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芦花》的音乐特征与演唱研究

2018-10-20张敏

艺术评鉴 2018年11期
关键词:演唱分析音乐特征芦花

张敏

摘要:《芦花》是来自总政歌舞团创作的大型舞蹈音乐剧《一个士兵的日記》中的一首歌,由贺东久作词,印青谱曲。歌曲借“芦花”抒情,讲述了一个军人在军事演习活动之后对故乡和爱人的回忆之情,歌词朴实无华,但却饱含真挚的情感。笔者选择雷佳演唱的版本,从音乐特征与演唱上进行分析。

关键词:《芦花》 音乐特征 演唱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1-0009-03

由贺东久作词,印青谱曲的艺术歌曲《芦花》是一首旋律优美动听的歌曲,作品出现在歌舞剧《一个士兵的日记》的第一幕,讲述的是主人公士兵在紧张的军事演习活动之后对故乡和爱人的思念和回忆之情,并由此联想起送他参军的渔家姑娘的纯美爱情歌曲。场景没有过多的修饰,在一大片芦苇丛中,一只小船轻轻地划过,透过甜美的歌声唱出对爱人的嘱托与思念。歌词以芦花、大雁、秋光、红花,暗喻出中国当代士兵与恋人之间的军魂情,也塑造了对爱人的恋恋不舍与期盼爱人能够早日立功的内心刻画。歌词以象征的手法,借景抒情,用芦花来象征渔家姑娘与远在他乡保家卫国的心上人最质朴、真挚的情感。语言淳朴,旋律流畅,乐句方整,感情真挚。

一、音乐特征

歌曲《芦花》篇幅不长,全曲一共49个小节,但是语言优美,曲调清新,旋律舒缓流畅。从曲式上来看,《芦花》是一个二部曲式,由前奏、程示段、对比段加尾声构成。前奏由8个小节组成,结构非常工整对称,调性单一,因此是一个单一调性的方整性结构乐段。八六拍子,以P开始,确定了dolce的基调,前奏比较舒缓,基本上是xxxxxx的节奏型。“芦花白,芦花美,花絮满天飞”, 在一大片芦苇荡里,白色的芦花是如此纯洁、清新,描绘了一幅芦花漫天飞舞的画面,美不胜收。“千丝万缕意绵绵,路上彩云追。”这绵绵的情意,连彩云也羡慕地要一路追随。画面浪漫唯美,以对景色的描绘展开,为下一步的抒情作了一个巧妙的铺垫。“追过山,追过水,花飞为了谁?”这里发出的疑问,巧妙地把主歌与副歌部分连接起来,引出了后面的“情和爱”。“大雁成行人双对,相思花为媒。”看见“大雁成行”想起你,以花为媒介表达我对你的思念。A 段景色的描写更加加重了 B 段抒情的节奏。本句引出了本曲主题,而这个情爱,不仅仅只是儿女情长的小爱,更多的是一种豪情,是一种人间大爱。渔家姑娘倾注给爱人的不仅仅是叮嘱以及照顾,还有盼望他早日立功报国归来的高尚情操。“情和爱,花为媒,千里万里梦相随”以花为媒介表达我对你的情意,即使是千里万里我也一路相随。而且作词者并不仅仅是将情感停留在这小小的感叹上,还将其升华到姑娘对情郎“莫忘故乡秋光好,早待红花报春回”的叮嘱上,不要忘记了故乡的美丽秋色,争取报国争光来年的春天回到家乡。这份情感着实令人感动,立意深远。

8小节的前奏,一三五小节都是xxxxxx的节奏型,第二小节两个三拍子的连音,第四小节一个上行的音阶推动,在相同的节奏中夹杂着些许变化,使得音乐层次更加丰富。第6-8小节节奏较为舒缓,慢慢引出人声。A段a句“芦花白”“花”字一个小小的附点推动,把芦花漫天飞舞的动态画面表现得十分生动,“白”字这里的休止符用的恰到好处,有一种花絮在空中飞舞的美感。“芦花美”xxxx的节奏比较平缓,“花絮满天飞”“飞”字拖长6拍,xx xxx的节奏,把芦花在空中飞舞的画面显现在我们眼前。前面“芦花白,芦花美”尾音的休止符,仿佛是在感叹芦花的美丽时情不自禁的停顿,到“花絮满天飞”就完全连贯,描绘了一幅芦花飞舞的美丽画面。这一断一连,把画面刻画地更为生动。“千丝万缕意绵绵”“万”字用了一个前倚音,表示强调,这是有万千的情意呀,“绵”字这里的波音用得恰到好处,表现出一种情意绵长、缠缠绕绕之感。“路上彩云追”xx xxx x.x.节奏平缓,“追”字拖长6拍,把“追”这一动态行为表现得十分生动。a句“追过山,追过水”相比前面的“芦花白,芦花美”有了一个小小的变化,“山”字和“水”字都拖长了3拍,尾音的延长,表达的是一种感情的升华,a句仅仅是对景色的描写,而a句则借是景物来表达人的感情。“花飞为了谁?”这里发出了疑问,节奏上没有什么变化,xx xxx x.x.的节奏,比较平稳。“大雁成行人双对”节奏变成连续切分,看见大雁成双成对而想起你,“相思花为媒”“花”字后面的一个半拍休止,表示强调,是以“花”为媒介来表达我对你的思念啊,A段结束。B段总体节奏比较舒缓,“情和爱”直接一个bE强推,节奏是xxxx.有一种推动感,“花为媒”到F音上,音更高,一层一层递进,“千里万里梦相随,莫忘故乡秋光好”线条拉开,节奏舒缓,把心中对情郎哥哥的情感抒发出来并嘱托他不要忘记故乡的美丽秋色,“早待红花报春回”“早待” 一个十六分音符的推动,把这种内心的感受表达得十分迫切,b句“情和爱”力度强,“花”字音高到达bA,“千里万里梦相随”“千里万里”力度很强,节奏是xxx xxx的平缓进行,但是此处音高达到了bB,表达了这种热烈的情绪,姑娘千里相随的心十分坚定。然后稍弱,力度中强,“莫忘故乡秋光好,早待红花报春回”节奏较为平稳,最后慢慢拉开,缓缓结束。接四小节间奏,第二段与第一段完全一致,多了9小节尾声。尾声是对副歌的部分重复。“莫忘故乡秋光好,早待红花报春回”,前一句是对副歌部分的完全重复,后一句“早待红花”转成八三拍,到“报”字又转回八六拍,而且这一个“报”字就拖长了五拍半,音高从小字二组的F到bB最后达到全曲最高音小字三组的C。这一个往上的推进,把情绪推到了最高潮,“回”字有16拍,且最后强收,全曲结束。

《芦花》的歌词语言优美,节奏连贯饱满,旋律优美动听。作词者借“芦花”抒发了渔家姑娘的柔情,赋予了芦花以鲜活的生命以及绵绵的人间真情,画面恬静幽美,笔调浪漫欢畅,这首歌曲是词曲作者凝聚了心血而成的作品。

二、演唱分析

一首好的作品,除了作品本身的易于传唱以外,还离不开一个好的演唱者。通过一个优秀的演唱者来演唱的作品才能够感染大众,引发情感共鸣,进而广为流传。《芦花》之所以如此受到大众的欢迎,雷佳功不可没。她的演唱兼民族、美声、戏曲之美,涵浑大气,灵秀韵致,她的嗓音既有民族声乐艺术家珠圆玉润之音域,又有自身独特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灵秀,形成了大气、唯美的演唱风格,在歌坛独树一帜。她音质清澈纯美,富于变化,极具张力与穿透力,又极富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被誉为“天籁之音”。由她演唱的《芦花》旋律优美,委婉深情。

开头竹笛声飘出,伴隨着三角铁的叮叮咚咚,奠定了一个优美的基调,第四小节后半段弦乐器的推动,然后慢慢拉开,与笛声交相辉映。雷佳的声音甜美动听,“芦花儿白,芦花儿美”声音一出就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个芦花纷飞的场景里,“花絮满天飞”拉开线条。“千丝万缕意绵绵”“千”字这里雷佳加了一个倚音,使这种万千情意更加缠绵,“路上彩云追”,线条拉开,尾音与弦乐声相和,a句加入了人声伴唱,与雷佳的演唱一应一和,层次更为丰富。到“相思花为媒”弦乐器的推动,加上尾音伴唱的配合把情绪推到了高潮,“情和爱,花为媒,千里万里梦相随,莫忘故乡秋光好,早待红花报春回。”雷佳的声音细腻甜美,但在这细腻中又透出一股大气,把这种大爱表现得十分贴切。随着“早待红花报春回”的推动,这时到了全曲的最高潮。“情和爱,花为媒,千里万里梦相随,莫忘故乡秋光好,早待红花报春回。”这一句与前一句的歌词完全相同,但是旋律有了变化。“情和爱”与前句相同,“花为媒”“花”字到了小字二组的A音,“千里万里梦相随”几乎都在高音区,且这里的力度要求是很强,需要很深的技巧功底以及充足饱满的气息。雷佳把这一句表现得恰到好处,此时伴奏声也很强,伴奏配合着声音,把情绪推到了全曲的高潮。“莫忘故乡秋光好,早待红花报春回”渐弱到中强力度,声音十分宽广。接着是4小节的间奏,第二段是对一段的完全重复,多了9小节的尾声。尾声部分,“莫忘故乡秋光好”声音很平稳,“早待红花报春回”中间没有换气,8拍半的演唱,雷佳一气呵成,最后一个“回”字渐强,同时伴奏的力度也随之渐强,结束全曲。她的演唱大气从容稳定,把这首歌曲诠释得十分完美。

优美的旋律,舒缓而富有韵律的音乐,融合了中国典型的民族特色,同时,演唱者在细腻中又透露出一种大气磅礴,显示出人物的大爱情怀。雷佳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地演唱,完美地诠释了这首作品。

三、结语

雷佳的演唱细腻、大气,完美地为观众呈现了一首优美的歌曲,她在字正腔圆的基础上做到了声情并茂,更好地发展了民族声乐艺术。本文通过对这首歌曲的音乐特征与演唱方面进行分析,使得我们对歌曲有了更深的了解,以便于我们能够更好地去演绎这首作品。

参考文献:

[1]史雁楠.《芦花》的人物形象塑造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年.

[2]黎莉.印青歌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唱分析[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猜你喜欢

演唱分析音乐特征芦花
芦花谣
借一支芦花赞美祖国
吟雪
芦花和大雄的幸福生活
理性中的即兴随想
歌剧《江姐》选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的演唱分析
声乐套曲《冬之旅》第十一首《春梦》歌曲演唱分析
浅析陇东民歌的音乐特征
中国当代古风音乐曲式形态特征探析
浅谈肖邦《升c小调波洛乃兹舞曲》的音乐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