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管钡餐造影联合CT综合评价食管癌放疗近期疗效的价值

2018-10-19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473000齐书然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8期
关键词:钡餐长径胸部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473000)齐书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50例食管癌的患者,与食管癌的诊断标准[1]相符,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40.2±9.6)岁,平均病程(2.4±0.5)年。

1.2 方法 对50例患者都进行胸部CT模拟定位,利用三维放射治疗对照射靶区进行判断并描绘,同时也要对靶区周围可能涉及的器官采用三维适形,进行常规划分,所有患者均行胸部CT模拟定位,使用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勾画照射靶区,每次DT1.8~2.0Gy,每周五次,连续照射30次,总剂量达到59.4~61.2Gy。在放疗完成后的30天内进行CT扫描,禁食12小时,然后采用120kV,80~100mA,层厚为10mm,肿瘤部位大小改成5mm,若肿瘤较小,也可3mm,两肿瘤中间间隔10mm,进行常规颈部、双锁上、胸部、上腹部的扫描。注入60~70mL碘海醇增强后再扫描,X线钡餐造影前需要进行禁食4小时,然后常规透视胸部、腹部,采集图像。

1.3 疗效判定标准 完全缓解(CR)表现为患者肿瘤全部消失,经过造影可以看出边缘呈现光滑状态,而钡剂能够顺利通过:没有出现管腔狭窄,在X线照射下能够明显看出黏膜近乎恢复正常状态;部分缓解(PR)表现为患者肿瘤一部分已经消失钡剂能够较好通过,边缘不是特别光滑,管腔有些狭窄;无缓解(NR)表现为肿瘤没有消失甚至增多。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分析,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淋巴结长径、短径和体积中位数比较 放疗前,食管癌患者区域淋巴结长径为1.72cm,短径为1.07cm,体积为2.48cm3;放疗后,食管癌患者区域淋巴结长径为1.09cm,短径为0.78cm,体积为1.27cm3。

2.2 钡餐造影结合CT近期疗效 钡餐造影结合CT的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24.54%,部分缓解72.35%,无缓解3.08%。

2.3 CT测量最大管壁厚度与生存情况比较 CT测量最大管壁厚度与生存情况见附表。

附表 CT测量最大管壁厚度与生存情况比较

3 讨论

食管癌的临床发病率较高,而对于其诊断常采用钡餐造影,它是通过影像学内容对食管癌的具体情况和疗效进行判断的一门技术[2]。其优点是操作简单、直观等。但该方法对于癌变较深的病变效果不是特别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而CT诊断是一种内脏疾病的诊断技术,可以对疾病的诊断分析起到辅助作用[4]。

放疗前,食管癌患者区域淋巴结长径为1.72cm,短径为1.07cm,体积为2.48cm3;放疗后,食管癌患者区域淋巴结长径为1.09cm,短径为0.78cm,体积为1.27cm3。钡餐造影结合CT的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24.54%,部分缓解72.35%,无缓解3.08%。食管癌钡餐造影能够准确地判断病变的具体长度以及位置,对于病程短且深度浅的病变有很好的效果,加之CT诊断能够清晰地显现出具体病变的大小和范围,同时能够清晰地判断疗效,所以两者结合使用能够减少局限性,增加治疗的疗效,提高价值。

综上所述,食管钡餐造影联合CT综合评价食管癌放疗近期疗效良好,值得进一步借鉴和应用。

猜你喜欢

钡餐长径胸部
基于全三维动网格技术的变长径比间隙环流的研究
刚性基础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有效长径比研究
玄武岩纤维长径比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CT 扫描及X-线钡餐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胸部肿瘤放疗后椎体对99Tcm-MDP的摄取表现及分析
不同长径比下狭缝节流气体静压轴承的特性研究
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的钡餐比较分析
X线钡餐造影在早期食管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胸部筛查的应用
家兔急性肺损伤胸部超声与病理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