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转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8-10-23郭振雪吴彩霞

学理论·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维度人才培养模式

郭振雪 吴彩霞

摘 要: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理念、办学层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等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而制定和形成的一整套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重实践(Practice)、重技能(Skill)、重创新(Innovation)”的“PSI”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符合当下国内转型高校的校情和实际。其中,实践是基础,技能是根本,创新是灵魂。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PSI”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人才“供给端”——高校发力,即从转型高校①的师资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质量评价体系五个“硬指标”入手,同时将“工匠精神”融入校风和学风建设的全过程,构筑有利于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校园“生态环境”。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硬”维度;校风和学风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3-0202-04

2015年11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召开的财经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1]。之前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也曾出现过“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措辞。自此之后,“供给侧改革”在国内各路新闻媒体中频频出现,并成为经济学词汇的“新宠”。2014年4月26日,178所中国地方性高校共同发布了《驻马店共识》,提出要成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和“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此后,中央政府和其他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政策措施。②现代大学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使命,其中人才培养是根本性的[2]。当下,在我国高等教育格局继续深入调整、分化和重组的背景下,国内转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及其模式建构究竟应该何去何从。这是摆在绝大部分转型高校面前一道颇为棘手的议题。因此,破解转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建构这一难题,并找出切合校情和实际的答案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试从供给侧改革的视域探寻国内转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理念和思路。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辨析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一个老生常谈又历久弥新的议题,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界定及实践探索至今“见仁见智”,尚未达成共识。本文试在梳理当前国内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管见。

百度词条认为:模式是主体行为的一般方式,包括科学实验模式、经济发展模式、企业盈利模式等,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中介环节,具有一般性、简单性、重复性、结构性、稳定性、可操作性的特征。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实现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衔接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要素与结构才有可操作性。从模式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模式的“标准样式”只是一个动态和相对概念,没有固定、统一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模式的构建和运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可见,人才培养并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理论和实践的“见仁见智”也在情理之中。国内有学者认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认知框架,用以帮助我们理解改革、找到改革的方向和路径[3]。也有学者认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作为人培养主体的高校培养人才的一种范式,即高校如何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4]广义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等等[5]。限于篇幅,筆者对其他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界定不再赘述。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什么样的概念界定都离不开人才培养的两个核心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换句话说,任何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需要解决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从人才培养模式所需的内外环境看,人才培养模式是内部培养过程和外部培养生态的统一。鉴于此,本文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等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而制定的一整套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

德国诗人歌德有言,“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命之树常青”。在现实层面,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和建构远比其概念界定复杂和难以操作。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偏好的日益多样化和多元化,“通才”和“专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之争的焦点。“通才”与“专才”之争有其合理性,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期社会对人才需求多样化和多元化的一种客观反映,但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通才”与“专才”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非此即彼,泾渭分明。严格地说,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通才”或“专才”,“通才”和“专才”都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的深刻调整和高校实力的重新“洗牌”,不同高校对自身的办学层次、理念、目标和定位也越来越清晰。与此相适应,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类型也相继出现。诸如KAP,即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和人格(Personality)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基科模式”、“厚基础、宽口径”培养模式、“综合文科”培养模式[6]。多中心、多部门的参与使“跨学科培养、交叉学科培养、多导师联合培养、产学研结合培养、国际合作培养等成为可能”[5]。近年来,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名校相继引入并实施通识教育模式。对转型高校来说,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序幕才刚刚开启。

按照高等学校办学层次的划分,国内高校大致可以分为研究型高校、教学研究型和高职高专院校三大类型,而1999年扩招后升格设置的地方性本科高校则介于教学研究型和高职高专院校之间,但其办学定位一直比较模糊。2014年《驻马店共识》的出台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吹响了“集结号”。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指南。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意见》提出,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率先应用“卓越计划”的改革成果,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7]。《意见》中“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是一个大而化之的概念。对转型发展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来说,“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受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研实力、人才规模、产业布局、行业发展、政府角色、政策导向等客观因素与条件的制约,并非单纯依靠地方高校自身就可以操作和完成。因此,转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立足自身,从当地实际出发进行探索和实践,不可能千篇一律。尽管如此,根据《意见》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主要任务等相关要求,我们还是能够总结提炼出转型高校“普适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即“重实践(Practice)、重技能(Skill)、重创新(Innovation)”的“PSI”模式(以下部分行文之处简称“PSI”模式)。其中,实践是基础,技能是根本,创新是灵魂。正如原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教授所言,走应用型道路的地方本科院校,不仅要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人才源,成为培养和储备经济转型升级中千千万万技术大军的摇篮;同时也要成为技术应用源和技术创新源,成为行业或者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员,成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发展的重要环节[8]。

二、供给侧改革视域下转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审视

经济学视野中的“供给侧”相对于“需求侧”而存在。以供给侧改革视域审视转型高校“普适性”的“PSI”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硬”“软”两个维度:“硬”维度主要指师资配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质量评价体系五个指标;“软”维度主要指校风和学风。

(一)“硬”维度审视

1.师资配置。近代教育家梅贻琦曰: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可见,教师是大学的灵魂,而师资的重置或者说师资结构的调整是转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面临的中心议题之一。目前,我国大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是在1999年扩招后升格设置的。为适应和满足学校的办学层次、师生比例、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硬性指标和要求,升格后的本科高校大规模“招兵买马”,扩充师资,教师数量剧增。教师数量的激增可以满足地方本科高校的硬性要求,但却无法满足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同步提升的要求。受政策导向、办学层次、学校定位、经费来源、进修机会等因素的影响,地方本科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升缓慢,职业发展举步维艰,陷入困境或停滞的不在少数,更遑论适应转型高校“PSI”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的要求。

2.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议题,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世纪之交的高校扩招和随后高等教育的“大跃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分水岭”。自此之后的一段时期内,“同色”取代“特色”“共性”消弭“个性”“一般”取代“特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一道“伤感和无奈”的风景。“同色”“共性”与“一般”的背后是课程体系(结构)的相似和雷同,以课程体系(结构)复制学科结构、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从而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与目标的落差太大抑或不相匹配,與转型高校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相去甚远,甚至“南辕北辙”。

3.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但教学内容的取舍历来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突出社会需求和个体职业发展需要的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的特点是课程体系的根本任务。但如上所述,课程体系(结构)设计不合理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顽疾”,这一“顽疾”导致的恶果就是以课程设计的内容复制或完全取代教学内容。因此,如何在课程体系的框架下选取合理的教学内容以突出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特色,从而实现转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不仅需要转型高校的一线教师深入思考和推敲,也需要转型高校的行政及相关管理部门深入调研并做出相应的顶层设计。

4.教学模式。明确的培养目标与合适的教学内容一旦确立,就需要某一特定的教学模式将目标和内容“串联”起来。当下,“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是国内高校课堂的主流,地方本科高校尤甚。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忽略或漠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普遍较差。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是转型高校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其适应社会需求和职业发展要求的必备素质,而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中才能获得。因此,转型高校的教学模式更需要凸显实践教学和应用教学的重要性及其与现实需求的匹配程度。但哪一种教学模式更有效、更合理,这还需要转型高校在实践中摸索。

5.质量评价体系。质量评价体系是对实际工作效果的检验和评判,也是对工作参与者能力的检验和评判。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影响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同时,还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大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底子薄、起点低、发展速度慢,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基本上沿用了升格前传统的质量评价体系,尽管后来有所修改,但没有质的变化。教学和科研是评价教师的侧重点,知识掌握程度是评价学生的侧重点。面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诸多变量的改革,转型高校的质量评价体系也需要同步改革和修订。

(二)“软”维度审视

1.校风和学风。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校风和学风是转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校园“生态环境”。校风是一所高校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也是一所高校精神和灵魂的生动体现和具体表达。学风则受地域环境、管理尺度、生源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能屈能伸”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受地域环境、生源质量、办学条件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校风和学风大都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者尤其如此。但并非所有的转型高校都能为“重实践、重技能、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比如,部分转型高校建校历史短,缺乏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一些地方商业风气浓厚,拜金主义盛行,文风薄弱;一些地方远离经济圈和都市圈,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导致思维僵化,观念落后等等。上述不利条件和因素都会对校风和学风的构建产生消极影响。尽管校风和学风不会对转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产生决定性或关键性影响,但校风和学风所构筑的校园“生态环境”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

三、供给侧改革视域下转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路

从供给侧改革视域审视转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有“硬”、“软”两个维度。因此,构建“普适性”的“PSI”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可以“按图索骥”“软硬兼施”。

师资结构调整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根据转型高校“PSI”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和要求,调整教师结构,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积极引进行业公认专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专兼职教师。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通过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改革,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要积极引导教师关注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大力支持教师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开展技术研发[9]。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课程体系是一个比较宏观的概念,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类型、不同课程的比例安排、优先次序等,其中不同课程的比例安排基本决定着整个课程功能的实现程度。“PSI”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根据行业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彻底改变传统学术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实践能力、技术技能为核心的课程群或课程模块,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推动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技术技能教学的紧密结合。

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课程体系确立之后,教学内容的设置就成为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合理的教学内容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加速器”和“助推器”。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和途径相比,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心。因此,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和职业能力的要求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与手段。以提高技术技能为目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虚拟、仿真以及网络共享条件下的实训资源建设,改善技术技能教学条件,提高实习实训效果,构建技术技能培训常态化的体制和机制保障。

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表达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教学模式是教学内容生动化、具体化和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必然不同于研究型高校和教学研究型高校的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特色。《意见》提出,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逐步扩大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的权利[7]。按照《意见》要求,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课总课时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因此,笔者认为,无论上述哪一种教学模式,都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为首要目标。

质量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检测仪”。对教师而言,制定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和年度考核、职称聘任等教师评价制度,其制定的指标体系要充分体现教师从事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部内容,反映教师在教学、科研、辅导、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情况[10]。对学生而言,构建合理有效的毕业前质量反馈和毕业后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同时,建立毕业生培养质量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评估评价机制,切实根据反馈信息和评估评价情况不断提升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校风和学风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校园“生态环境”。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11]不到两年时间,“工匠精神”在国内新闻“热词榜”名列前茅。作为高级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是必备的精神和素质。笔者认为,转型高校应该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和媒介弘扬“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渗透到实习实训和技术技能培训的各个环节,并融入转型高校的校风和学风建设中,构筑有利于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校园“生态环境”,使转型高校的大学生在“工匠精神”的校园氛围中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发展自己,成为“工匠精神”的坚定践行者。

四、结语

当下,推动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已经成为国内高教界的共识和各级政府的政策导向,围绕转型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讨论也呈方兴未艾之势。本文所提出的“重实践、重技能、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转型高校而言只是一种“普适性”的模式。每所转型高校所属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行业发展、科技水平、人才基础等指标均不尽相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还需要从当地实际出发,突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地域特色、产业特色和行业特色。这也是防止出现“转型趋同综合征”的最佳途径。唯如此,转型高校方能“站得稳,立得牢,走得快”。另外,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中还有一些值得社会各界深思的问题[2]。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那么这一轮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齐步转”就很有可能成为一场没有结局的“闹剧”和“残局”。

转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是一个系统性、整體性和全局性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除了本文所讨论的相关议题外,转型高校的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职能部门的配套改革和政府、中介组织、社会舆论等其他行为体的角色定位都需要后续的跟踪研究,为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提供理论支撑。因此,供给侧改革视域下转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还需要有更多的学界同仁携手努力,就上述议题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EB/OL].[2017-10-02].http: //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6-01/14/c_1117776578. htm.

[2]丁俊苗.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五个基本问题及顾虑[J].巢湖学院学报,2015(1).

[3]翟海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理念、框架和方法[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4]杨鹏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5).

[5]方丽.协同创新视域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与选择[J].江苏高教,2014(2).

[6]罗本琦.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个基本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12).

[7]教育部文件教发[2015]7号.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2017-09-27].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

[8]黄达人.大学的转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9]崔国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应该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2016(2).

[10]秦瑋.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人才培养模式浅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4).

[11]“双创时代”呼唤工匠精神.[EB/OL].[2017-09-27].http://news. xinhuanet.com/fortune/2016-03/06/c_1118247286.htm.

Abstract: talent training mode is a set of talents training system and mechanism established and formed according to its own school running conditions, school running concept, running level, orient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idea and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 The PSI training mode of "Practice", "heavy skill" (Skill) and re innovation (Innovation)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ality of domestic transformation universities. Among them, practice is the foundation, skills are fundamental, and innovation is the soul. In the view of supply side reforms the "PSI" training mode from "supply side" ——university talent force, that start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 structure,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od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while take the artisan spirit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school spirit and style of stud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and be conducive to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ical talents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ampus environment".

Key words: Supply side reform,talent training mode,"hard" dimension,school style and study style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维度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探讨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