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形势下强军兴军战略思想初探

2018-10-23刘昊

学理论·下 2018年3期

刘昊

摘 要:对于中华民族和中国军队来说,强军梦既是对近代以来历史的沉痛总结,更是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而如今,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面对国内外无法预料的灾害险情,面对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的威胁,我们需要一支能够适应多种环境、能够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能够彰显大国风范的现代化军队。习近平指出,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现代化强大军队和国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强军之路势在必行,中国梦必将实现。

关键词:强军梦;新时代强军思想;军队现代化;国防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E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3-0011-02

1985年,邓小平对当今世界形势做出高度概括:“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1]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国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总体保持着和平与稳定的发展态势,但局部的战争与动荡有一定程度的加剧。全球灾害险情突发,地震、海啸、核泄漏等自然或人为灾害造成的损失逐年升高。如此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需要有一支能够防止局部武装冲突扩大、压制暴乱冲突再起并帮助在战争中受害的以及在自然灾害中遇险的平民百姓的综合素质过硬的军队。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于强军建设的话语让全体官兵精神振奋,这也是人民军队对党和国家的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大对于深化军事体制改革、全面建设一流军队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将为中国人民军队的未来发展绘制宏伟蓝图。也就是说,党的十九大为中国的强军兴军之路开创了崭新局面。

一、“强军梦”的提出是大势所趋

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华夏民族从此进入了屈辱受难的近代历史。西方列强对中国人民政治上施行管制,经济上疯狂敛财,文化上渗透教育,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血的教训启迪我们,落后就会挨打,要强国必须先强军。

1921年7月,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927年8月1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中国人民熬过了黎明前的黑暗,迎来了象征新希望的曙光。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后,深刻意识到没有强大的人民军队,任何革命都是空话;没有强大的人民军队,任何政权都是空想!人民军队的建立,使得中华民族走上了富国强军的道路,“强军梦”由空想变为了现实,不断走向前进。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战略性地提出“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2]。从此,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围绕“强军”,不断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确立和实施一系列重大改革战略举措。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军事变革的新趋势席卷全球,军备竞赛日趋激烈。现代军事变革的特征是武器装备信息化、编制体制精干化、指挥控制自动化、作战空间多维化、体系对抗一体化,火力打击精确化[3]。现代军事变革的标志是逐渐由机械化战争转变为信息现代化战争。与世界军事新趋势的客观要求相比较,我国军队在整体上目前还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的阶段,军队和装备现代化程度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军队来说有一定的差距。我国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矛盾体现在军队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以信息为主导的战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客观地讲,这种不适应的实质就是落后。

伴随着当今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一些国家并不能保持和平发展态势,散播子虚乌有的言论,意图加大对中国的抵御、遏制甚至是无理的干涉和威胁,致使我国和平发展之路障碍重重。有个别一些国家,把我国视为主要遏制的对象,不断在亚太地区增加军事投入,构建有针对性的军事部署,对我国形成了战略包围圈。我国是一个内陆与海洋并存的大国,周边关系复杂,海域被分割、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战略空间被挤压的情况比较普遍。虽然我国外交部再三声明我们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但有些国家却把我们为和平的忍让误解为是软弱无能可欺凌[4],个别邻国甚至多次挑起南海、东海主权争端,不断侵犯南海诸岛和东海钓鱼岛,把我们倡导的和平发展之路曲解为这是一个好欺负的国家,一再挑衅我们的和平发展的底线。对此,如果我国没有坚实的国防和强大的人民军队,那么和平发展就成了“竹篮打水”,到头来终究是一场空。面对当今国际现实和潜在的威胁,我国必须以实现“强军梦”为目标,建设坚实的国防和强大的人民军队。

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5]显然,在21世纪不断提高军事能力是我军的紧迫任务和核心要求。

二、“强军梦”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处在一个关键时期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大国向强国发展的关键期,军队和国防建设也处在由大国军队向强国军队飞越的新征程上。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5]习主席把握新的时代发展趋势,坚持把军队和国防建设放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个伟大目标下去推进和深化,强调“深化军队和国防改革是实现强军梦中国梦的时代要求,是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未来军队走向的关键一招。”[6]要把握好深化军队和国防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关键是要抓住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这个“牛鼻子”[7]。建设现代化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風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支撑[8]。“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能打胜仗”是核心,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要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而且还要抓住主要矛盾,更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改革”这个关节点上用力,要在增强军队战斗力、军队现代化、军事技术信息化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二)强军改革新道路

习主席改革强军思想战略,是当代中国最前沿最科学的军事改革思想。强军梦是中国梦的重要一环,是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我们充分吸取了近代“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不断加强军队建设,提高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新时代军队的发展,要按照速度、质量和效益相协调的要求逐步推进,使得人民军队走出一条投入最小、效益最高的现代化军队建设之路。逐步加强和树立质量和效益的观念,强调民主、科学和依法决策。加强军队信息化和实战化,注重优化军队结构的科学性调整,推动军队现代化建设切实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的转变[2],从而实现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速度、质量、效益三者科学而有机的统一,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的精兵强国之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5]真正实现强军梦,这是一项艰巨但又伟大的事业。它需要凝聚起全军官兵的坚定意志和不屈力量,坚持不懈地奋斗下去。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论述,反映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就是要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这种美好愿望将中国梦、强军梦和每个官兵的梦有机统一起来,明确了当代军人应有的价值追求,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强军梦”的实现是和平的发展战略

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强军标准是什么?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打造坚强高效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5]实现强军梦,就是要努力锻造出一支强大的多维度军种,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人民军队,能够有效地维护和平、处理危机、能打胜仗,也能遏制战争,时刻维护祖国和人民的安全。

中国的“强军梦”并不是“霸权梦”,而是纯粹的“和平梦”。把“国强必霸”的帽子扣在中国的头上,绝对是在刻意抹黑中国。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是坚决反对战争的民族,中国人民军队是始终追求和平的军队。中国实现“强军梦”是为了保卫国家和平,免遭别国欺凌,而不是去欺凌别国。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从来就没有过侵略和掠夺;中国在现代化改革战略进程中,从来就没有过扩张和占领。

“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仅提出了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而且还要全面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9]这一道路表明了中国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始终提倡和强调的是“共赢”。中国的发展永远是开放的、和平的、合作的、互利共赢的发展。我国人民军队不断加强单兵素质与实战训练,能够有效施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工作、亚丁湾护航和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8],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大国责任担当,在海外护航行动中深化国际安全合作,在国际灾难救援行动中彰显人道主义精神,于此说明,中国越发展、人民军队越强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就越有利。

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我们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履行大国责任,体现大国的责任担当,深化国际安全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而凝聚强大力量!

参考文献:

[1]马洪波.从“两个大局”发展战略到“两条丝路”建设构想——邓小平区域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18(5).

[2]邬海明.强军征程:从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J].政工导刊,2013(7).

[3]巨乃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关于“强军梦”的几点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3(3).

[4]王树地.强军是实现中华民族偉大复兴的必备条件[EB/OL].(2017-08-04)[2017-10-31].http://www.sohu.com/a/162185538_181108.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网,(2017-10-27)[2017-10-29].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7/c_1121867529.htm.

[6]沈桂桥.关于世界新军事变革趋势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6(12).

[7]赵周贤,刘光明.深入学习理解习主席改革强军战略思想[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6,2(1):8.

[8]李天文.用强军梦凝聚意志和力量[J].军队党的生活,2013(9).

[9]胡鞍钢.中国为何能打破“国强必霸”逻辑——习近平“共赢主义”思想目标与内涵[EB/OL].(2015-05-25)[2017-10-29].http://comment.cfisnet.com/2015/0525/1301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