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对分课堂”模式对旅游英语教学的积极影响

2018-10-31黎,蔡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当堂对分课堂英语课程

杨 黎,蔡 琳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 外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1)

一、“对分课堂”模式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在2014年提出的一种兼具原创意义及本土性的新型教学模式。“对分课堂”模式的核心理念在于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因为在时间上分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及讨论(Discussion)等三个过程,“对分课堂”也被简称为PAD课堂。

自2014年春在复旦大学本科课堂上初试成功,“对分课堂”目前已传播到全国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覆盖了高等教育数十所高校的数十万学生。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法学、数学、工程、语言、文学、艺术和体育等众多学科领域,“对分课堂”均得到广泛而高度的认可。

“对分课堂”具有简明易懂、流程清晰、好学易用、即学即用等优点和特色。在课堂教学中,“对分课堂”将讲授法与讨论法较好融合,彻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每一节课中对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与合作能力的贯彻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分课堂”既强调教师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爱上读书,在学生中实现个性化学习、深度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二、“对分课堂”模式下的旅游英语教学概况

(一)旅游英语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旅游英语是高职高专导游、旅行社及旅游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英语导游资格职业认证课程,对提高学生旅游接待能力和旅游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职院校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在校学习中,他们既要兼顾基础及专业课程的学习,又要应对各类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准备。由于学生年龄、知识基础、阅历及社会经验等因素影响,在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教学实施中,主要常见以下问题:学生的语言技能及语言知识较为薄弱,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学生课内课外配合不够积极,影响对课程内容的总体掌握;学生欠缺必要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职业技能,影响课程内容的后续运用。

旅游英语课程,由于其分类的特殊性,是特殊用途英语(ESP)教学及职业用途英语(EOP)教学,其核心是围绕工作需要进行训练。上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都给该课程的顺利开展与后续应用带来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

(二)“对分课堂”模式下的旅游英语教学

“对分课堂”模式下的旅游英语教学打破了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束缚,将阅读、听力、口语、写作等基本语言技能的提高及前期准备、迎接游客、入住酒店、餐饮服务、旅游观光、购物娱乐、送别游客、后续服务等具体工作任务的学习以“对分”模式展开。在课程教学中,可兼顾使用“隔堂对分”“当堂对分”及“隔堂+当堂对分”等三种操作模式。

1.隔堂对分的具体操作。隔堂对分主要运用于每周授课2次及以上班级,对分于每次上课之间。教师在第一次上课时,讲授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某一具体工作任务,如欢迎欢送辞讲解、酒店入住退房、导游词讲解等,并进一步阐述解决每一工作任务的具体方法步骤,对下次课的学生讨论提出具体要求。在第二次课上课之前,学生通过完成老师第一次课后布置的作业,完成知识的内化,将个人的作业成果带到课堂,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讨论,如讲解欢迎欢送辞、景区景点和角色扮演酒店入住退房等等。其他学生则通过讨论对某一位或某一组同学的表现给出相应评价。

2.当堂对分的具体操作。当堂对分针对一次课或一个课时内的旅游英语教学。上课伊始,首先由教师介绍此次课程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及其细节方法,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学习讨论完成知识内化,最后各小组间讨论展示学习结果。当堂对分主要适用于某一细分课时内具体工作任务下任务细节的学习,如饮食文化中对各菜系知识的认识了解、购物娱乐中对各地特色商品活动的掌握、旅游观光服务中对自己家乡或喜爱的旅游景点的列举等等。

3.隔堂+当堂对分的具体操作。“对分课堂”模式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并未把隔堂对分与当堂对分进行严格分割。在各次课时的间隔,针对某一具体工作任务,可通过隔堂对分连续推进具体工作任务的学习;而在每一课时的授课中,除以隔堂对分方式推进学习外,针对一些任务细节,则可利用当堂对分的方式解决具体情境下的具体问题。隔堂与当堂对分在具体情境下可联合使用。

三、“对分课堂”模式对旅游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

作为我国原创的一种本土化教学方式,“对分课堂”模式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效果。“对分课堂”模式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能有效改善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旅游英语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一)“对分课堂”模式改善了学生课内外不积极配合的学习态度

1.云南旅游职业学院2016级导游专业共有班级3个,学生总数121人,生源中93%的学生来自云南,具体情况见表1。121名同学中仅41人高考英语成绩及格,占比34%。

表1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2016级导游专业生源分析

由于英语基础薄弱,以上3个班级同学在开始旅游英语课程学习时均感觉课程难度过高、课程跟进困难,因而造成学生课内外配合不积极,部分学生甚至产生抵触的学习心理。

2.“对分课堂”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对分,即把课堂一半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对分课堂”模式主张教师和学生之间不仅时间对分,而且权责对分。在课程准备、实施及评价阶段,教师与学生均需承担各自的职责,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旅游英语课程中引入“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接受教师讲授后,开始自我内化学习,如预习相关专业词汇、句型;完成相关听力、阅读、语法练习;找出自学中的亮点与难点等等,为之后的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在旅游英语课程中,大部分学生在开始接触“对分课堂”模式时会感觉难以完成内化学习任务,部分英语基础较差学生甚至会加大对英语学习的抵触情绪,这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尤为重要。无论是隔堂对分、当堂对分、隔堂+当堂对分,教师在工作任务讲授布置时一定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从学生能理解发挥的任务入手。如词汇学习,教师可将旅游英语专业词汇划分为不同板块,请学生归纳每一板块的主要词汇。而在讨论环节,教师则应耐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运用“对分课堂”讨论的“亮考帮”支架来完成。“亮闪闪”“考考你”可请学生说出自己已掌握的相关专业词汇,如旅行社板块的travel agency、tour guide、itinerary;饭店服务板块的 hotel check-in、reservation、hotel facilities;餐饮服务板块的cuisine、local flavors、famous dishes等等。“帮帮我”则可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单词,由其他同学解答。

由专业词汇到句型、对话、课堂讨论、观点陈述,教师利用“亮考帮”支架可兼顾到每一位同学。无论其英语程度如何,教师鼓励每一位同学加入到“对分课堂”模式的学习讨论中,对其给出评价并做好记录作为课程总结性评价的主要依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来自老师、同学的评价既对他们形成压力又给他们带来鼓励。如此良性循环,学生对旅游英语课程的学习态度得到积极改善。

(二)“对分课堂”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技能

高职旅游英语课程需要在巩固学生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五种基本技能。为满足语言技能培养需要的语言知识学习,应直接针对高职学生在英语知识方面的重点、难点,不强求知识的系统性,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语言知识的积累,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作业,但更多由学生在课外内化学习中完成。旅游英语应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译等五种基本技能的提高是课程学习的重点。语言技能训练可按读、听、说、读、写、说的顺序排列,既保证各技能训练交叉学习、避免枯燥,也符合语言习得输入、输出的相关理论,强调听、说为主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对分课堂”模式运用于旅游英语教学中,读、写技能的提高强调教师讲授,学生内化吸收;而听、说技能的增强则通过学生的内化学习,在后续的课堂讨论中得以实现。如景点导游词讲解是旅游英语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教师可采用隔堂对分的方式完成此项工作任务的教学。第一次课,教师可带领学生阅读导游词范文并布置听、说任务为主的课后作业;第二次课,教师检查学生对该项工作任务的初步掌握,学生在讨论中能与教师一起归纳出英语导游词写作应包括的要点,如name、location、histo⁃ry、reputation、touring route、views inside等等,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开始写作英语导游词;第三次课,学生将作业带到课堂,同学间展现讨论自己写作的导游词,并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

考虑到学生英语基础局限,无论教师范文讲解或学生写作任务布置,题材首选学生较为熟悉的云南本土景点,如石林、云南民族村、丽江古城等等;而讲解中强调景区最主要的特征要素,如名称、位置、历史、荣誉、路线、主要景点等,其他一些更为专业的知识则暂不做要求。

坚持在旅游英语课程中采用“对分模式”教学,使该课程在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及学生学习等方面都得到了积极改进,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提升了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技能。上文中云南旅游职业学院3个导游班级在“对分课堂”模式下学习旅游英语课程一年来,英语语言技能得到了一定提高。尽管入学英语基础较差,但目前平均41%、60%的学生已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具体通过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2016级导游专业大学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通过情况

另有部分同学在英语语言技能,尤其是听、说技能提高后,增强了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将备考参加全国导游英语资格证书考试。

(三)“对分课堂”模式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跨文化交际意识

掌握相关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之外,旅游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跨文化交际意识、学习策略意识,并最终形成英语职业技能,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职业性和实践性是高职旅游英语课程的基本特征。因而,在课程内容组织上应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在教学方法上应确立教学中学生的中心位置,以任务、项目的形式让学生在做中学,最终获得必要的英语过程性知识、职业技能与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提高。

在旅游英语教学中运用“对分课堂”模式,应坚持以旅游服务中的前期准备、迎接游客、入住酒店、餐饮服务、旅游观光、购物娱乐、送别游客、后续服务等典型工作过程为主线安排课程。教师在布置相关工作任务时,可强调要求具体情境下职业能力的体现,使学生具备更完善的职业英语综合能力,以在未来的职场中更具有竞争优势。“对分课堂”模式的内化吸收及讨论环节与强调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相契合,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我学习;在完成任务、项目的过程中学习。长期的内化吸收学习要以大量的阅读、练习、写作为基础,在此坚持过程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能得到有效提高;大量的课堂讨论中对旅游服务的典型工作任务不断强化,亦有助于增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四、结语

作为一种兼具原创意义及本土性的新型教学模式,“对分课堂”在众多学科领域均得到了广泛认可。传统旅游英语教学面临诸多困难,不利于其进步发展。“对分课堂”模式的运用有效改善了旅游英语教学中学生课内外不积极配合、英语语言技能及语言知识薄弱、职业技能及跨文化交际意识欠缺等问题,给旅游英语教学带来积极影响,有效提高了其学习效率、改善了其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当堂对分课堂英语课程
小学数学当堂训练的设计策略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不怕死的留下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小学高年级数学当堂练习设计有效性例谈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