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神经症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2018-10-24刘丽珠郭俐宏秦维维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神经症资料心理

刘丽珠,郭俐宏,秦维维,袁 莉

(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

神经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主要与患者心理应激密切相关,而失眠作为神经症的常见表现,不仅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严重影响对神经症的治疗效果。神经症失眠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患者睡眠时间不能满足正常社会功能的一种体验,一般情况下失眠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症状,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显著降低生活质量[1]。患者如果没有较好的睡眠质量,会很容易出现神经症状,心理异常焦虑抑郁;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是目前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2]。本次实验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神经症失眠患者40例进行讨论,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

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确诊为神经症失眠患者40例。把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0~50岁,平均(39.3±10.9)岁;观察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19~51岁,平均(40.1±10.8)岁。所选择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本次实验已经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经过所有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入院护理,即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用药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具体如下。

1.2.1 首先找到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用 PSQI检查患者失眠情况;找到刺激患者的主要原因,进行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认知上的干预,例如对睡眠有认知偏差的患者,可以纠正患者不良的思维方式,让患者对睡眠有正确的认知,告知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让患者充分了解好的睡眠质量对于病情恢复的重要性。

1.2.2 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让患者的情绪稳定下来,放松心情,保持心情愉快,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其次可以帮助患者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暗示,开导患者,指导患者上床睡觉的时候要有良好的心态,心里对美好事物充满期待,心里告诉自己要有良好的睡眠质量,慢慢调整生物钟,促进机体各项功能的稳定。

1.2.3 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缓解身体的不适感觉,及时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感觉的原因所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消除其不良情绪症状,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睡眠质量。其次,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个相对比较舒适的病室环境,定期开窗通风,注意保持温度和湿度适宜,定期更换床单被套,在患者睡觉前尽量不要让家属探望,告知患者可以用热水泡脚,或者是睡前听轻音乐、按摩等,放松心情,促进睡眠质量的提高。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情况。

1.4 判断标准

睡眠质量采用PSQI评分,主要包括:睡眠时间、效率、障碍、催眠药物、日常障碍,总分21分,最低分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睡眠质量越差[3]。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PSQI评分比较

护理前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为(9.09±1.25),对照组患者PSQI评分为(9.08±1.18),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为(3.89±0.12),对照组患者评分为(5.15±0.31),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20 9.08±1.18 5.15±0.31观察组 20 9.09±1.25 3.89±0.12 t-0.03 16.95 p->0.05 <0.05

3 讨 论

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大,神经症失眠的患者越来越多,很多患者失眠后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症状,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神经症是一种大脑异常障碍性疾病,不会对患者造成器质性损伤,但是会出现躯体不适感,睡眠质量下降等症状,一般病程持续时间长,容易反复发作,主要与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或者个体特征有关[4]。因此,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睡眠质量是极为重要的。有学者认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改善睡眠质量障碍症状;以往临床上主要是采取药物治疗,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很容易导致患者过度担心睡眠,心理焦虑抑郁,影响治疗的效果[5]。本次实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主要采取心理护理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表明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神经症患者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神经症失眠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今后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猜你喜欢

神经症资料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心理感受
用卡伦·霍妮的成熟理论分析希斯克利夫的神经症人格
蒙药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观察
临床医学心血管内科的神经症的治疗研究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