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8例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

2018-10-24胡红英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体温发作病情

胡红英

(浙江省永康市妇幼保健院,浙江 永康 321300)

小儿高热惊厥为儿科常见疾病,多发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中,临床表现为全身骨骼肌的不自主的强直与阵挛性抽搐,多伴有意识障碍,严重者甚有呼吸暂停等症状[1]。且有反复发作性,发作前伴有高热,易损伤患儿大脑,严重者可导致癫痫与智力低下等后遗症,甚至危机生命[2]。及时规范的救治与护理能有效抑制病情进程。本文回顾性分析98例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的临床资料,探讨危险因素以及规范急救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儿内科科接诊的急性小儿高热惊厥98例,98例患儿中,男孩儿50例,女孩儿48例,年龄在3个月~6岁,平均年龄为3.5岁,6个月以下21例,6个月~3岁42例,三岁以上35例。腋下体温为380C~40.50C之间,98例患儿均无生理与智力发育异常,均排除其他脑内功能障碍或遗传性疾病。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高热惊厥(Febrile conbulsion,FS)的临床诊断标准[3]。

1.2 病因

此次样本中,上呼吸道感染者59例、肺炎18例、急性肠胃炎9例,其他原因12例。

2 急救与护理

2.1 院前护理

家长为第一时间发现病情者,当家长发现患儿有高热惊厥症状时,首先应保持镇定,及时切不可用力摇晃患儿,在患儿头下垫上坐垫或毯子,松开患儿衣物,使其行平卧体位,并将其头部偏于一侧,以防口腔分泌物回流入气管引起窒息,若条件允许,必要时可用吸痰器或者注射器将回流口腔分泌物吸出,以保证患儿呼吸道顺畅。尽量避免外在因素干扰、刺激,如患儿周围尖锐物体、较强光、声音等。抽搐时切不可往孩子口中塞压舌板、汤勺、手指等物品,不要给孩子喂水、喂药。若抽搐发作完毕,在确认患儿意识有所恢复或病情好转才可离开,若持续发作时间达10分钟以上,应立即送医,采取急救措施。

2.2 院内护理

保证给氧:紧急给患儿吸氧,以改善患儿脑部与全身机体组织供养,保证患儿脑细胞充足的供氧量。缓解患儿因持续高热造成的血氧浓度低引发脑水肿。吸氧应以中低流量为宜。以此同时尽快对静脉通道进行开通,为随时快速补充循环容量做好准备。②降温:高热的持续可加重痉挛,增加大脑耗氧量,引发脑水肿。故应将体温控制在38oC以下。降温应先给予物理降温,用冰袋敷体表各大血管处。药物常用美林、安痛定等。③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神志、呼吸、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若有异常发生,及时告知医师,严格执行医嘱行急救措施。④基础护理:维持病区环境的舒适、安静、整洁、光线柔和。把病房内室温把控在200C左右,喷洒无刺激性药物进行病房消毒,定期开窗换气,以保证病房空气清新。合理调整饮食,以流食为主,禁辛辣、低蛋白、高脂肪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叮嘱患儿家属对患儿衣物勤换洗,勤为患儿轻柔的擦拭身体,多帮助患儿饮水,以防患儿大量出汗而导致的缺水性虚脱。⑤对家长的指导:热性惊厥具有易复发性,指导家长应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尽量避免疾病流行期间在人多的场所活动。指导家长掌握观察与降低体温的方法。及时发现患儿体温升高的早期表现身体特征,如患儿出现的精神萎靡、寒战、身体发凉、呼吸加快等身体表现。家中常备安定片,当有发烧症状时予以遵从医嘱及时服用,保持患儿体温在380C以下。并会应用温水、酒精擦拭等物理降温方法。并告知家长小发作与单纯部分发作,一般不需要采取急救措施,平时无需预防用药。

3 结 果

98例患儿全部退热,平均退热时间(32±18)min,均急救成功,住院期间未见并发症。出院后一个月回访,全组患儿未发现癫痫等不良预后情况。不同年龄段患儿高热惊厥发病原因如表1所示。

表1 各年龄段发生惊厥的病因统计(n例)

4 讨 论

高热惊厥具有发病急、易复发的特点。长时间的高热惊厥不仅影响患儿日后的神经系统功能,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医护人员应娴熟的掌握此疾病的抢救护理方法,并能有效及时的做好急救护理,以此来减少患儿的大脑损伤率,降低癫痫与智力低下等后遗症并发率。另一方面,对家长进行健康宣教,指导家长掌握观察与降低体温的方法。及时行医,积极配合就诊,使病情可以及时的得到控制。综上所述,给予高热惊厥患儿全面规范的急救措施,可有效的降低患儿预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有效保证了患儿的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体温发作病情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