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穆索尔斯基作品在视唱教学中的应用

2018-10-20王茜

艺术评鉴 2018年11期
关键词:应用

王茜

摘要:穆索尔斯基是穆俄国近代音乐现实主义的奠基人,是“强力集团”中最主要的作曲家,他的创作在艺术风格上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特点和独特个性,在音乐语言和艺术形式上有大胆的创新。本文试图以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前两首乐曲作改编,为视唱练耳的多声部提供不同风格的作品。

关键词:穆索尔斯基 视唱 应用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1-0001-03

一、《圖画展览会》的简介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图画展览会》是俄国作曲家莫杰斯特·彼得罗维奇·穆索尔斯基所作的钢琴组曲,这部作品在和声手法、曲式结构和钢琴织体方面有新的探索。这独树一帜的作品吸引了许多作曲家为它配器,其中M.拉韦尔的改编曲获得了最广泛的流传,吸引了更多的听众。

鉴于此,我们可以通过此作品特殊的和声来进行多声部的纵向训练,也可以通过其节奏的多样组合来进行训练,为视唱练耳训练提供广泛的教材。

(二)目前国内外对《图画展览会》的前期研究成果及现状

《图画展览会》这部作品闻名世界,目前的学术研究大概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配器角度

最初的《图画展览会》是钢琴组曲,配器大师们先后改为了管弦乐版本后,得到了更多的观注和吸引了更多的听众,演奏最多的版本为莫里斯·拉威尔所作。

2.钢琴演奏角度

这个角度的研究直接着眼于原版的钢琴组曲,从分析钢琴演奏的技巧、情感等问题进行研究。

3.美学等其它角度

也有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这部作品,例如美学角度。

二、《图画展览会》的曲调特点

(一)标题性

穆索尔斯基以画展中的十幅印象最为深刻的作品为素材,用音乐语言描绘了画面中的人物、情景,使听众仿佛置身画展中一样。作品以“漫步”为主题,将十首曲子有机的连接起来。穆索尔斯基用生动的音乐形象描绘了静止的画作,将画面赋予生命,令听众欣赏时产生强烈的画面感及遐想。

(二)旋律的语言性

穆索尔斯基创造了他自己的音乐语言,风格极具特色。他用音乐模仿人类语言的抑扬顿挫,用音乐富于朗诵性的音调,用音乐塑造奇幻性和标题性的形象。

(三)节奏的多样性

穆索尔斯基的节奏丰富多变,不同的画面用不同的音形组合来表现,例如《两个犹太人》,描绘富人时,穆索尔斯基运用了八分音符的附附点与六十四分音符的三连音组合,描绘穷人时,用了大量复倚音。

(四)和声的创新性

《图画展览会》在三度叠置和弦的基础上,还有各种形式的变和弦。另外,作者运用了非传统和声,如省略音和弦、非三度叠置和弦及复合功能和弦等。

三、《图画展览会》主题及前三首乐曲在视唱练耳中的实践方法

(一)主题《漫步》的练习方法

1.音阶练习

穆索尔斯基并没有运用西方大小调式,而是使用了中古调式。对于大部分视唱曲来说,习惯了大小调的唱法,再来演唱这些音乐会感到不适应,我们可以先将音阶列出来,唱熟音阶。这首曲子涉及到四个调式音阶:

弹唱:弹唱以下各中古调式音阶,建立良好的中古调式乐感。

(1)F混合利底亚调式音阶:

(2)bA混合利底亚调式音阶:

(3)C混合利底亚调式音阶:

(4)bB伊奥尼亚音阶,即bB大调式:

2.对比练习

可根据传统大小调式音阶和中古调式音阶进行对比练习,加深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例如:bA混合利底亚调式音阶与bA大调音阶的对比练习。

3.交替节拍的练习

作曲家用5拍子和6拍子结合,两小节形成一个乐句,两个乐句构成一个乐段,小节间的重音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可以在乐句开始第一拍找重音。音乐展现了人们在参观画展时的悠闲自得的景象,乐句之间就像一男一女在对话,练习时可以分男女两个声部来进行演唱。女声纤细温柔,男声加入了和声,更为浑厚。同时,这首曲子也可以作为单声部旋律记谱的听写训练。包括了大二度、纯四度、纯八度等音程。

(二)《侏儒》的练习方法

1.弹唱音阶

此曲只有两种调式,be和声小调式和be弗利几亚调式。

(1)be和声小调音阶:

(2)be弗利几亚调式音阶:

2.半音阶练习

曲谱第9、10行运用下行半音阶描绘侏儒走路的畸形,减四度、减五度及小二度的运用使得音乐极其紧张、怪诞,这段可以单独作为练习使用。

四、结语

视唱练耳作为高等音乐院校的基本课程,既能训练学生的听和唱,又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随着学生们接触不同风格类型的视唱曲目,在练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处理音乐节奏、音高、强弱的能力,因此我们更应该把视唱作品多样化:不仅是声乐作品,还要有器乐作品的改编;不仅是单声部视唱,还要有多元化的多声部视唱。

通过《图画展览会》,我们了解到中古调式的风格,领略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独特艺术魅力。穆索尔斯基的音乐创作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财富与宝藏。

参考文献:

[1]孙强.高师视唱练耳“民族音乐多声思维”教学的初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