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数学概念课
2018-10-21王冬梅
王冬梅
摘 要:在从事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发现孩子们在填空、判断、选择上非常容易丢分,老师和学生总结起来常说是因为学生马虎,不仔细读题等等原因,其实归结起来除了是学习习惯不够好之外,更重要的是数学概念理解得不透彻,没有一定的数学理论支撑,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情境中当然比较茫然,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不容忽视。
关键词:概念 兴趣 抽象
数学概念一般都比较抽象,这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构成了一大矛盾。传统的概念教学在方式上以“告诉”为主让学生“接受”新概念,置学生于被动地位,使思维呈依赖性。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知识、思维和方法必须经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讲解去获得。”根据这一理念谈谈我对如何上好概念课的几点见解:
一、创设求知情境,导入新课
“需要”是产生动力的源泉。“兴趣”是内在的动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去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努力创设求知情境,让学生产生探求数学知识的强烈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数学知识转化到主动地去猎取知识,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为教学新概念创造良好的气氛。对导入的设计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利用多媒体进行导入。(3)向学生讲述一下关于数学的小知识或者是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形成概念
概念是从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因此,我们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必须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观察比较,或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语言来逐步抽象、概括出数学概念。比如方程的意义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是一节全新的概念课,其重点是理解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关键抓住两个要素,一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基于此教学要从等式引入,我设计了运用天平平衡的原理列式,然后将这些式子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我的预设是这样的:学生可以按是否是等式分类,还可能按有无未知数分类。学生在分类中就理解了有未知数的式子和等式这一概念的含义。又因为方程是等式,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给等式进行二次分类,学生很容易就会把等式分成两类,即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和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我指着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说:“像这样的式子就是方程。”然后让学生说说什么是方程?在一步步的自我实践与探索中,学生最终总结并理解了方程的意义,经历了从具体―抽象―应用的认知过程。
三、精心设计练习,巩固、深化概念
练习是教学的反馈,是学生对教师输出信息的反映信号。学生通过练习,不仅可以起到巩固概念、深化概念的作用,而且通過练习可以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形成技能技巧。因此,精心设计好练习题并及时评讲、纠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概念教学中。如果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学规律,合理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来进行教学,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可以使学生清晰概念、增强能力。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决定了学生要想获得正确的概念必须是一个主动、复杂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来,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真正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朱桂青.有效引入,直达高效教学的“升降机”——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引入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7(06).
[2]李宇韬.基于概念形成,把握小学低年级数学概念教学的四个“度”——以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5(09).
[3]许中丽.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综述[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