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

2018-10-24袁佩华徐建文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血源性传染病手术室

袁佩华,徐建文*

(上海市市东医院,上海 200438)

近年来,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流行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1]。尽管近年来,医院意识到职业防护与暴露管理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防护意识,开展各种形式的讲座与培训,制定相关规范和防范措施,仍然难以抵挡职业暴露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者的影响。现将我院近10年来手术室在预防和控制手术室护理人员血源性传染疾病感染方面的经验作一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依托我院职业暴露登记资料,回顾性调查我院2006~2016年各类手术的情况及护理工作者血源性传染疾病暴露情况。共32例,其中男性1例,其余均为女性。年龄18~29岁。包括:护理人员类型、损伤部位、发生时间点、暴露方式及类型等统计。

1.2 暴露后伤口处理

所有伴有伤口的患者发生职业暴露后,均由近心端向远心端反复挤压伤口内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及流动水反复冲洗5~10min,然后予以0.5%碘伏及70%酒精依次进行伤口消毒后包扎伤口;对于粘膜暴露者,采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暴露部位5~10min。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从表1中,丙肝和艾滋病在2006-2008年2年期间暴露情况为0。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在过去10年中,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人数呈逐渐增加趋势,尤其是乙肝和梅毒两种血源性传染疾病感染,近2年血源性职业暴露人数占近10年的34.3%。2.2 从表2中,整体上看,男性比例较少,仅有1位,这可能与该职业特点有关。从表中,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中主要集中在实习护士(62.5%)和试用期护士(21.8%),本院护理人员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最少,有5例(15.6%)。

表1 10年来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统计情况(人次,%)

表2 10年来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不同类别分布表

2.3 表3表示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时间点。根据表3统计所示,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主要与急诊手术术后检测血源性疾病阳性病原体有关,有24例,占75%。

3 讨 论

3.1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提高护理人员防范意识

一般而言,不同职别、不同年龄组、不同工龄手术室护理人员对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认知具有显著性差异。本组研究中,手术室护理人员出现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主要集中在实习护士和试用期护士,而这些护士有着同一显著相似点,即工作年限较短,临床经验不足,对自身防护意识淡薄,职业防护认知明显不足,缺乏对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对于该类护士,我科在其岗前培训中即进行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平时带教中,注意以身示范,树立正确处事态度和操作流程,加强防范意识,建立防护教育体系是极其必要和重要的。

表3 发生时间点分布图

3.2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规范操作行为是降低手术室护理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发生率、确保职业安全的重要环节。如护士应严格遵循预防针刺伤的相关规定和建议,安全处理使用过的针头以及其他锐器。本组32名职业暴露护理人员的暴露部位以手为主,暴露方式则以术中和处理锐器为主,其原因主要是操作不当所致。

3.3 正确掌握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防控知识:

护理人员对准备手术的患者,应进行了解其相关血清学检查结果,如出现急诊手术,在未了解患者相关血清学结果之前,应视所有患者血液、体液以及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品为具有传染性的,一旦完成手术,应追踪其相关检查结果[2]。一旦完成操作,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如伴有阳性检查结果,必须进行手消毒;护理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可能结果患者血液或体液等操作时,必须带双层手套;在可能出现患者血液或体液飞溅到护理人员面部时,应在操作前佩戴口罩、防护眼镜等,必要时还应穿戴隔离衣等。本组32名职业暴露护理人员中,术前检测血源性疾病阳性时,出现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仅例,而急诊手术术后检测血源性疾病阳性时,出现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高达例,表明护理人员对于急诊手术的患者未采取足够的重视。

3.4 建立健全的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处理的组织管理

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处理主要包括伤害后的紧急处理、伤害后上报以及暴露后的随访。对于伤害后的紧急处理,应在所有护理工作者岗前培训时规范化处理流程,一旦初选职业暴露后,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并消毒,操作流程熟练。职业伤害的漏报是全球范围的医护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部分护理人员因工作繁忙、上报流程繁琐等因素最终没有上报,尤其是患者血清检测报告为阴性时更为显著。诸多迹象表明护理人员对职业暴露的危害重视不够,同时也折射出医院本身对职业暴露管理的不严谨。因此,必要的提升护理人员对职业伤害的认识、培训中加强上报的宣教、适当减少上报流程、完善相关上报制度是减少职业暴露漏报率的有效措施。暴露后的随访是检验职业伤害是紧急处理是否得当的标准[3],因此,对于发生职业暴露后,需定期到预防保健科检测和随访,而职业暴露管理部门则需认真对待每一位暴露人员,认真履行告知其随访周期和注意事项,必要时可电话提醒,并为其做好保密工作,尤其是梅毒、艾滋病等暴露者,应及时进行心理干预,降低护理人员因职业伤害所致的心理问题[1]。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职业暴露的风险高,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明显减低血源性传染疾病感染的发生率;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及时恰当的处置可降低甚至消除血源性传染疾病感染的发生。

猜你喜欢

血源性传染病手术室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西部地区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调查分析
IUD取出术致血源性职业暴露1例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