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通与歧路

2018-10-24李梓萌

学理论·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颠覆实践

李梓萌

摘 要: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思想的比较分析,从海德格尔处获得一个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视野;同时也避免陷入学界曾出现过的对于两者思想理论的混淆,达到对两者思想的确切把握。

关键词:此在;现实的个人;实践;传统形而上学;颠覆;共在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9-0095-02

马克思与海德格尔作为几乎同时代的伟大哲学家,萨特曾试图将两者的哲学相结合以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海德格尔本人也多次引用马克思的著作,并以马克思的“实践”作为自己“此在”理论的基础;学界也曾掀起过一阵海德格尔式马克思哲学阐释的热潮。这些都表明两者的哲学存在一定的会通之处,尽管两者的思想背景和根本立场有质的不同,但他们理论构思上的相似性也非常明显。因此,对他们的哲学思想加以比较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对话

1.共同的批判:对传统形而上学的颠覆

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思想会通的可能性首先体现在两者哲学建立的基础上,即两者都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和颠覆。在海德格尔看来,尼采和马克思即是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者。“纵观整个哲学史,柏拉图的思想以有所变化的形态始终起着决定性作用。形而上学就是柏拉图主义。尼采把他自己的哲学标示为颠倒了的柏拉图主义。随着这一已经由卡尔·马克思完成了的对形而上学的颠倒,哲学达到了最极端的可能性”[1]。马克思对形而上学或者说柏拉图主义的颠倒具体体现在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颠倒。马克思作为曾经的青年黑格尔学派中的一员,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就已经意识到了黑格尔哲学的弊端。尽管黑格尔看见了现实性的存在,但他没能把握住现实性的本质将其发展下去,而是將现实性神秘化,推向被黑格尔奉为最高的绝对精神,也就是最终诉求于宗教。到了《德法年鉴》时期,受到费尔巴哈的影响,马克思接过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的大旗,彻底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决裂,走向唯物主义。“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真正的出发点乃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不是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2],这就是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的颠覆。

而海德格尔对柏拉图主义的批判则从他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诠释就已经开始。他在《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本概念》中,在对本体的多种含义之一——作为此在之特质进行分析时说“ουσια(本体)意指Da(此在)”,“是παρουσια(在场)即‘当前的存在之缩减”[3]。到了《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开门见山地指出“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生存(Existenz)”,“这种存在者的‘本质在于它去存在(Zu-sein)”,“它‘是什么(essentia)也必须从它怎样去是、从它的存在(existentia)来理解”[4]49。这里的essentia(本质:是什么)和existentia(实存:在场,活动者)也即形而上学中对Being的区分。柏拉图主义始终坚持本质在存在中的至高地位;而海德格尔秉承了一种托马斯主义中心观,强调此在的existentia对于essentia的优先地位[4]51,认为人没有任何确定的本质,只是在自己先于本质的存在之中通过自由的活动塑造了自身的是什么。这就是海德格尔对于传统形而上学观的转变。

鉴于两者对柏拉图主义、对传统形而上学的颠覆,使得西方哲学的关注点由抽象的超验的本体转回现实生活着的人的存在上来,我们可以看到两者哲学思想上的可沟通性。

2.“此在”与“现实的个人”

马克思在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现实的个人”的范畴做了详尽的表述:“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他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5]。这首先是对人的存在的个体性、唯一性的肯定;但他同时表示“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个体是社会存在物。”强调了个体的共在性、历史性。个体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是意识在个人自身内部的自我活动,而是在外的对象性活动;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历史的不断生成变化之中。马克思用实践将人与自然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从事着生产和交往的个人,以自身“在自然界中的生活”作用于对象的创造活动生存于世,创造了人类的历史。

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此在”范畴意指“作为存在者的人”和“人的现实生存”[6]。其对“此在”的规定具有明显的个体论色彩:此在“总是我的存在”,具有“向来我属(Jemeinigkeit)”的性质[4]50。海德格尔也有关于“共在”的意识。“此在本质上是共在”,“此在的世界是共同的世界。‘在之中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4]138。我们可以看出,海德格尔也同样认为,人不是单独地存在于世的,人总是与他人共同生活在一个共同体之中。海德格尔认为我们对“他人”的描述需要以自己的此在为参照物。这里的“他人”不是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所认为的除我之外的他者,而是与我们在质上毫无区别,我们也在其中的那些人。因此海德格尔也就在这个意义上否定了将我的此在与“他人”、与周围世界相隔绝的可能性。此在之在要通过“操心”来生存,而操心又分为“与世内上手的东西打交道的操劳”和在共在之中与上手用具打交道的“操持”。①由此可见,海德格尔自觉地将自我、他人和物放到一个共同体中去理解,并且其相互依赖,在实体层面不可分离。

马克思与海德格尔都对人的存在本身投以关切的目光,并且在理论运思上于解释学处相会,给西方哲学带来了视角上的极大转变。

二、交点之后:两者思想质的差异

1.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之别

首先,马克思坚持从现实实际本身出发,运用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通过对人类生产方式和社会存在的分析逐步展现出人的本质和内涵。他意识到要真正揭示人的存在就要从现实的人的现实生活出发,就必须面向人的历史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而不是仅仅停留于对象本身。而海德格尔是从自己对于感性认识现象的把握出发,在对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的分析中领会到实践的重要意义。但他并不是自觉地从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去挖掘,因而也只能同西方的其他存在主义者一样,停留在对人的生活世界与观念世界的关系的把握上。

其次,马克思在批判传统形而上学二元对立的基础上,既看到主体与客体的结合统一,又看到了两者之别。在其中正是人的实践活动使二者得以相交互:人通过自由的活动将自己的意识应用于改造世界的活动,同时也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并实现了自我的意识。马克思实现了在实践基础上的主客体的辩证统一。而海德格尔对于柏拉图式的主客二元对立的颠覆更为极端乃至于片面化:他将自我、他人和物放在一个绝对的主客统一的共同体中而忽视了主客之别。未能从实践活动本身出发去发现人的本质,使其失去了将主客体联系起来的基础,这也就决定了海德格尔最终未能与马克思的理论发展到同样的高度。

2.关于“人”的理论之别

海德格尔激烈批判传统形而上学对于“存在的遗忘”,因此他要对人进行生存论的说明,也即是要对存在做出基础本体论的说明,以追问人的存在的意义,达到澄明之境。而由于海德格尔未能看到主客之间的区别,过度强调二者的统一,将“物”“空间”“联系”等等一切都看作“与人的存在相關的显现物”,这样所有与人的生存相关的环境及事物就似乎都不过只是人的“用具”。并且,“自我”与“他人”的现实区别也被抹平,这种抹平了现实生活差别的“具体的人”又变成了抽象的人。因此,海德格尔对于“此在”的分析不能实现真正的人类的解放。

而马克思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的科学批判,始终坚持以人的生存活动为视角去理解人的存在,理解人类历史。不仅承认了人是寓于世界中的现实的人,更肯定了人是历史中的人,是随着社会生产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人。坚持所有理论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实践问题的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挖掘不仅仅只是为了获得哲学的沉思、文化的批判,而是要以人的本真的存在样态为先在条件,对人存在的异化状态进行批判,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从而获得人的解放和本性的自由的回归。

3.辩证法与现象学方法之别

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论与现象学“这两个名称从对象与处理方式两个方面描述哲学本身”,而“不是两门不同的哲学学科”[5]45。哲学就是以现象学方法处理的存在论。他本人受到胡塞尔现象学的极大影响。但是海德格尔真正所运用的现象学又与胡塞尔本人的理论有很大差异,最根本地体现在海德格尔对于胡塞尔“先验自我”理论的否定。海德格尔反复强调“此在是在世之中的存在”,人是首先寓于世界之中的此在,由此开辟了生存现象学的道路,将现象学的最终现象归结于存在着的存在而非先验自我。

而马克思的实践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暗含着后来胡塞尔的“意向性”思想,通过对“对象性”理论的批判继承揭示人与自然世界的原初关系。但是,他并未停留于这种现象学的层面,而是积极地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应用于他的历史唯物主义上。他接过在黑格尔手中被神秘化了的辩证法加以改造,向现实化、世俗化的方向推进,将其运用到社会现实领域,对人的异化状态加以批判。

参考文献:

[1][德]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M].陈小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70.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5,544.

[3][德]海德格尔.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本概念[M].黄瑞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37.

[4][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6]黄建平.海德格尔“此在”的范畴意指及其理论向度[J].世纪桥,2009(7).

猜你喜欢

颠覆实践
从九届夏季奥运,看媒体报道模式第三次被“颠覆”
强大的女性&羸弱的男性:《奥德利夫人的秘密》中的性别颠覆研究
奇观电影对影像本体论的颠覆与重构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电视辩论数次“颠覆”美国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