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2018-10-20杨阳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小班人文素质

杨阳

近日,清华大学表示将在2018级新生中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由该校的中文系教授和历史系教授共同担任该课程负责人,还计划到2020年,将该门课覆盖所有本科生。这引发了对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又一轮思考。

按照常理,写作对于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高级技能,而是应会的基本技能,但连清华大学都特意强调开设写作与沟通课程,并将之放置于“必修”的序列,对此不可谓不重视,反映的则是现实中很多大学生已经逐步丧失或严重缺乏这一基本技能。对于写作、与人交流的基本人文素质的培养,许多高校历来并不是非常重视,仅有的大学语文、应用写作、社交礼仪等公选课程往往会沦为鸡肋,教师投入精力不足,学生丧失学习热情,教学方式沉闷,考核要求低,许多学生抱着“混学分”的心态上课,课程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得不到彰显。因此,很多大学生写作能力弱、缺乏与人沟通技巧就不足为奇了。对此,建议高校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首先,设置小班课的人文素质类课程。之所以提倡以小班的形式开课,是为了避免大班或合班上课的低效率和教学组织困难。采用小班的形式上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在专业和背景,在教学内容、形式、方法、考核上有所不同,最重要的是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授课方式,有利于学生以实践的方式参与到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教学中来,这些是大班上课不能实现的。例如,写作或社交类人文素质课的教学,可以在小班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让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让他们细细体会写作和人际沟通中的逻辑性和理性,再通过模拟训练,提升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

其次,以教研项目制形式鼓励教师建设人文素质类课程。以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的方式,鼓勵教师申报特色课程建设项目,在立项方面向通识类课程倾斜,以帮助建设较完善的人文素质类课程体系。特别是一些有地方特色的高校,可以在地域文化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如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是可以挖掘和利用的教学资源。课程建设的成果可以是多方面的,鼓励教师在传统课程教案、大纲等基础上,以微课、电子资料库等新颖、实用、适宜推广的形式结题,扩大成果的影响力,形成品牌。

再次,在课程内容上,教师应多采用前沿、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人文素质类课程不光是写作、沟通等显性的技能课程,还包括如经典文学作品的当代解读、人类文明美学、当代文化思潮、人类生存环境与健康、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话题,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文素质。教师可以结合时代的热点话题,或收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提升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总体的原则是不光强化基础性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也要以一系列个性化的课程来全面优化学生的知识体系,帮助他们养成终身学习、科学学习的习惯,形成理性、全面的思维模式。

最后,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议高校组建一支学科交融、文理互补的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师队伍,提倡老、中、青结合,形成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多学科的支持。在日常课程组的教师可以开展教研活动,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尤其是吸引青年教师将热情投入课程体系的建设中来,把最好的课堂呈现给学生,形成校内的知名品牌,让大学生喜欢人文素质类课程,达到塑造学生价值观和人文情怀的目标。

总之,高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人文素质,以必修课的形式将长期被忽视的基础人文课程重新纳入学生培养的体系和目标,让学生回归崇尚脚踏实地的学习思维和习惯,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人文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小班人文素质
人文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