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金融课程学习质量评价方式探讨

2018-10-23印梅

对外经贸 2018年6期
关键词:过程性国际金融考核方式

[摘 要]合理有效的学习质量评价方式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基于笔者的教学实践,罗列了《国际金融》课程学习质量评价的主要方法,分析了现有学习质量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围绕“过程性” “多元化”以及“参与性”来改革国际金融课程学习质量评价方式。

[关键词]国际金融;考核方式;过程性;参与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6-0149-03

Abstract: A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way to evaluate learning quali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links to achieve teaching objectives. Based on the authors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lists the main methods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learning qual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e Course,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learning qual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way to reform the evaluation of the learning qual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e course around “process”, “diversification” and “participatory”.

Keywords: International Finance; Assessment Method; Process; Participation

[作者簡介]印梅(1979-),女,江苏如东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学方法、创新教育。

[基金项目]南通大学南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7B15);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017J18)。

一、引言

国际金融是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的课程,在经济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当前我国经济开放程度较高和后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学好国际金融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我国所处的经济形势、现有的经济政策,对国家经济走向有自己的预测而且也有助于学生毕业以后从事贸易类、金融类甚至经济分析类相关工作。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当今世界金融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金融发展趋势,提高学生金融知识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其教学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一是掌握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对国际金融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更加系统扎实地掌握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外汇与汇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体系等基本理论;让学生掌握国际投融资、外汇交易和国际结算的基本技能以及防范外汇风险、利率风险的技巧;了解国内外有关国际收支失衡、汇率变化、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国际资本流动动向、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国际金融问题的解决措施。二是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学习了国际金融这门课程,应该知晓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初步分析事件爆发的原因、主体的利益、解决的办法;学习最终是面向工作中的运用,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在外贸、金融工作中以及个人投资、理财中能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

是否能够达成上述教学目标,那么如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就变得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国际金融课程学习质量评价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学习质量评价的方式不够科学,形式过于单一等。笔者将结合工作院校的特点以及学生上课情况对国际金融课程学习质量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国际金融课程学习质量评价的主要方式

国际金融课程的学习质量评价方式之一为终结性闭卷(开卷)考试,也是目前主流的学习质量评价方法。合理的考试制度一方面能对教学起到评价、调节、促进、反馈的作用,另一方面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际金融课程的学习质量评价方式之二为过程性学习质量考核。就目前情况来看,过程性学习质量考核在最终成绩评定中所占比重较轻,一般占比在30%左右。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方式主要依靠学生的到课情况、课堂问题的表现以及作业情况给予一定的分值。

国际金融课程的学习质量评价方式之三为以实践报告与论文进行学习质量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主要针对考查课(非考试课程)。要求学生就选题或者自选题写一篇理论联系实际的论文。由于该学习质量评价方式在量分标准上存在困难,所以学生的成绩往往以等级而非分数显示。

三、现有学习质量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质量评价方式单一

一是学习质量评价方式少,仅有的几种质量评价方式没有做到有机结合。常见的是将过程性学习质量型评价与考试或者与论文结合起来,作为最终的评价方法。二是就最常用的考试方式来说,其评价方式也很单一,主要采取笔试,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而非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与应用。考试试题中发散题型较少,试题都有统一格式和标准答案,比较单一刻板,不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三是就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方式来说,过程性评价主要以作业、课堂表现以及考勤作为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的内容。而非以弱化期末考试的功能为目标,很少采用课程论文、专题演示、单元测验、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考察。

(二)学习质量评价的公平性与有效性有待商榷

国际金融课程的学习质量评价侧重于考试的评价方式,其答案必须是标准的、统一的,这就导致出题以识记类题目为主,按照课本内容提前准备答案,带到考场舞弊的行为屡屡发生。虽然高校采取各种方式来杜绝学生的舞弊行为,签订考试诚信承诺证书以及给予舞弊学生严重的处分等,但是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而且,国际金融等专业课程不如英语、高数、计算机等基础课程的规模大,任课教师多,统一性强,能够采取流水的方式安排质量评价的整个过程,而往往是教学、出卷以及阅卷集中在任课老师身上,感情分也占了很大比重。这些因素都将导致学习质量评价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

(三)学生的参与性没有得到体现

无论是国际金融课程学习质量评价还是其他专业性课程,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任课教师作为评价主体,最终成绩由任课教师依据平时表现以及期末考试成绩单方面给出。在学习质量评价过程中,学生只是结果的接受者而非参与者,师生之间是缺乏沟通与交流的。对于评价方式以及评价内容,学生没有发言权,教师决定的评价方式以及内容指引着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方向,弱化了真正的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参与的缺位也导致课程学习质量评价可能达不到最佳的激励效果。

四、改革国际金融课程学习质量评价方式的几点建议

(一)增加“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的比重

首先要丰富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的内容,在原有考勤、課堂回答问题以及作业质量的基础上增加案例分析论文、课堂讨论、课堂展示、小测验、单元测试、期中考试甚至参与科研等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学习。 其次,应减少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比重,增加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的比重,笔者认为提高到总成绩的50%左右为宜。而且从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来看,尤其应当加强平时学习质量评价,不能从制度上养成学生临时“抱佛脚”的习惯。通过加大“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的力度,目的在于调动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持续性。

(二)实现学习质量评价方式多元化

从国外高校实践来看,学习质量评价的方式包括学期论文、阶段测试、小组讨论、同学互评、自评、考试等至少十几种形式,以保障全方位地去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但是国内往往是大班上课,有些方式直接运用可能水土不服,那么我们可以将某些方法结合起来,适应当时的教学环境。例如,案例分析一般针对教师给出的案例,运用专业知识来分析案例,提出建议。案例分析可以与课堂展示结合起来,案例分析的写法、内容各不相同,如何区分优劣,教师可以与课堂展示连接起来,一是可以通过课堂讲演的方式,挨个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做法的缺点是耗时过长,尤其是遇到大班上课的时候;另一种方式是借鉴海报的方式,提前让同学们准备好海报,打印出来,集中时间展示在教室墙壁上,结合学生评价给出评分。

(三)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中的“参与度”

案例分析、课程论文以及课堂展示等学习质量评价方式难以制定统一量化的评分标准。如果完全由教师来完成这些评价,难免有感情分的因素,显得不那么客观、公正,也难以让广大学生信服。如上文所述,墙面海报展示,让同学们进行自评、互评再结合教师的评价。当然,从时间的利用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来看,小组讨论、课程论文等课程质量评价方式也可以采取分组的方式,但无论如何,多主体的评价比单纯的教师评价显得更为合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使学生获得更高的认同感,不仅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利于学习质量评价方式的完善,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增强了教师的权威性。

(四)考试中体现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并重

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常用手段,其内容也是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核,学生学习的重点就落在理论知识上;侧重实践能力的检测,学生才会有意识地理论联系实际。我们致力于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那么在考试内容的选择上,也应体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综合。考试内容不仅要有足够的覆盖面,也要能体现教学目标,在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另外,还要加强试题库建设,尽量使用题库随机抽题的方式形成试卷或者机考,实行教考分离,以避免老师上课时重点不统一、考试前划重点的弊病。

[参考文献]

[1]邱云秀. 《国际贸易》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21):121-122.

[2]王兴宇,李卫东.课程考核方式对不同学科学生学习激发程度的研究——以山东大学为例[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20(1):88-92+96.

[3]唐志.统计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1(11):17-19.

[4]喻瑜. 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讨[J]. 中国商贸, 2013(26):132-133.

[5]吴群, 赵荣, 杨继荣等. 国际贸易考核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 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 2003(4):36-37.

[6]黄德智.关于高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6-88.

[7]黄水灵.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考试改革探究——基于“334”考核模式构建[J]. 对外经贸, 2016(2):132-134.

[8]廖启云,赵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3):39-41.

(责任编辑:顾晓滨 马琳)

猜你喜欢

过程性国际金融考核方式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区绮雯:水城魅力·环湾之芯 洞见国际金融岛的湾区竞争力
对普通高校绩效考核的对策研究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论数学教学的三大价值
《桥梁工程》课程的试卷分析及教学改进措施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