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心理学在音乐研究中的作用

2018-10-20宗毅

艺术评鉴 2018年11期
关键词:作用

宗毅

摘要:本文阐述了音乐心理学在音乐的相关研究中的作用,也就是音乐心理学对音乐社会学、美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作用和影响。音乐心理学作为一种科学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这一特质对其他学科的研究和学习会提供很多理论支撑,使其他学科更加具有实践性,音乐心理学的这一特质被称为“工具性”;音乐心理学还是连接心理学和音乐研究的橋梁,通过将二者相结合,使得这两个领域都能获得更多的灵感,从而共同发展进步,这是音乐心理学的“中介性”。与此同时,音乐心理学还具有“主体性”和“交融性”这两大特征,这些特征都使会对相关音乐内容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音乐心理学 音乐研究 作用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1-0171-03

音乐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人类在进行一定的音乐行为时其内心的活动规律以及解释人们对音乐进行分析时产生相应的心理机制的科学。音乐心理学对研究各种与音乐相关的科学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分析音乐心理学并在音乐研究中合理运用音乐心理学是进行音乐研究的重中之重。

一、音乐心理学与历史音乐学

在对音乐的研究中引进一些心理学的研究办法,会使该研究领域出现意想不到的惊喜。在音乐的发展历程中,中外音乐学家都或多或少的运用过心理学来对音乐进行研究,比如说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某一音乐风格的形成、各种音乐流派形成的背景、音乐家的心理对其作品风格的影响、音乐作品表演风格的形成、音乐家的想法对音乐作品的影响等。这些例子都是音乐学家发现的运用音乐心理学来研究音乐的论题。

作者王洪生在其一本名叫《从心理学看西方音乐史中的几个问题》的著作中就提出了音乐心理学对于研究音乐历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音乐心理学对音乐研究造成影响的几个方面。

著名学者何钱三在其著作《从贝多芬到肖斯塔科维奇——作曲心理过程》中介绍了一个人利用佛洛依德的心理学理论分析作曲家们创作音乐时的心理活动。可以说这本书是研究音乐心理学对音乐研究影响的重大成果,特别是在这本书的前一部分,谈到了人生中的不同经历以及其身心对事物的体验都是激发其创作音乐作品、影响其音乐风格、塑造其音乐个性,迸发灵感的重要因素。

再比如说作家布劳科普夫的一部作品《马勒,未来的同时代人》,这部作品是对作曲家马勒的生活环境、种族、社会进行剖析,从而揭示了其幼儿时期所处的环境对其造成了很深的心理阴影以及负面影响进而导致了其创作音乐作品的主题大多是悲剧这一现象。还有音乐创作者在其创作过程中的矛盾状态和其不断进行心理调整的关系,其性格特征和作品风格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都在黄虹的一篇文献中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黄虹的文章中还具体的介绍了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对人物不同心理的影响,深刻的剖析了研究的收获和不足,还提出了要将心理分析法当做研究音乐的一种参照方法。

作家修海林在其一篇文献《原始乐舞的文化心理分析》中提出原始社会的音乐是和人类的心理有关的理论。在这篇文献中,揭示了原始社会的乐舞是原始人类为了获得大自然的庇护和神灵的护佑而创作的。这种乐舞形式的典礼是原始社会人们之间展示亲缘关系和维系群体感情的重要途径;农耕时期的音乐则体现了农民这一种群的心理活动\思维方式和情感需求;战争时期的音乐体现了原始人类相互影响的思维特征。这些不同种类的音乐造就了不同的音乐形态,并且将音乐形态和心理学研究进行结合,这一文献对音乐史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综上所述,虽然在上面的案例中大多数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对音乐进行研究,但是对音乐的分析归根结底都不能脱离音乐主体的审美,也就是群体或个人的审美,这是运用音乐心理学对音乐进行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仅仅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音乐的相关问题是不可能研究全面的。

二、音乐心理学与体系音乐学

体系音乐学包括音乐美学和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和体系音乐学的联系十分紧密。

(一)音乐心理学与音乐美学

我国著名音乐作家于润阳提出,心理学的发展为音乐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条件。张前在其著作《音乐心理学》中谈到了音乐心理学对研究音乐的帮助在于,把之前传统的、形式上的理论和具有科学基础的成果相互融合,使得对音乐美学的研究更加具体和科学,从而更好的对音乐实践进行指导。作家俞人豪在其作品《音乐学概论》中也认为音乐心理学对研究音乐美学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这一观点可以在音乐心理学实验中得到印证。上文提到的这几位作家都在其著作中清楚的表达了音乐心理学对音乐美学研究的作用。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对音乐美学的研究,无论是研究其流派还是风格,心理学对其的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在王旭晓的著作《美学通论》中,在论述研究音乐美学的方法时,着重强调了心理学这一研究方法在研究美学时是必须使用的。

(二)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社会学

音乐社会学的关注点在于音乐和社会的互动关系,音乐在我们社会中的作用,社会的发展对音乐创作的影响,这些都要通过主体(人)的心理和审美来连接。所以,对社会心理怎样作用于音乐创作者的审美心理以及人类对音乐需求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和研究都对音乐社会学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由此可见,音乐心理学以及音乐和社会科学所结合出的音乐心理学对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

三、音乐心理学与音乐教育学

毫无疑问,目前我国音乐领域通过运用音乐心理学从而对音乐教育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对我国的音乐及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音乐心理学中的很多知识都和音乐教育的内容息息相关,比如音乐技能、对音乐的感知等,甚至可以说对音乐教育心理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音乐心理学最早涉及和研究成果最多的领域。音乐心理学和音乐教育学在交流过程中不断融合,在融合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新出现的学科——音乐教育心理学,这一学科的出现使得这两门课程更好的相互结合和发展。现如今国内外对这门新兴学科的研究已经成了研究音乐教育学的全部内容。

比如说舒特和两位作家一起编著的著作——《音乐心理学》,这部作品中就有几篇比较重要的章节,涵盖了对音乐技能的评估和怎样才能形成音乐技能这些内容。文章创作者针对所有的音乐技能进行分析比较,对其各个方面的区别和共通之处进行了总结,还对一些音乐技能测试表作出了一定的评价,详尽的分析了影响音乐技能形成的因素,还谈及了对音乐心理学的认识。

我们国家的研究者根据国外一些作家的作品得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刘沛在对《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中谈到了音乐教育的社会基础和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以及如何利用心理学评价音乐行为。这些理论对于我国音乐领域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我们国家的音乐著作创作者在学习国外先进的音乐理论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有选择的学习,同时还要结合我国的特有的情况,比如我国的社会和教育环境、人才的素质等,运用心理学更全面的去摸索我国的音乐发展规律。比如说赵宋光和黄虹等人一起编著的《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这本书就非常全面的研究了中外的音乐理论以及中国从古至今的音乐心理的演变,同时还提到了学生因为其年龄、音乐反应、听觉等方面的区别对其学习音乐的影响,还有音乐教育中对教师音乐素养的要求等。这本书内容详实,实践性操作性强,对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音乐心理学从理論上和实践上都对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音乐教育心理研究的水平和能力不断进步,我国的音乐教育领域将会不断取得质的飞跃。

四、结语

上文提到,音乐心理学具有很多特性,比如提供数据和理论的“工具性”;起到连接心理学和音乐学的“中介性”;使得心理学和各种科学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的“交融性”;以及把自身的行为和动态都作为研究领域的“主体性”。正是这么多的特性使得音乐心理学对音乐研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传统的音乐研究方式或许可以得到一些理论或实践成果,但那一定是片面的,只有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研究主体心理活动及行为的变化来进行音乐研究才是较为全面和科学的。虽然我国的音乐心理学发展还并不成熟,但是其对音乐研究的作用可见一斑。所以,随着我国音乐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和成熟,音乐心理学一定会发挥其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斌.音乐心理学在音乐学研究中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7,(20):96-97.

[2]周倩,沈叶.纵横联结中催生的创造性(一)——电子音乐技术与多领域音乐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7,35(01):150-158.

[3]时茜.对音乐心理学科的全新探索——评《音乐心理学》[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22):86.

[4]赵媛.儿童音乐学习心理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的探索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5]刘晓萍.单纯听音乐和歌曲讨论疗法对焦虑症辅助治疗作用的比较[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6]张旻琰.浅谈音乐心理学在音乐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

猜你喜欢

作用
新型智能手机保护壳设计
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国企改革发展的作用分析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