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健康教育在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术后康复阶段的应用分析

2018-10-24古丽努尔阿不都热扎克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质依从性

田 怡,古丽努尔·阿不都热扎克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四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也使得老年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老年骨质疏松症骨折情况常常是轻微的暴力引起骨折,在骨折治疗中,受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常常需要长时间的愈合时间,这样就给患者生理及心理带来巨大影响[1]。因此,在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过程,必须加强患者的护理,尤其是在术后更需要重视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自觉配合康复护理,以促进骨折的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就探讨股骨疏松骨折术后康复阶段应用综合性健康教育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74例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老年学会制定的《中国人骨质疏松诊断标准》[2]。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严重脏器损伤及精神疾病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中男9例,女28例;年龄52~81岁,平均年龄(64.1±3.2)岁。对照组中男10例,女27例;年龄54~82岁,平均年龄(63.8±3.1)岁。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采取手术方法治疗骨折,在术后康复阶段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综合性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1.2.1 知识普及教育

术后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可利用展板及疾病手册为患者讲解骨质疏松症引发骨折的原因、患者临床症状等知识,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及患者治疗依从性。

1.2.2 饮食教育

根据患者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基本情况,指导患者在平常的护理中,尽可能增加血糖及血脂等食物的摄入,同时保证饮食清淡。平常多给患者补充维生素、蛋白质及钙元素含量丰富的食物,促进患者骨折端的愈合。

1.2.3 行为教育

提示患者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康复锻炼在术后2d左右就可开展。早期肢体锻炼主要是进行肌肉舒张及肌肉收缩训练;之后可以进行坐起训练及下床行走训练,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2.4 心理健康教育

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术后需要长时间的卧床静养,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常常会因为肢体受限、长期康复效果不佳产生焦虑、抑郁、急躁等情绪,这些情绪的产生对患者的康复不利。因此在实际护理中,应加强护患间的沟通及交流,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以让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2.5 中医护理干预

根据骨折各期愈合特点给予患者肌肉按摩,早期动作需轻柔,防止骨折断端移位,恢复期可以加大按摩的力度,促进肌肉早日康复。根据患者骨折情况,给予患者中医饮食调理,早期以骨折筋伤、气滞血瘀为主,饮食以蔬菜、水果、蛋类为主;术后1周以瘀血未尽为主,饮食由清淡转为高营养,满足骨痂生长;术后5周以肝肾不足、气血两虚为主,饮食以多热、营养丰富食物为主,促进骨痂生长。

1.3 观察指标

两组均随访1年,护理前后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Barthel指数(BI)评分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同时比较两组患者1年内二次骨折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者FMA、BI指数评分均均提高,但观察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FMA BI指数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7 31.16±4.51 62.28±7.26 41.16±5.06 77.29±6.69对照组 37 31.08±4.49 48.82±6.69 41.05±4.89 61.16±6.03 t-0.076 8.293 0.095 10.894 P-0.939 0.000 0.925 0.000

2.2 二次骨折率比较

随访1年中,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二次骨折,二次骨折率为5.41%。对照组9例患者出现二次骨折,二次骨折率为24.32%。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中老年因为机体退化、体力活动减少等因素会导致机体的骨密度下降,进而出现骨质疏松情况[3]。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生活中极易因碰撞引起骨折,这势必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同时在手术治疗骨折后,患者也常常因为术后长期骨折不愈合及二次骨折出现悲观、焦虑的负面情绪,这样进一步降低患者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做好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工作非常重要。

综合性健康教育是术后促进疾病康复及提高患者依从性的有效手段,将健康教育应用到骨质疏松骨折术后康复护理中,主要是为患者讲解骨折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行为干预及指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护理依从性,加快患者病情好转,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随访期间患者的二次骨折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将综合健康教育应用到骨质疏松骨折的康复护理中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在骨质疏松骨折术后康复护理中实施综合性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患者二次骨折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骨质疏松症骨质依从性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知多少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从治未病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