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思,让人震撼
——引导孩子把童思诉诸习作

2018-11-01吴寿锦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白菊花菊花小狗

◇吴寿锦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非常富有的父亲,带儿子去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体验生活。他想让儿子知道自家的生活是多么幸福,要儿子珍惜眼前的生活。两天两夜过去了,在回家的车上,父亲问儿子:“这次旅行怎么样?”儿子兴奋地回答:“太爽了!”父亲又问:“看到了吧!那些人多么贫穷,生活多么艰苦啊!”儿子却回答:“不,我看到我们家只有一只狗,他们却有四只;我们家只有一个泳池,他们家却有一条水流无尽的小溪;我妈妈什么都不会做,他妈妈却什么家务都会干,而且做得很好!”父亲无语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读出孩子的心思和大人的想法相差甚远。如果我们认真研究儿童的心思,会发现儿童的心思不但天真,还含有真、善、美的成分,有的童思足以让我们震撼。这是极好的写作资源,如果我们巧妙引导,让孩子将童思诉诸习作,学生不但会有倾吐的愉悦,也将享受表达真情实感带来的惬意。

一 “大树,你别死呀!”——童思中,显出孩子的善心

在我居住的镇上的车站旁有一棵老樟树,每到夏天,总会撑起一片绿荫,挡住烈日,带来阵阵凉意。可因去年的一场大雪,樟树叶子枯萎了,落了一地。今年春天,一根碗口粗的树枝竟在春雨中折断了。上下学的孩子们看了,都驻足惋惜:“这树老了,要死了!”“大树是被雪压伤的。”“大树,你可不能死呀!”……听,孩子的童言多么有趣,孩子的童思里,有着浓浓的善意。

上课了,我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不远的车站看一看老树,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慨。学生仰望枝头,感叹道:“老树,你就像我的爷爷,每天深情地望着我去上学!”他们抚摸着粗糙的树干,喊着:“老树,你这上了年纪的树干上藏着多少感人的故事啊!”他们拾起地上的树叶边闻边说:“老树,你的落叶有一种香,那是你无私奉献的芳香!”他们与伸到面前的树枝相握着说:“老树,握住你的手,我摸到了你的艰辛!”……回来后,他们写下自己的心愿:希望老树别老去,天天望着我上学;希望老树能天天听我讲心中的故事;希望老树继续为我们遮阳挡雨;希望老树呵护我们在树下做游戏,为人们传递信息(人们常将“寻人启事”之类贴在树干上)……学生回忆自己在老树身边发生的故事,充满着真情——

有一回,我的电话手表丢了,不知是哪位好心人捡到,把它挂在了树干上……

有一天,我被爸爸狠打了屁股,老树听我发泄心中的怒火……

那天,我与朋友闹翻了,心中烦恼得很,来到树下哭诉……第二天,在树干上看到朋友的道歉信……

孩子们联想自己的一件件心事,都有一种呼喊——老树,你别死!

“老树,你别死呀!”童思中显出孩子的一片善心。将这善心引入习作,让其在习作中诉诸真情,写下的文句是情真意切的。童思,让人震撼,别让这“善思”埋没。

二 “小狗,你真够味呀!”——童思中,现出孩子的赏心

学生经常在一起炫耀:“我家的小狗,真坚强!”“小龟,真有耐性!”“我家的小鹦鹉,太聪明了! ”“小白(小狗),你何时能回来? ”“小仓鼠,我喂养你不容易!”

提到小动物,学生总是津津乐道——

我家的狗有看家护院的本领。有一次,一个小偷从防盗窗爬进我家,小狗“汪汪”大叫,急迫的声音引起邻居注意,邻居迅速报警。小偷落荒而逃……

我家小黑非常了解我的心思。有一天晚上,我忘记把语文书装入书包。第二天,我要去上学时,它叼着书站在我面前……

我家小花狗吃软不吃硬。有一次,它跑到二年级学生的教室里,有几个小同学骂它,要打它,让它离开。它对那些来“硬”的同学“汪汪”大叫,很不友好。小同学被小花狗的凶相镇住了,愣在那儿,不知如何是好。还好班长小丽有办法,她走过去,抚摸小花狗的头,友好地让它离开。它乐意地走了……狗也要尊严呀!

学生说得两眼发光,沉浸在儿童特有的思考中。这时候让他们把自己的心思写成习作,学生很快提笔陶醉在愉快的书写中。

“小狗,你真够味呀!”这是廖瑞烁在《小黑,我的朋友》一文中喊出的。文中叙述了“小黑”为了救小鸡,勇敢地和一条毒蛇搏斗的故事。“小狗,你真够味呀!”现出孩子的赞赏之心。童思,让人震撼。别让孩子的“赏思”停在口头上。

三 “菊花,你醉倒了我!”——童思中,露出孩子的舒心

孩子对眼前喜爱的风景,总会驻足观赏,尤其是当这风景有变化时,他们更会指指点点,议论不停,表现出孩子独有的畅快心情。

秋天来了,校园里各种菊花竞相绽放,显出别样风姿,引来蜂蝶飞舞。孩子们也像蝴蝶一样,在各色菊花前,或闭眼闻着花香,或深情注视着思考,或用画笔细描,或拿出手机拍摄……突然,一个同学深情地喊道:“美丽的鲜花,你醉倒了我!”我很吃惊,走过去问:“你为什么这样说?”她看着那丛花朵小小的白菊花,讲起自己的故事——

去年秋天,也是这白菊花盛开的季节,我弟弟被开水烫伤了小腿,十分痛苦。到医院看了几天,回来后,伤口竟然发炎了。几经医治,还是不见好转。我妈妈把这情况和邻居说了,邻居告诉我妈妈,有一种白菊花可以治这种发炎。我来到学校的菊花圃前,看到这种菊花,就伸手摘了几朵,却被值日老师发现了。我哭着向老师说明了情况。老师不但没有罚我,还告诉我白菊花的用法。班主任知道后,到药店买了包白菊花给我。我弟弟用了这包白菊花,一个星期后腿伤就好了……

“感谢老师!”她发自内心地表示感激。我又“采访”了几个学生,他们有的说从老师那儿知道“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促他坚强;有的说有个像菊花一样无私的小男孩,帮助他们完成扫树叶的任务;还有的从书中学到菊花被人踩了一脚,还把余香留在脚下……

多么有内涵的菊花!多么可爱的孩子!我把这些故事讲给班级里的学生听,学生兴奋地要看一看操场上的菊花。孩子们看完菊花后引起共鸣,写出一篇篇习作,也让我喊出:“菊花,你醉倒了我。”

“老师的爱如菊花一样香,这种爱的芬芳常在我心中回荡!”“难道她不是一朵坚强的菊花吗?她正在秋霜中美丽自己呀!”“她不怕困难继续帮助别人,给人无尽的芳香,这香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这些语句能不给我以惊叹吗?童思,让人震撼,让孩子陶醉在童思中,愉快地写作吧!

四 “溪水,你也会吼叫!”——童思中,淌出孩子的探心

有专家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一天中午,徐陈浩跑来告诉我:“老师,我们学校前面的小溪水会吼叫!”“真的吗?”我和在场的学生都非常惊讶。“这怎么可能?”有同学当场否定。我同意和孩子们一起去看个究竟。我们被徐陈浩带到学校前一条小河的桥下,昨天下过一场大雨,许多石沙从上游被冲到桥下。一开始我们听不到“吼叫”,但屏息凝听后,却能听到水流声中夹着“呜呜……咔……”的声响。看着桥下阴森森的水面,孩子们叫了起来:“这是鬼叫!”此时水流湍急,我们只好返回学校,等水退以后再来看具体情况。

第二天,水退了很多。我先去看桥下的“鬼叫声”是怎么回事,再带领学生去 “探索”。学生很快发现,大水冲来两块大石头,石头中间夹着一块木板,木板两边有小口子。水流过时,就如学生平时把两片树叶放在嘴里吹一样,会发出声音。“原来,桥下没有鬼,那声音是这样造成的!”学生发出这样的喊声,快乐地写成了习作《桥下小溪的“鬼叫声”》等。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学生再次沿着小溪走去,听小溪的流水声,又进行探索,写出了习作《溪水,你也会放屁》《溪水,你会歌唱》等。学生对“探索”“发现”产生了兴趣,并形成了 “提出问题—探索取证—得出结论”的“发现”方法。有一回,学生蹲在溪边看公鸭怎样追母鸭,没几天,写出了《公鸭讨好母鸭》的充满童趣的习作,让我大大惊喜了一番。儿童的思考,充满着好奇,童思中,藏着孩子的探索之心,这种探索之心,吐露在习作中,怎不令人惊叹呢?

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种。童思,就是火种中闪出的火花,我们应及时点燃它,让它燃成习作。童思,燃在习作中是绚丽多彩的。

猜你喜欢

白菊花菊花小狗
菊花赞
决明菊花茶治便秘
决明菊花茶治便秘
白菊花
我真的很擅长睡觉
雏菊花
赏菊花
小狗
小狗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