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探究
2018-10-23张伊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比特币风靡全球,其底层技术区块链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开放性、去信任化、不可篡改性、匿名性的特点使其与商业银行的众多业务十分契合。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的运用主要集中在跨境支付结算、数字票据和贷款领域。根据区块链和商业银行业务的特点,未来区块链技术可能更多地在商业银行的信息储存、资产管理、业务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运用。
[关键词]区块链;商业银行;金融科技;金融創新
[中图分类号]F832.33;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6-0101-0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opularity of Bitcoin, the underlying technology, Block Chain has gradually entered the public vie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lock Chain, such as decentration, openness, de-trust, irreversibility, anonymity make it well-suited to many businesses in commercial banks. At present, the applications of Block Chain in commercial banks mainly focused on cross-border payment and settlement, digital bills and loan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lock Chain and commercial banks, the future of Block Chain may be more used in commercial banks information storage, asset management,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other aspects.
Keywords: Block Chain; Commercial Banks; Financial Technology; Financial Innovation
[作者简介]张伊伊(1992-),女,湖北武汉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货币银行学。
一、区块链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一)区块链的基本概念
目前,业界对区块链没有统一的定义。中本聪对区块链的描述为:“时间戳服务器通过对以区块(block)形式存在的一组数据实施随机散列而加上时间戳,并将该随机散列进行广播,就像在新闻或世界性新闻组网络(Usenet)的发帖一样。显然,该时间戳能够证实特定数据必然于某特定时刻是的确存在的,因为只有在该时刻存在了才能获取相应的随机散列值。每个时间戳应当将前一个时间戳纳入其随机散列值中,每一个随后的时间戳都对之前的一个时间戳进行增强(reinforcing),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链条(Chain)。”
工信部发布的《中国区块链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对区块链的描述为:“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广义来讲,区块链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二)区块链的基本特征
根据区块链的基本原理,它主要有以下五个特征。
1.去中心化
区块链的基础是密码学,通过开放源代码,公开系统运作规则。按照系统运作规则,区块链中的每个节点都拥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即每个节点都有维护区块链中的数据的义务和获得区块链中所有数据的备份的权利。这种分布式核算和存储使得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
2.开放性
由于区块链是开放源代码的,所以实际上区块链的数据是开放的,所有交易方都可以获取区块链上除私人信息外的所有数据。
3.去信任化
因为区块链是开放源代码的,公开了系统运作规则,所以区块链中的任意节点只要按照系统运作规则,就能维护和获取区块链中的数据。区块链中的任意节点之间无需互相信任,单个节点的数据被篡改也无法成功“欺骗”其他节点。
4.不可篡改性
区块链中的数据是永久存储的,并且每个节点都拥有区块链中所有数据的备份,所以对单个节点的数据修改并不会影响区块链中其他节点的数据。只有同时控制了区块链中超过51%的节点才能成功篡改区块链中的数据,理论上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5.匿名性
由于区块链具有去信任化的特征,所以所有交易方可以不公开自己的私人信息来匿名交易。
二、区块链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现状
区块链去中心化、开放性、去信任化、不可篡改性、匿名性的特点,使其和银行业务有许多契合点。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不少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尝试在跨境支付结算、数字票据、电子数字货币、征信、贷款、信用证等领域里运用区块链技术。
(一)跨境支付结算
跨境支付结算是商业银行非常重要的业务,然而由于跨境支付结算业务涉及到的交易主体多、交易步骤繁琐、交易关系复杂,使得跨境支付结算业务的时间长、效率低、风险大、成本高。而区块链去中心化、开放性、不可篡改性的特点,使得跨境支付结算业务能省去中间环节,缩短业务流程,加快支付和结算的速度,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业务成本。
目前,国外方面,2016年9月,美国银行联合Microsoft宣布将一同创建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贸易平台;2016年10月,澳洲联邦银行携手富国银行完成了一笔从美国到中国的运用区块链技术的跨境支付结算业务;2017年11月,渣打银行和印度第三大银行Axis银行合作推出了一款运用区块链技术的跨境支付结算平台;2018年4月,瑞士银行首次借助贸易融资平台Batavia撮合了两笔分别是德国到西班牙和奥地利到西班牙的跨境支付结算业务。Batavia是瑞士银行与IBM合作,利用区块链技术创建的专门用于贸易融资的平台。
国内方面,招商银行是在跨境支付结算领域中运用区块链技术的佼佼者。2017年3月,招商银行里程碑式地利用区块链直联跨境支付应用技术完成了国内首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支付结算业务;2017年9月,招商银行又利用区块链直联跨境支付应用技术率先完成了第一笔自由贸易区区块链跨境支付结算业务;2017年12月,招商银行又联手永隆银行、永隆深圳分行完成了全球首笔运用区块链技术的同业间跨境人民币支付结算业务。
(二)数字票据
票据业务也是商业银行业务中成长性很强的业务。但传统的票据业务,大多为纸质票据,易涂改和变造,不易交易和保存,导致票据业务有很强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而区块链开放性、去信任化、不可篡改性的特点,使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具有信息不可篡改、便于交易和保存、交易信息易于追溯的特点,大大防范了票据业务的交易风险、提高了票据业务的交易效率、降低了票据业务的交易成本。
目前,国外方面,2017年,巴克莱银行、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瑞士信贷、高盛、摩根大通、苏格兰皇家银行、道富银行、瑞银集团9家公司创建的R3区块链联盟与以太坊和Microsoft共同研发了一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商业票据交易系统。该系统能实现对票据的签发、交易和赎回等常见的业务功能,并能借助区块链技术的优势,消除不对称信息,提高票据检验效率、降低业务监管成本。
国内方面,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开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业务研究工作,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和杭州银行在内的国内许多商业银行都积极参与;2017年7月,贵阳银行推出一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银行承兑汇票融资产品;2017年11月,江苏银行携手无锡农商行完成了一笔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行票据贴现业务;2018年1月,数字票据交易平台测试成功,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和杭州银行在上海票据交易所利用该平台成功实现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签发、承兑、贴现和转贴现业务。
(三)贷款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来源。传统的贷款业务需要商业银行调查贷款者的信用情况、财务状况、资产负债情况等信息,这需要耗费商业银行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同时,由于贷款者有动机为了获取贷款而对真实情况进行隐瞒,导致商业银行有可能获取的信息不是完整和真实的,这又加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区块链去中心化、开放性、不可篡改性的特点,使得银行可以借助区块链技术快速获取贷款者的征信和负债等信息,并且由于信息是不可篡改的,所以银行获取的信息更加真实和完整。基于區块链技术的贷款业务一方面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缩短办理业务的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率。
国外方面,2017年10月,毛里求斯国家银行宣布与区块链初创公司SALT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贷款平台;2018年4月,R3区块链联盟成员,西班牙第二大银行毕尔巴鄂银行率先通过区块链技术完成了一笔价值7500万欧元的贷款,成为全球第一家使用区块链技术发放贷款的银行。
国内方面,2016年9月,微众银行携手华瑞银行开发了“微粒贷”,旨在通过区块链技术来实现对个人小额贷款产品的跟踪、核查和清算;2016年11月,中银香港与汇丰银行携手推出了一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系统,该系统主要运用在房贷领域,希望借此防止按揭诈骗;2017年8月,中国农业银行与趣链科技合作,上线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商供应链融资产品——“E链贷”,这个产品主要是面向“三农”客户,为他们提供贷款融资服务。
三、区块链在商业银行的应用前景展望
商业银行虽然对区块链技术已经做了诸多的研究,但实际上真正落地的运用屈指可数,且扎堆在跨境支付结算、票据等低频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有限。但由于区块链的特征,尤其是其信息不可篡改的特点,能给商业银行系统带来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得区块链技术备受商业银行青睐。短期来看,区块链在商业银行的应用未来可能会在如下几个领域。
(一)信息储存
商业银行在开展业务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多条操作记录,同时,商业银行在处理业务时也需要查阅之前存储的客户资料、交易记录等信息。因此,信息储存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对商业银行非常重要。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使得其链上的信息都是真实准确的,同时又由于区块链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使得区块链上的信息可追溯。因此,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信息储存方面大有可为,可以为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贷款业务、咨询业务等重要业务提供准确安全的信息,降低操作和信用风险,减少金融欺诈。
(二)资产管理
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往往涉及到多个交易主体,如委托方、托管方、管理方、第三方中介等。资产业务往往流程复杂,需要各个交易主体多次反复核对资产状况、交易记录等重要信息。所以传统的资产管理业务时常成本高昂、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区块链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特点使其能使资产信息及时共享,减少沟通过程,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错误率。因此,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资产管理业务不仅能大大节约业务交易时间,还能降低业务交易成本。
(三)业务模式创新
目前商业银行由于许多业务要依赖于央行的征信系统,所以只能在物理网点开展业务。物理网点开展业务会带来时间和地点上的限制。因此目前商业银行的许多业务在开展过程中存在时间长、步骤多、效率低的问题。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开放性的特点使得商业银行具有业务模式创新的可能。通过开放区块链的技术代码和合理的对区块链上的节点进行任务分配,使银行业务能随时随地的开展,摆脱了传统业务模式时间和地点上的局限,实现了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创新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胡志九,常益.区块链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及其展望[J].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017(10):44-48.
[2]方燕儿,何德旭.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产业链金融中的发展探索[J].新金融,2017(4):24-27.
[3]王雅娟.区块链+商业银行的探索与实践[J].清华经济评论,2017(3):93-96.
[4]S Nakamoto. 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J].Consulted,2008.
[5]工信部.中国区块链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EB/OL].http://www.fullrich.com/Home/Index/newsDetail/id/324/newstype/.
(责任编辑:郭丽春 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