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理工类高校“挑战杯”竞赛基础平台体系构建研究
2018-10-20邓炼辛立章
邓炼 辛立章
【摘 要】本文论述民族地区理工类高校参加“挑戰杯”竞赛中存在的学生主体参赛意识不足、竞赛“功利化”倾向明显、竞赛的支持体系不完善等主要问题,重点从课程、实践、项目及校园文化四个方面对“挑战杯”竞赛基础平台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关键词】民族地区 理工类高校 “挑战杯”竞赛 基础平台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7C-0025-02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是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权威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近年来,“挑战杯”竞赛蓬勃发展,在高校人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被誉为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对于民族地区理工类高校来说,由于客观条件制约,组织开展“挑战杯”竞赛起步相对较晚,有些还处于探索阶段,整体竞赛水平相对不高。据不完全统计,在近三届全国竞赛中,民族地区竞赛成绩与其他地区高校相比,总体来看一直处于落后水平。因此,以问题为导向,围绕竞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如何构建高校“挑战杯”竞赛基础平台体系,为民族地区理工类高校开展“挑战杯”竞赛提供有益借鉴成为当前创新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挑战杯”竞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主体参赛意识不足。学生是竞赛的主体和具体实施者,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否发挥好决定竞赛的水平和成绩。然而,目前民族地区理工类高校在“挑战杯”竞赛中存在学生主体参赛意识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部分高校对“挑战杯”竞赛的整体认识不够,认为竞赛投入大,收效周期长,加之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竞赛成绩难以突破,导致竞赛的组织还不够协调、系统化,无法在政策、资金、平台、宣传奖励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导致学生参赛的内动力不足。二是学校宣传力度不够,“挑战杯”竞赛整体氛围不浓,学生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挑战杯”竞赛呈现“小众化”,竞赛活动成为学校部分学生骨干的竞技活动,学生参与度不高。
(二)竞赛“功利化”倾向明显。审视当前“挑战杯”竞赛模式,部分高校在竞赛中“功利化”现象明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过于重视竞赛成绩,大部分学生认为参加“挑战杯”竞赛可以给综合素质测评加分,项目获奖后可以在学分奖励、评奖评优或研究生推免等方面得到优先考虑,参赛核心动机“功利化”较强,轻视竞赛过程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二是在相当比例的项目中,指导教师以参赛为名,把自己的科研项目、课题作为参赛项目,其主要是完成自己的科研任务或组织团队给自己的项目做基础调研和研究,竞赛过度呈现“命题化”,违背了“挑战杯”竞赛的初衷,大大降低了“挑战杯”竞赛给学生带来的实际收益。
(三)竞赛支持体系不完善。“挑战杯”竞赛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投入大,周期长,部分高校没有把“挑战杯”竞赛组织管理纳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竞赛成为校团委或者其他单个部门“单打独斗”的赛事,其领导机构、组织管理、制度保障还不健全。“挑战杯”竞赛基础平台体系薄弱,就目前民族地区理工类高校而言,大部分高校还是重结果轻过程,过度追求“短平快”,没有把竞赛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除了在事后进行奖励之外,并没有在项目过程中对场地保障、经费保障和过程指导给予积极的支持;师资队伍库匮乏,缺乏专业的导师给予精准的项目指导,在研究过程中,没有专家组能较好地给项目“问诊把脉”,导致学生在项目实际设计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高校构建“挑战杯”竞赛基础平台体系的意义
“挑战杯”竞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重要学术科技竞赛之一,竞赛已经充分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载体,竞赛在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团队合作、就业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构建“挑战杯”竞赛基础平台体系不仅是提升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抓手,更是高校培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科学素养人才的一种重要探索,其意义主要体现如下:
(一)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当前高等教育主要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时代,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是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主要群体,培养具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大批人才是高校的重要职责。各高校只有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创造型高素质人才,才能适应和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需求。而“挑战杯”竞赛基础平台体系,则是利用竞赛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重要载体。
(二)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生个体的客观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需要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从而满足就业岗位的需求,这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内在需求。学生在参赛过程中,通过比较系统的策划、培训、设计、研讨、答辩等训练和挑战,眼界得到开阔,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得到提高,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也得到提升,由原本的“等、靠、要”就业向自主创业就业转变,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是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挑战杯”竞赛基础平台体系构建强调课程教学方法改革,鼓励学生自主研究、探索和创新,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向案例式、探讨式转变,课堂教学走向实验室、实训中心、创新创业基地等。“挑战杯”竞赛纳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后,考核方式和内容发生改变,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挑战杯”竞赛获得一定的创新学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趣味性得到明显提升。此外,部分指导教师将“挑战杯”竞赛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带入课堂教学,与学生共同探讨和研究,教师科研反哺教学,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和发展。
三、“挑战杯”竞赛基础平台体系的构建
民族地区理工类高校“挑战杯”競赛基础平台体系建设滞后,没有构建起完善的竞赛项目基础平台培育体系,全员、全过程育人效果不明显。而构建“挑战杯”竞赛基础平台体系是基础性、关键性的环节,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坚持以“共享、整合、协同”为宗旨,对竞赛基础平台进行优化重构,统筹高校、地方以及全社会力量开展平台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竞赛水平。
(一)建立课程体系平台。课程建设是“挑战杯”竞赛基础和根本。要建立课程体系平台,一是打破专业学科壁垒,逐渐形成以学科为主导、学院为辅的竞赛模式,建立好“挑战杯”竞赛等创新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将大班式的通识教育课和专业理论课相结合,重点开设基础理论课程、创新专业技能、素质等创新课程内容。二是开展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挑战杯”竞赛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通过讲座、报告等对一年级学生开展“挑战杯”竞赛理论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思维,扩大教育覆盖面,营造良好的“挑战杯”竞赛氛围;对二年级学生开设以案例、实验教学为主的专业课程,结合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环节,重点培养学生比赛所需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三年级学生是实施竞赛的重要群体,要针对参赛项目,结合专业知识和实践设计、开发项目具体成果;四年级学生主要通过毕业设计、专业实习、教学观摩重点加强项目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研究。
(二)打造项目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以及创业实践项目三类,是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础性训练,也是“挑战杯”竞赛项目的重要孵化平台和“练兵”场所。高校要专门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领导机构,建立相应激励机制,着力抓好项目的组织和实施,重点在资金、实验场所和实验设备上给予充分保障,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开发、咨询、交流提供便利,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双选”模式,努力使该项目成为“挑战杯”竞赛的“蓄水池”。
(三)搭建实践平台。如果竞赛成果缺乏实践平台的检验,项目就只能停留在课本和教室里面,其实效性将大打折扣。实践平台是项目成长落地的摇篮,“挑战杯”竞赛要以竞赛项目为驱动,以产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充分调动学生参赛研究的积极性。高校要充分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生科技园及校外实践基地等实践平台,由学校组织专家组对“挑战杯”竞赛项目进行指导或模拟训练,让学生体验竞赛项目成果设计的全过程,助推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项目问题、解决问题。
(四)优化校园文化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重要元素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整体,重点扶持一批趣味性强、普及型广的校院两级学生科技社团,让学生“能参与”“乐参与”,切实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潜力,提高“挑战杯”竞赛学生参与率;积极组织开展“创享汇”、创新沙龙等科技创新活动,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主题开放日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鼓励学生创新创造,树立良好探索精神和精益求精精神。依托新媒体加强竞赛宣传,挖掘“挑战杯”人物、“创客”人物,树立榜样,努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以“身边人”故事影响和激发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的积极性和热情。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7-29
[2]邹高祥,以“挑战杯”为例看我校大学生自主创新教育平台的构建[J].才智,2014(29)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民族地区理工类高校‘挑战杯竞赛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2017JGB249)
【作者简介】邓 炼(1984— ),男,湖南益阳人,桂林理工大学团委办公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辛立章(1978— ),男,吉林梨树人,桂林理工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团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苏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