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采编人员“三种能力”的构建探索
2018-10-21于欣冉
于欣冉
摘要:《青岛日报》创刊于1949年,并于2002年正式挂牌成立青岛日报报业集团(青岛日报社)。经过近年来的传媒融合,走出了一条新媒体发展之路。目前已经形成了青岛日报、青岛早报、青岛晚报、青岛新闻网等四大新媒体矩阵,形成了“互联网+”传媒新生态,为媒体转型、传媒融合奠定了基础。作为新媒体采编人员,要及时从传统纸媒转型,在互联网和新闻采编的融合岗位上自我定位。本文从新媒体采编人员的“三种能力”作为切入点,探讨新媒体从业者的能力提升必要性和方法。
关键词:新媒体;纸媒;传媒融合;三种能力
目前,青岛日报社旗下拥有《青岛日报》《青岛晚报》《青岛早报》《老年生活报》《青岛画报》《读报参考》等报刊和青岛新闻网、青报网、青网、中国养生健康网等新媒体网站,以及以青岛观、掌上青岛、智慧青岛为代表的“两微一端”移动媒体集群。在新媒体矩阵突飞猛进的过程中,青岛日报社新媒体采编人员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新媒体发展的人才助力。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人才的培養缺乏高校教育基础,也不是社会培训的主要工种,而是更加依赖于媒体单位的继续培养和人才自我提升。作为新媒体采编人员,一定要注重“三种能力”的培养,才能在新媒体传播中驾轻就熟。
采编人员的能力缺失现状
调查显示,截止到2017年底,国内新媒体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已经超过300万人,该行业也从人才稀缺变得供需矛盾不再尖锐。受到新媒体业态的发展不同,传统媒体举办的新媒体、企业创办的新媒体以及个人举办的自媒体,其从业人员所受到的教育、工作环境、业务培训等存在明显的差距。从业者综合素养的缺失,导致当前网络环境中舆论导向、稿件质量、信息真伪、二次传播等存在严重的问题,虚假信息泛滥、网民媒介素养低下等现象,都与新媒体从业人员有密切关联。
新媒体采编人员的三种能力,即:新闻采写能力、综合编辑能力、评论评价能力。对一名从业者来说,是否具备这三种基本能力,是决定日常工作是否能准确有效开展的意识基础,也是能否带来优质信息传播的能力基础。
新闻采写能力:从业者的能力基础
不论是官方新媒体,还是企业创办新媒体、自媒体,作为文字工作者,从业人员都应该具有一定的新闻素养和新闻采写能力。与报纸媒体不同,新媒体的内容储量、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载体都明显不同,这些变化对新媒体环境中的新闻稿件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媒体采编人员,要有敏锐的新闻发现能力,这是从业人员及时发现、捕捉和挖掘新闻的能力,具有新闻敏感性的记者,才能随时随地找到贴近性的新闻;要有坚实的专业素质,多数从业者缺乏实战经验和专业学习经历,在各行业的专业领域更需要从头学起,要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新闻采写的业务能力,将“专”与“杂”相融合,培养出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才能成为优秀的新媒体采编人员;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价值取向,也是新闻创作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深入采访,获得真实的信息,做到公平、公正和客观,真实反应新闻面貌,另一方面还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在新闻创作中要正视社会舆论、引导公众、真正服务国家、社会和人民。
综合编辑能力:从业者的能力进阶
作为一名新媒体采编人员,往往是“采编合一”的角色,因此不仅会写,还要会“编辑”。在传统纸媒,多数是资历较深的记者,才有机会成为优秀编辑,但新媒体从业人员年轻化明显,因为年轻人更符合新媒体的工作需要,这带来编辑岗位工作人员工作经验不足、不得不依靠生活经验弥补的现状。
新媒体需要提升综合编辑能力,日常工作中面对的大量稿件,并非是原创作品,而是整合新闻,通过提炼新闻点、推送、传播带来新的影响力。这需要采编人员具备较高的创作能力为基础,并能够快速掌握新闻要点,对新闻的综合价值、新闻点、新闻要素做出判断和总结,并对新闻分类、读者兴趣偏好、舆论环境都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游刃有余,宏观掌控各类新闻的编辑能力。需要指出的是,综合编辑能力并非仅是“起标题”、“标题党”那么简单,而是要通过新闻编辑工作,提升读者的阅读质量和感受,让舆论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决不能操控舆论、愚弄读者。
评论评价能力:从业者的成长目标
在多数人眼中,新闻从业人员的评论评价能力,应该是属于评论员的工作范畴,而并非普通的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的,实际上这种想法并不准确。作为一名新媒体采编人员,应该具备更加综合的采编能力,新媒体环境下的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网站等传播方式,与大量的读者直接接触,可以实现即时交流。在新闻反馈中,读者可以站在自我角度对信息任意评价,因此新媒体采编人员需要做好与读者之间的即时交流,了解读者对新闻的评价特点和趋势,并进行总结分析,引导读者正确理解新闻和评价新闻,并及时处理恶意言论和不当言论。
提高新媒体采编人员的评论评价能力,是从业者的长期成长目标,对媒体和大众来说这不是一个鸡肋的能力,即便不创作评论文章,从业者具备较高水平的评论素质,能更清晰判断和把握舆论发展的动向。提高此项能力,需要新媒体采编人员增加培训学习机会,较多有选择性地开展品论文章创作,不断提升新媒体媒介素养水平,了解国内外新闻信息动向和国家政策,开阔自身眼界。
参考文献:
[1]姜宝虎.新媒体环境下采编人员的必备素质[J].科技传播,2018(07).
[2]陈珂.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的探讨研究——兼论媒介素养教育对“工匠精神”传播的推动[J].中国报业,2018(02):32-33.
[3]贾小飞.传统纸媒舆情引导能力的现状和思考[J].电视指南,201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