、多样性和阶段性上取得丰富的成果。但迄今为止,竞技体育“生源危机”、学训矛盾、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把教育和体育部门的资源整合,发挥溢出效应,是新时期加快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培养全面发展后备人才梯队亟待研究的课题[1]。该研究对近30年我国体教结合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明晰“体”与“教”结合什么、如何结合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化体教结合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在中国知网(CNKI平台) 收集“主题”为“体教结合”或含“教体结合”、“体教融合”、“教体融合”(精确匹配)的相关文献,检索“发表时间”为1979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共检索到符合条件文献1113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85篇。蒋世宽发表在《四川体育科学》(1991年第1期)的《体教结合十年业余训练的思考》是第一篇检索到的文献,谭瑞清发表在《武汉体院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关于县(市)业余训练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的研究》是第一篇核心期刊论文。通过在Java的平台上的CitespaceⅢ可视化工具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对在CNKI检索的数据进行转换和数据分析。
2 体教结合研究成果热点分析
2.1 文献分布情况
由图1可见, 1991—2000年之间体教结合相关研究处于零星状态,2001年以后,我国竞技体育在社会转型大潮中遇到一系列社会问题,涉及到体教结合的思辨、模式和路径等相关研究才逐步增多。2004年开始,该研究达到十位数以上,从“文献”数量来看,总体呈上升趋势。到2011年达到峰值163篇,表明体教结合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之后每年的发文量均在70篇以上。从“核心期刊”发文数量分析,总体比较平稳,2003年以后呈增长趋势,2006年达到十位数以上,2008年达到峰值25篇,2009年之后每年平均发文量在10篇以上。说明: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促进全民健身建设成为一个常态性话题。
中国知网从1992年开始统计核心期刊,为了使研究更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和系统性,本文选择“核心期刊”作为数据来源,解读体教结合研究领域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
图1 我国体教结合论文数量年度分布
2.2 研究主题词和关键词共现分析
主题词和关键词通常是文章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所表现的研究主题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2]。从实际统计情况看,以体教结合为研究主题,引用频次超过5次以上的关键词共有25个,对同义而表达不同的关键词进行整理合并,有效关键词为23个,在此基础上对主题词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图谱调试[3]。图2中每个圆形节点代表关键词,节点的大小与其被引频次成正比,节点越大,被引频次越多,受关注程度越高,节点之间连线则反映节点间的共被引频次和研究关系的亲疏。从中可以看到,被引频次和中心性都比较高的节点共同构成了 1991 年以来我国体教结合研究领域的热点。
从图2和表1 均可清晰地看出,围绕“体教结合”主题,研究视域主要集中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运动员体育教育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等方面。
图2 我国体教结合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表1 体教结合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
2.3 研究热点的结构
表2 核心期刊被引频次排名前二十的论文概况
CNKI引用频次排名前二十的核心论文具有较高点度中心性,基本代表了当前该主题的研究前沿。从这些文章的研究内容看,涉及研究主题同样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2)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3)运动员文化教育。
2.3.1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是体教结合产生的源动力。在培养过程中“体”和“教”从来就没有分过家,只是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国家体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造成两者之间结合程度的差异。阳艺武的研究亦指出,我国体教结合中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主题依次经历了:学校培养(1990 年) ——体教结合 (1992年)——教体结合 (1998年)——竞教结合(2003年)——体教融合(2012年)的发展历程[2]。
通过分析认为,在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中,能较为充分体现以“体教结合”方式培养后备人才的模式,依照时间序列可分为四个形式。分别为:体育学院模式、业余体校模式、普通高校模式、中小学业余传统体育学校(试点校)模式。胡小明教授的研究亦指出,改革开放以后,业余训练发展为各类体校、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和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以及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等几种形式,构成了我国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常规模式[4]。
孔庆波的研究表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选拔经过不断的发展与改进后,逐渐由以前的运会选拔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向国家培养、个人培养、俱乐部培养、高校培养等多元化模式的方向变革[5]。但究竟哪一种培养模式更适合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还须从辩证角度对当前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并权衡利弊,以探寻其未来科学发展之路。
综上,目前研究中存在以下三个观点:第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体教结合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解决运动员后顾之忧的主要途径,上述观点已达到大多数专家和学者的共识。第二,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模式和路径是关注的热点,大多数人认知“体教结合”是为竞技体育服务的,教育处于从属地位,这是客观事实的存在。但是也有些专家对“体教结合”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更为新颖和具有正向引导意义的观点,如“教体结合”、“体教融合”、“分享运动”等。上述提法加深大家对“体教结合”形式和目的的认识,但缺乏实际操作层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第三,“体教结合”是竞技体育回归教育的必然之路,如果改革方法过于生硬,竞技体育必定会产生“阵痛”,影响到未来某段时期内国家竞技体育水平的发挥,寻找科学合理的推进策略显得非常必要。
2.3.2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
1987年4月,原国家体委、教委联合下发《关于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确立了51所试点学校,从国家政策层面上开启高校“体教结合”培养模式[6]。1995年,国家为了率先发展田径、篮球项目确定53所院校为重点项目试点学校。1999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发文,凡是获奥运会项目全国比赛前3名的运动员,可以免试到6所直属体育院校学习。2000年后运动员读书的政策进一步放宽,上述运动员也可进入高校非体育专业学习。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校逐年增加,2006年235所、2009年268所。截止2018年7月,全国共有279所学校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资格,约占到普通高校总数的10%[7]。
翟丰、张艳平对我国目前“体教结合”的四种类型——“混合”型、“省队校办”型、“清华模式”型、“南体模式”型进行了总结论述,认为这四种类型都有其优势和不足。“混合”型模式最为普遍,是有一定资质的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常见模式。该类型解决了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凭问题,但是在训练水平上有较大欠缺。“省队校办”或者是“国家队校办”类型其不足之处和前面一个类型基本一样,同时作者认为如果不存在训练水平上的问题,意味着省队或国家队彻底被高校取代的结果,这可能会演变为其它合作类型。“清华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可持续性差,如果让这样的高校成为国家队高水平人才基地,从学校发展层面而言有较大难度。“南体模式”是这四种模式中最成熟的模式,也是取得成就最大的一个模式,但是可能因为学校名气的问题受到其它学校的招收高水平人才的冲击,具有一定的危机感[8]。
张天峰、李国从系统动力学的概念和原理入手,建构普通高校“体育结合”模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仿真实验软件对“体主教辅”型、“教主体辅”、“体教均衡”型等三种模式进行仿真比较分析,认为“体教均衡”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设置“学训时间”比例等参数,使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在“学习”与“训练”之间能够找到合理的契合点,从而激活“学”、“训”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实现“学”与“训”之间的良胜循环,推动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不断发展,是一种健康科学的培养模式[9]。
多年发展实践证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是我国竞技体育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孙杨、谢震业等一大批明星球员都来自普通高校,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提高,如何发挥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的优势,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竞技体育人才先进经验,扩大体育人口,尤其是普通高校发挥名校效应和资源优势,在训练目标、管理制度和训练水平等方面多元化发展,推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发展将是后续专家、学者的研究重点。
2.3.3 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
在2010年国办发((2010) 23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体育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中第1款第1条中指出: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运动员文化教育,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与九年义务教育学校紧密结合,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领导,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这就构成了体育与教育深度融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政策要求。截止到2016年,我国各级体育项目传统校总量达到15000多所,其中国家级体育项目传统学校达到500余所。
王晓红、李金龙的研究认为,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加强运动员的科学文化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体现,是符合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作者认为破解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难题需要立足于三点:首先,树立教育思想是解决运动员发展基本理念;其次,保证学习文化课的时间是解决文化教育难题的根本;竞技体育与文化教育融合是解决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最终目标。同时作者认为,解决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难题有三条途径,一是加强义务教育对运动员的约束,解决运动员的知识需求;二是淡化金牌意识,突破“体教结合”的瓶颈;三是创造一切条件使运动员回归教育大环境[10]。
事实上,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国家就意识到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教育问题,也提出了相关政策和实施了一定的缓解措施。从近 30 年的发展看,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再次说明我们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矛盾随着时代变迁,开始进入理论视域下的素质教育体系,而不再是简单的学训矛盾之争。总结其研究成果,仍然还停留在理论思考层面,缺乏实践论证。针对如何解决后备人才培养对原有体制的依赖,克服面对诸多困难而形成的惰性,建立一种新的培养机制,解决学训之间的一系列矛盾,这样的理论思考还远远不够。
3 小结
我国体教结合研究文献从1991年开始出现,目前已有近三十年的研究历程,研究热点相对集中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运动员文化教育三个领域。研究认为:首先,从国家层面应加强“体教结合”的顶层设计,加强体育与教育部门的有效合作,加强双方资源的利用和共享,促进体教深度融合;其次,进一步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发挥普通高校的名校效应和资源优势,在训练目标、管理制度和训练水平等方面多元化发展,推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第三,转变教育观念,建立一种新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解决学训之间矛盾。这些方面也将是体教结合未来研究关注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