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子“性善论”的当代德育价值

2018-10-24肖苑

学理论·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性善论德育价值孟子

肖苑

摘 要:“性善论”是孟子伦理学说的核心思想。孟子认为,每个人天生便有“不忍人之心”,这一内在善性要上升为个人的“道德律”,有赖于后天的培养。人们应该坚守自己的内在善性,不断地提升道德修养,才会有“皆为尧舜”的可能。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肯定了人的道德主体性,启发人们要有道德完善的自觉性。它为当代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德育思想和实践方法,对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发展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德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8-0071-04

孟子的“性善论”作为儒家哲学的智慧思想,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孟子认为,人人生来即有四个“善端”,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对这四个“善端”的扩而充之,使得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品质的形成得以可能,从而才能形成去恶扬善的道德社会。孟子认为,个体的主观努力与反身内求是“善端”能够扩充发展的内部条件,良好的环境与教育力量是“善端”得以扩充发展的外部推力。基于此,撷取孟子“性善论”中的思想精华并立足时代对其进行阐释,将其转化运用到当代道德教育之中,对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一、孟子“性善论”释义

在“性善论”中,孟子首先明确指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人生来即善,有天赋的善端。其次,孟子分析了这些善端有赖于后天的道德教化和自身努力来存养扩充,从而发展为道德。最后,孟子提出了实现“人皆可以为尧舜”的道德目标以及将善端扩充的方法。

(一)仁义礼智的道德内容论

孟子认为,人的道德感根源于人性的潜在层面,人天性向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在孟子看来,人天生具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性向善的重要原因。这“四心”是道德观念的萌芽,孟子称其为“四端”,它们赋予人“仁、义、礼、智”四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人天生具有的“四心”自觉地产生了人们的“四德”,四心是四德的开端。在人的各种交往活动中,人们会自觉遵循“向善之心”。所以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并非是外界强加于身的,而是“我固有之”。即人人皆有善心,可以滋生善德。这肯定了人具有“善”的本性。

(二)皆为尧舜的道德主体论

孟子认为,善端是人生而固有的,但是完备的道德还需要通过后天学习得以扩充。“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人如果不能把本有的善心扩充,就是自己的父母也无法侍奉好。也就是说,人们要守好自己的本然善心,并在交往活动中将其发扬,真正彰显其“推己及人”的价值。人虽然拥有善端,但仍处于萌芽状态,如若将自己的善心扩充,便“人皆可以为尧舜”,无论圣人、凡人,“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他们把人所固有的善端加以扩充,如果凡人也能通过后天学习扩充自己的善端,便也可成为圣人。如若不能扩而充之,就不能够促成道德现实。可见,孟子不仅肯定人先天的善性,也十分重视对其后天的扩充修养。

(三)扩而充之的道德方法论

如何使四端得以扩而充之以至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呢?孟子主要讲了三个方面。

首先,个人的能动作用。孟子十分重视善性在后天扩充过程中个人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孟子认为,人如果能够发挥内心良知的作用,便能对自身的行为动机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良好的品行。性善论注重对人内在的善的引导,强调人们追求善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强调对自身道德的修养。可见孟子非常重视后天道德学习,将个人后天不断的道德学习作为保持人内心道德善端不丢失的首要条件。

其次,道德教化的指正。孟子继承了《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思想,人要将为善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除了主体自身的努力之外,后天道德教化也是十分必要的。他认为教以人伦是教化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教化才能使得处在社会生活中的个体明白人伦的重要性,使得社会达到一种“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朋友有信,长幼有序”(《孟子·滕文公上》)的和谐状态。

最后,道德环境的熏陶。孟子同样强调环境对人性养成的重要作用,教育效果的好坏与环境的影响息息相关。孟子所生活的战国诸侯争霸时期战火纷飞,礼崩乐坏,每个诸侯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将仁义道德置之不顾。环境的不利是战国时期的圣贤之人少之又少的一个重要原因。良好的环境对于造就兼备仁义礼智的圣贤之人大有裨益。在这里,孟子肯定了后天环境对于个体道德的完备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二、“人皆可为尧舜”之道德主体观

在当今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多数学校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即使对德育工作有所着手,也是重形式,轻实效;重堵截,轻疏导。把德育的内容视为僵化的东西,仅局限于课堂上照本宣科的灌输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不讲求德育的实效性,忽视其育人功能。孟子提出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道德信念,认为每个人都有达成完美人格的可能性。那么如何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如何由“善端”达到“完满的道德”,这就需要成德功夫。反映在教学中,德育就成为极其重要的中间环节。

(一)德育为先,注重道德教化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具有善性的天赋道德,那么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就是人的本性向善的必然要求。孟子以培养完美人格作为教育目标,这告诫我们教育的开展不可忽视德育,要以德育为先。如果一个社会只强调技能教育而忽视道德教化,那么在这个社会的长远发展中必然会产生诸多问题,一个社会只有每个个體的人格是健康的,社会才会是和谐的。所以,教育要以培养人的健康的人格为前提,离开这个前提,教育就会偏离其应有的方向。

(二)主体平等,贯彻教育公平

孟子提出的“人性本善”蕴含了人性天赋向善的平等思想,“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有成为圣贤人格的可能性也体现出了道德主体的平等性。因此在道德教育中,我们要贯彻教育公平的原则。“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孟子·告子上》)开展道德教育应该做到对学生的承认与肯定,这意味着教育者不能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个人的标准,而是要做到对学生爱护和关怀,对学生基本人格的尊重,对学生的品质与能力的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承认,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和期望,从而更好地开展道德教育并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启发诱导,塑造理想人格

启发诱导是道德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教育者要善于启发,因势利导,让受教育者自己领悟,改过向善,以达到良好的德育目的。道德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不能够操之过急。教育者在掌握德育对象的道德发展的基础上,抓住有利时机,循循善诱,使德育对象心悦诚服予以接受,进而达到教育目的。

三、“仁义礼智”之德教内容观

“仁义礼智”这“四德”是孟子性善论思想的主要内容,它们共同构成人性善的基本方面,作为具有高度概括性的道德范畴,在今天仍然具有普泛的价值。当代学生呈现出来的一些诸如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功利思想严重;缺乏正确的价值观,集体意识淡漠而合作意识不强;缺乏高尚的道德修养以及诚信意识淡薄等不良的精神面貌,着实令人担忧。因而,如何使学生重拾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当代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仁”的发端是人所具有的恻隐之心,孟子认为人具有“仁”的精神,能够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因此,我们应该汲取“仁”的精神内涵,提倡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共同实现和谐发展的目标;“义”为人们道德修养的提升和道德行为的养成提供了可能性,“重义轻利”的价值观能够使学生在复杂多元的价值冲突和利益关系中以“义”作为价值导向,传承符合社会需要的价值观;“礼”是要人们讲礼貌、礼节,以形成一种安定有序、文明和谐的社会局面。因此,我们既要注重学生对“礼”的内在接受,也要注重其对“礼”的践行,以加快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智”是实现“仁义”的重要前提,作为品德结构的构成要素,对理想人格的培养有积极的影响,所以在学生道德人格教育中,必须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以培养学生不懈追求理性的精神。

(一)提升学生理性的道德认知能力

孟子认为“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智”是实现“仁义”的重要前提。道德认知是道德主体在掌握了一定的道德知识后所形成的对社会中各种道德现象的认识,它对个体后天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行为的养成起着支撑作用,是个体道德人格形成的基础。现代道德人格通过道德实践来彰显,而道德实践需要道德认知的理性指导。所以,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入手。

首先,引导学生掌握道德知识。道德主体对道德知识的掌握是形成道德是非观念的基础。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首先要注重学生对道德知识的完备掌握,以使他们能够以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判道德行为。同时,在引导学生掌握道德知识的过程中,教育者要坚持一致性,协调各德育环境系统的教育力量共同形成学生稳固的道德观念。其次,发展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道德认知能力通过道德主体做出的道德评价表现出来,道德评价能力随着主体后天的道德知识的积累而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排除会受到舆论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教育者在组织受教育者进行道德评价活动时,不仅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独立的道德评价标准,还要引导学生真正内化道德规范,实现道德评价由片面向全面的转变,以逐步提高道德评价的科学性。

(二)深化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

孟子所谓“恻隐之心”即“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时产生的不忍人之心。这种仁心的产生依赖于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情感的培养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养成有积极推动作用。道德情感是依据个体内心的道德律和社会的道德准则来感受某一种客观现实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蕴含着道德主体对客观事物的价值态度,所以主体的道德情感决定其对道德价值的选择。道德情感还直接驱动主体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并推动道德实践活动的向前发展。所以,在现代德育中拓展孟子的“恻隐之心”对学生道德人格的养成尤为重要。

首先,教育者要综合学生各年龄阶段的道德需要、道德情感发展水平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确立科学的道德情感发展目标,并把具有共性的道德情感发展目标划分为若干个层次,以使学生的道德情感能够循序渐进、系统化地发展。其次,教育者要适当运用和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显性和隐性的文本材料等道德情感培养的资源使学生直观感受这些素材带来的道德情感,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崇尚之情。最后,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选择合理的道德情感教育策略,有意识地以情施教、借景抒情,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道德情感的熏陶,使道德情感得到升华。

(三)规范学生客观的道德评价标准

道德评价是指道德主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規范,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道德价值上的判断。道德评价会借助社会舆论的力量对不道德的行为产生一种威慑力,使正确的道德评判标准内化于心,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而理性客观的道德评价标准的确立必须以善的观念为指导,以集体主义原则为依据。所以,在学生群体中确立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道德评价标准,加强大学生的善恶观念教育是前提条件。

首先,善恶观念关乎人们对利益关系的选择,所以首先要加强对学生善恶观念的引导。孟子认为,对自己欲望的无限满足必然会损害他人的利益,促进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做到先义后利,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教育提高学生明辨善恶的能力,将以义为先真正内化于心,保证学生对社会道德规范产生敬畏之情。

其次,在道德评价标准呈现多元化的前提下,强调道德评价标准的集体主义原则。一方面,避免学生出现用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道德评价标准衡量他人行为,用自身的标准衡量自身行为的“双标”标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形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品质。在与人的交往中坚持“宽以待人”的原则,有助于学生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道德情感,从而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

(四)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孟子说:“恭敬之心,礼也”(《孟子·告子上》)。恭敬之心,属于礼,礼是道德行为。一个人的优良品质是在道德行为不断往复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良好道德行为的培养能够使人们共同维系的道德关系更为紧密和谐。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要强调个体能动性的发挥,遵循个体道德发展从内化到外化的规律,还要立足于教育者的教育强化作用。

首先,道德行为规范的内化是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内化是学生真正地从内心深处认同并接受道德规范并自觉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的过程。道德规范的内化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道德生活之中,亲身去体验并不断反思,才会有使外在的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的可能性。其次,教育者要创设一定的道德实践情境,以使受教育者通过个人或群体的实践来确证和体验道德规范的正确性。最后,在道德规范内化的基础上,教育者要不断地将更新的社会道德要求传递给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不断内化道德规范,同时,受教育者不断将内化了的道德品质付诸实践,实现个体品德社会化,促使个体道德行为不断地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存心养性”之德育方法观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为了完成德育目的和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在德育过程的实践经验中形成和发展,是对德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反过来又在德育目标的实现中发挥作用。孟子一系列道德实践的方法在现代学生道德人格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反求诸己,提高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

首先,要启发受教育者明白道德需要是源于自身内在的要求而非外在力量的强加,要意识到自我内在的道德需要并努力去追求道德完善。学校的道德教育要侧重于挖掘和激发学生内在的善良动机,充分发挥受教育者道德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培养受教育者内心的道德调节功能以形成完备的道德,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要鼓励受教育者学会道德自我教育,这是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方法之一。“反省内求”的方式是孟子所讲的道德自我教育方法,即自我省察。它能够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自省能力,并进而形成自我道德约束力,使受教育者能够自觉进行道德学习,参与道德实践,从而努力形成完备的道德。受教育者在回顾、总结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过程中,通过慎独慎思,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自我监督与自我评价,加之自我改造从而使道德主体回到善的原初本性。只要能找到正确的自我教育的方法,坚持不懈,才能提高自我的道德教育意识,培育道德的自我。

最后,积极为善。孟子认为将人生来即有的四个“善端”扩而充之便会产生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品质。这个道德修养理念说明,内心的道德意识只有与现实生活契合,才能在现实中彰显自己的力量,并将个体的道德品质引向完善,这就是“为善”的过程。“为善”是“向善”这一人之天性的目的和归宿,具有真正的社会意义。“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上》)在孟子看来,向善却不为善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为善,就是存养自身仁义之心,颐养浩然之气,是内心的善念在实践交往活动中的具体体现。积极为善才能保持人向善的本性,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德育工作者应当鼓励受教者积极进行道德实践。

(二)以身作则,强化榜样的道德熏陶作用

榜样示范是大学生道德人格形成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道德人格不是通过教育者的道德教育灌输直接形成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榜样的观察和体悟日渐习得的。要充分发挥榜样对大学生的熏陶作用,孟子性善论为受教育者确立了对“圣贤”人格的精神追求。圣贤人格作为一种榜样力量,具有对人进行道德引领并不断丰富完善自身的德育作用。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该充分利用道德榜样的作用来促进人们对理想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追求。而每个教育者都应该成为引导学生道德人格形成的榜样,因而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的前提是要先做好自己。对自身行为可能造成的道德影响有清晰的意识,把应然的道德规范内化于心,以极大的责任心来对待德育事业。教育者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给受教育者以良好的道德引导。并且通过对道德模范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提高学生完善自我的道德自信,激励学生对潜在善性的发掘,引导他们积极向善为善。

(三)外在熏染,注重德育环境的精心营造

孟子认为,人的道德养成不仅要注重反省内求,也要注重外在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德育环境可以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进而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并外化为道德行为。可见,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

首先,要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净化家庭环境,强化家庭教育。家长首先要克服日常生活中教育上存在的错误做法和不良言行,提高管理教育孩子的水平。并且要明确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和睦的家庭环境。

其次,要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学校不仅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更是开展道德教育的有效平台。道德教育不仅依赖于书本传授,也依赖于校园德育氛围的熏陶。要营造校园道德规范环境,学生于潜移默化中养成纪律精神,从而慢慢形成对规范的尊重和自觉遵守。学生只有将学校规范内化于心,养成遵守规范的习惯,将来才能遵守社会上普遍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才能严肃对待自己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够努力朝着自我全面发展的目标奋斗。

最后,要优化社会德育环境。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道德文化的熏陶,提高人们摆脱道德困惑以及明辨是非和价值选择的能力,坚定内心的崇高信念,从而使全社会养成良好的道德风气。在鼓励人们自觉向善为善的同时,还要积极致力于有效的道德反馈与激励機制的建立,保护公众的善心和善举,将人们的道德行为纳入道德体制机制中进行评判,使道德进步成为社会的主旋律。

孟子的“性善论”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其思想内容对人的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体现了对理想人格不懈追求的正向价值观。当代德育工作的完备实施任重而道远。对传统道德教育理念的反思具有借鉴意义,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开展当今的道德教育。虽然孟子的“性善论”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历史局限性,但是,孟子的大部分思想对于今天的道德教育来说仍然具有非常深刻的启示。德育工作者应当坚守批判地继承和创造性地发展的精神,结合时代背景,挖掘孟子性善论的现代意义,进而助推当代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赵法生.孟子性善论的多维解读[J].孔子研究,2007(6).

[3]庞广永.孟子“性善论”对现代德育的新启示[J].高教学刊,2016(18).

[4]王莉.古代“性善论”对当代中学德育教育的影响[J].丝绸之路,2013(22).

[5]方朝晖.从生长特性看孟子性善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6(4).

猜你喜欢

性善论德育价值孟子
磨刀不误砍柴工
大学生篮球选修课的德育价值研究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诠释
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民俗的德育价值
从孟子“性善论”看“好为人师”的当代意义
学生游戏的德育价值及游戏活动研究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漫画《孟子》(一)
漫画《孟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