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验创新

2018-10-30魏进文

考试周刊 2018年85期
关键词:实验创新高中生物教学

摘 要:新的教育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通过实验创新,培养高中生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成了实验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生物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重点探究了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實验创新,希望为高中生物教学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实验创新

高中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浓厚,还和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素养息息相关,应引起教师的重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重视实验教学成为众多教师的共识。目前,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从创新实验类型、创新实验教学过程、创新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来进行教学创新,从而使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 创新实验类型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为客体,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往往依据教材来设计实验,实验目的单一,无法充分发展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这样的实验设计虽然能完成教学目标,推动课堂教学进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巧,但无法充分激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基于此,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加大对实验类型的创新,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教学大纲和学生兴趣出发进行实验设计,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做好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从而推动实验的顺利进行。教师的引导和启发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分析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师对实验类型的创新,不应仅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一些集操作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实验,来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提高实验教学的教学效率。

二、 对实验过程的创新

高中生物教师的实验教学创新不仅体现在对实验类型的创新,还可以对实验过程进行创新。在创新这方面的内容时,教师不妨从以下两点着手。

(一) 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往往是由教师来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只需按照老师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即可,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创新力和主动性,再加上缺乏实验后的思考,导致学生的实验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创新生物实验,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操作积极性,对培养其形成整体思维具有积极意义,是提高学生整体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应引起教师的重视。教师在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时,可先提出实验目标和注意事项,然后对实验环境进行整体调整,采用科学的方法,创设适宜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我在教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时,就将学生分为了几个小组,然后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假设7年后,你找了一份园丁的工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你种植的白色花卉,竟然开出了红色的植株。在看到这一现象时,你突发奇想,觉得这可能是个赚钱的商机,于是,你决定加大对它的研究,来培养这种花卉新品种。当你试验了一番之后,发现种出来的植物并不是所有的花朵都是红色的,其中还夹杂着一定数量的白花,这显然不利于商品的规模化生产。于是,你陷入了沉思,想知道如何才能保证开出来的花朵都是红色的纯种呢?同学们,就这一问题,来自主设计实验程序,设计完成后,可与其他同学交流,看看谁设计得最简洁、最科学?”这个任务公布后,我将学生分为了几个小组,让他们先自主设计,然后再拿到组内讨论,最后进行组与组成果展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 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往往由教师一手包办,学生只需要从中选择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即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可以加深他们对实验器材的了解,满足其好奇心,提高他们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应引起教师的重视。学生在准备实验时,多样的实验器材,往往会触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例如我在教授“叶绿素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有的学生就该问题进行延伸,提出了关于丙酮的构成的问题,在听到这一问题时,我倍觉惊讶,因为这是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现了这名学生已经开始具备初级的联想思维。这更加坚定了我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创新之举,它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实验教学不再是枯燥的讲解和机械的操作,而是更具趣味性,更易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设计实验、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只需引导和启发,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培养其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 对生物实验课评价方式的创新

对学生实验学习进行评价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评价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和他们的学习态度息息相关。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打破过去单一的评价模式,从关注学生的实验成绩过渡到重视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实验过程中的表现等方面,从而综合对学生进行评价考量,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还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应引起教师的重视。

例如我在教授人教版生物必修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课时,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后,我先让学生对组员操作步骤、操作结果等进行评价,评选出最优秀的组员。然后,让其代表本小组参与组与组之间的个人比赛,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评价,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其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总之,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力、观察力、思考力等综合能力,应引起教师的重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本文从创新实验类型、创新实验教学过程、创新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切实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琪,李江,胡雪娇,任熙,樊春红,苏丹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改进及应用探究[J].中学生物教学,2015(20).

[2]纪建萍.绿叶中叶绿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5(03).

作者简介:

魏进文,甘肃省庆阳市,甘肃省庆阳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实验创新高中生物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生物化学实验技能考核的探索和实践
关于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思考
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设计方法探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