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地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18-10-31文江峰汪长明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校企院校职业

文江峰,汪长明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中指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做一个道德高尚、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和能够从事企业生产经营等职业活动的合格就业者,具备社会生活的基本职责和行业企业岗位胜任能力以及职务变化的技术技能[1]及职业素养,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要与合作的行业企业进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顶层设计与运行实践,真正解决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难、学生实习难、校企合作开发课程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难、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保障难等多个问题[2],使行业企业真正成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主体。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2017年5至6月,课题组先后对和田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和田师范专科学校、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和伊犁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新疆地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开展情况进行教师专题调查,调查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五所新疆地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问卷调查情况统计表

二、调查问卷的分析

调查采用了5级认同程度的问卷方式,即非常同意(5分)、同意(4分)、不确定(3分)、不同意(2分)、非常不同意(1分),统计分析时将选择频率乘以相应的分值,进行合计除以总频率,得到该项指标的认可程度,最高为5分,最低为1分。

1.校企合作中教师职责认识的分析,见图1。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教师对参加企业的技术研发项目、在企业建立教师工作站、建立科学的职业教师实践能力评价体系、教师应申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同程度普遍较高。但对教师必须每年到企业工作2个月以上、将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职业院校教师要能够设计和生产真实产品等职责的认可程度不高。分析可以得出:新疆地方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都不高,参与行业企业生产的机会不多、积极性不高,但对校企合作教师成长的路径有着较为正确的认识。

2.校企合作教育教学认可程度的分析,见图2。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地方高职院校教师对企业技术人员应该参与和承担实训教学、参与学校专业课程建设、将企业工作内容引入课程教学的认同程度较高,对参照企业工作方式改善教学方式、建立和企业岗位考核相一致的课程考核方式、校内实训室要能够真实的生产产品的认同度稍低一些,说明职业院校教师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改革考核评价方式等领域需要转变观念,提高能力。

图1 教师在校企合作中职责认识的统计分析图

图2 校企合作教育教学认可程度的统计分析图

3.校企合作运行管理机制认可程度的分析,见图3。通过统计分析不难得出,在校企合作运行管理机制中,认可程度最低的是校企应建立相一致的能力及绩效分配机制,说明教师对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信心不足,对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内涵认识不足,对自己身份较为敏感,不愿面对市场上的人才竞争,不愿打破现有高职院校人事分配制度。

4.学校层面校企合作工作成效的评价分析,见图4。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目前新疆地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在学校层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校企合作没有深入到课程教学环节,企业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只停留在文件上没有实质性的行动。

5.教学层面校企合作工作成效的评价,见图5。教师对教学层面校企合作工作开展情况,其认可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解决了学生顶岗实习问题,解决了课程实训教学问题,教师有机会到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学校没有建立激励教师到企业工作的机制,教师到企业工作积极性不高。学校没有建立校企合作的有效激励机制和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培养机制,这是目前新疆地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问题的关键。

图3 校企合作运行管理机制认可程度的统计分析图

图4 学校层面校企合作工作成效的统计分析图

6.未来校企合作管理层面需要建设重点的认可程度分析,见图6。通过统计可以清晰得出,教师认为校企合作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学校领导应该重视校企合作工作,应该建立教学层面的校企合作制度,政府应制定行业企业投资职业教育政策。但对建立激励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奖惩制度,学校和企业要形成有序的人员流动机制认同程度不高,说明教师对自己身份很重视,身份管理是校企合作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7.未来校企合作教学层面需要建设重点的认可程度分析,见图7。认可程度不高的主要有两个:行业企业应参与学校教学管理,校企合作质量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说明地方高职院校教师传统封闭办学理念还有一定的市场,课堂教学注重理论教学,忽视技能和职业素养教育的现象依然存在。

图5 教学层面校企合作工作成效的统计分析图

图6 校企合作管理层面需要改进的统计分析图

图7 校企合作教学层面需要建设重点的统计分析图

图8 教学过程突出问题的统计分析图

8.近三年是否开展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田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有68%的教师认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为69%,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为69%,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为73%,伊犁职业技术学院为76%,说明课程教学内容发生了明显变化。

9.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赞成程度。和田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为62%,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为54%,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为67%,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为53%,伊犁职业技术学院为54%,说明在专业层面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赞成程度不是我们理想的程度。近5年是否发表过涉及校企合作的研究论文方面,和田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没有的为72%,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为70%,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为71%,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为83%,伊犁职业技术学院为78%,说明新疆地方高职院校教师对校企合作关注度不高研究不深,这些都制约着校企合作在教学层面的顺利开展。

10.教学过程中最突出问题的调查分析,见图8。问卷调查采用选择频数的方法,其中,和田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伊犁职业技术学院存在最大的问题是教师进修机会少,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存在最大的问题是教师数量少,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学习兴趣低。由此可见,新疆地方高职院校存在的最大问题不是实训实习设施问题,而是教师进修机会少、进修质量不高的问题。

图9 教师能为企业做什么的统计分析图

图10 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技术研发或其他服务累计时间的统计分析图

11.教师到企业能为企业作什么的调查分析,见图9。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得出,最能做的就是举办新知识培训。而行业企业需要的研发新产品则平均为12.6%,帮助企业进行产品营销平均为4%,说明我们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技术研发能力还远远不能适应行业企业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需要。

12.近5年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技术研发或其他服务累计时间的调查分析,见图10。平均有高达56%的教师近5年到企业工作不到1个月,说明新疆地方高职院校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学校也缺乏制定详细可操作的教师企业行动计划和管理办法。

三、调研统计分析的结果

1.新疆地方职业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不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对自己的职责认识不清,对到企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和产品生产的认可程度不高,企业实践机会少,对突显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评定的内涵指标认识不到位。

2.职业院校教师对创新教学手段,创新考核评价方式,建立真实生产的校内实训室认可程度不高,说明职业院校教师对自身能力没有信心,对企业技术需求和产品生产了解不深,学校缺乏激励教师企业行动计划的有效措施和教师实践能力的评价手段。

3.新疆地方高职院校存在校企合作只停留在文件和方案上,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没有融入到专业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环节之中,在建立校企人员互动、校企共认的绩效评价机制和分配机制上,教师认同度都不高,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在教师层面还有一定困难。

4.校企合作虽然在解决学生实习问题和部分课程实训教学问题上取得一定成绩,但学校缺乏系统的制度和激励机制,学校领导未能给予足够重视,没有建立有效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制度和评价标准。

5.新疆地方高职院校教师在企业参与学校教学运行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上认同度都不高,说明教师在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上还需要更新,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学校教师对校企合作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不够,这些都制约着校企合作在教学层面的顺利实施。

6.新疆地方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师数量不足,进修学习机会少,企业工作实践少,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和产品营销的积极性不高,这些都制约着新疆地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新疆地方高校校企合作应采取的措施

2017年教育部《关于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建立完善培养目标协同、教师队伍协同、资源共享协同、管理机制协同的全流程协同育人机制。”高职院校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企业在校企合作办学中的主体地位,学校要和合作企业形成共同面对市场的董事会经营体制,实施校企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的互相融合、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的相互融合[3],才能真正促进校企双方的共同发展。

1.重新认识校企合作的内涵,建立学校层面的校企合作制度及考核评价体系。高职院校的内部制度建设一定要考虑企业的利益及需求,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中指出:“职业学校可在教职工总额中安排一定比例或者通过流动岗位等形式,用于面向社会和企业聘用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等担任兼职教师。”高职院校要和合作企业制定兼职教师工资待遇分配办法,教师顶岗锻炼、学生顶岗实习补助标准及办法,解决校企合作教学运行中的实际问题[4]。制定校企合作制度的评价标准,其指标包括学校和企业内部的校企合作组织治理情况、校企协同与合作程度、在企业内部建立面向学生的学习型组织情况、企业实践岗位提供情况、学生满意度、学生获证情况、学生学业成绩、学生技术技能熟练程度、学生品行情况、学生就业专业对口情况、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生产力提升情况、合作技术研发成果等[5]。同时,要制定企业员工参与校企合作的激励制度、高职院校教师参与企业工程实践或科研技术开发的激励制度和高职学生实习结束后留任奖励制度等[6]。

2.加强师资队伍职业教育理念培训及实践,深化职业教育理论实践研究。为促进产教融合价值的实现,参与主体必须以全新发展理念,完善自身,建立职教教师定期企业顶岗挂职制度,教师参与行业企业技术研发制度,职教师资能力评价标准,职教师资教育教学改革成效评价制度,校企合作研发团队管理制度等,通过校企合作的师资队伍建设及培训机制,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技术研发能力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能力,为创建产教融合组织提供条件,为推进产教融合工作打好基础[7]。

3.建立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实施校企合作能力与报酬匹配的激励机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中指出:“完善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教师实践假期制度,支持在职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学校专任教师要与合作企业的工程师共同组成产学研团队,既对外承接业务,又对内参与教学[8]、技术研发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明确取得校企合作成果个人或者集体都能够获得资金补助、晋升机会和优先评优等奖励措施,将校企合作任务与工资报酬对应起来。同时,合作企业也要出台一系列企业职工参与校企合作的薪酬增加制度和考核奖励办法[9]。

4.建立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教学运行管理的常态机制,使行业企业成为办学主体。在现行校企合作中,企业拥有合作成败的决定权,合作的稳定性和长效性都是院校无法控制的[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中指出:“鼓励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的要求[7]。因此,高职院校要和行业紧密合作,制定实习企业的资质标准,建立实习企业准入、问责、年检和退出制度[2],并共同制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成本补贴、校企双方安全责任分担、企业兼职教师职称评聘、学生岗位实习工伤保险、企业兼职教师津贴补助、学生实习损耗补贴[3]和教师企业技术服务补偿等制度。

5.建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代偿机制,激发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校方对企业合作中的损失要建立补偿机制,地方政府通过购买企业育人服务[2],为地方高职院校建立起稳定持久的校企合作关系。在地方政府购买企业合作育人的优质服务时,要列出购买清单、议定价格,并将其纳入年度预算、确定支付流程[2],建立起完善的成本补偿和服务购买机制,使企业参与积极性得以根本保证[6],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也将得到保障。

6.重视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技术及产品研发能力。企业重视与职业教育进行校企合作往往是因为服务一线的技术人才和劳动力短缺,高职院校要吸引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就必须在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服务能力上下功夫,解决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问题。因此,地方高职院校要和行业领军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建立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平台建设、项目申报、实习实训、培训就业等方面的长效机制[10],从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技能技术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在其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11]。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高职院校则须具有与合作企业区域位置匹配、专业方向匹配、技术技能匹配、人才就业匹配[6]、管理运行匹配等条件,从根本上解决在校企合作运行中管理不精细、信息沟通不畅、效果不明显以及价值产生认知偏差[12]等问题,真正做到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人力资源由学校培养和提供,企业技术转型升级、新技术的应用也依赖于学校培养的技术人才[13];而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条件建设依赖于行业企业,教育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模式依赖于行业企业,这种互相依赖的关系,保障了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校企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