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碳酸镁联合维生素B6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2018-10-19方国英
苏 倩,方国英
(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8)
约50%~80%的妊娠妇女在怀孕早期会出现食欲不振、厌恶油腻、恶心、呕吐等[1],严重者可发展为妊娠剧吐(hyperemesis gravidarum,HG),表现为频繁的恶心呕吐、脱水、体液失衡、新陈代谢障碍等,发生率为0.3%~3%[2]。身体和情绪上的不适往往会引起孕妇的焦虑和抑郁,甚至威胁到胎儿的安全,所以当保守治疗无效时,药物干预是必要的。因担心药物对胚胎的潜在毒性,HG的治疗往往成为棘手的难题,通常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抉择。用于HG治疗的止吐药物种类较多,有效性已较为明确,但其对妊娠的安全性有待商榷。铝碳酸镁嚼服后基本不吸收入血液,可快速中和胃酸、保护胃粘膜[3]。本文就铝碳酸镁联合维生素B6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用药决策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妇科病区妊娠剧吐住院患者共101例,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纳差、尿酮体阳性、电解质紊乱。病例纳入标准:符合第4版《实用妇产科学》中妊娠剧吐诊断[4];年龄在20~40岁之间;孕周在6~12周之间。排除标准:伴有其它严重内科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者;能引起恶心呕吐的其他病因者;对维生素B6和铝碳酸镁过敏者;同时使用过其它止吐、护胃药物治疗者。符合入选标准共101份病例,其中初产妇33例,经产妇68例。根据用药方案,仅给予维生素B6止吐治疗的病例为对照组(59例),同时给予维生素B6止吐和铝碳酸镁护胃治疗的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9.92±4.04)岁,平均孕周(8.66±1.92),平均妊娠专用恶心呕吐量化表(pregnancy-unique quantification of emesis and nausea,PUQE)评分(12.46±1.76);治疗组平均年龄(29.62±3.02)岁,平均孕周(8.24±2.02)周,平均PUQE评分(12.40±1.93)。2组在年龄、孕周、孕次、PUQE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好的可比性。本研究已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补液及对症支持治疗[5],包括每日静脉滴注葡萄糖液、葡萄糖盐水、生理盐水及平衡液共3000ml左右,纠正酸中毒,调节电解质平衡,补钾、补钠,口服维生素B1片预防Wernicke脑病等。同时给予维生素B6注射液(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4023237,规格0.1g/支),0.1g/qd,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铝碳酸镁片(达喜,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410,规格0.5g/片),1.0g/tid,嚼服。治疗期间定期检测尿酮体、血常规、生化指标。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效果评价[6]停止补液当日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治愈:患者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基本停止且无反复情况,患者恢复进食且电解质检测结果恢复正常,尿酮体转阴;好转:患者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进食状况以及电解质指标检测结果等均较前改善,尿酮体转阴或减少;无效:患者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仍明显,严重者甚至继续恶化,患者日常进食、电解质指标检测结果、尿酮体等均无改善,或者改善后10日内又再次复发入院。总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3.2 临床监测指标 采用PUQE[7]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入院时)以及治疗后(停止补液当日)的恶心呕吐症状进行评分,记录妊娠剧吐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电解质指标恢复正常时间以及补液时间。
1.3.3 安全性评价 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记录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4.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93;P=0.030)。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监测指标比较
2组治疗后恶心呕吐均改善明显,治疗组治疗后PUQE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酮体转阴时间、电解质恢复正常补液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监测指标比较
2.3 安全性比较
2组患者均出现2例肝功能异常,但不排除疾病本身引起。治疗组1例于服用铝碳酸镁5天后发生轻度便秘;其余无不良反应发生。对所有入组病例进行追踪随访至妊娠终止或胎儿娩出,治疗组1例失访,对照组2例失访,其余随访到妊娠结局的患者中,治疗组2例引产(1例胚胎停育,1例25周超声检查发现胎儿鼻骨未显示,胎儿脊柱形态异常);对照组2例早产,1例引产(36周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脊柱裂伴脊膜膨出),2例出生缺陷(1例新生儿左鼻翼处大块红色印记、左乳头有赘生物,1例足月产新生儿左心室强光斑、双足内翻)。对2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HG多发于妊娠5~12周,这一阶段为胎儿发育的关键时期,若随意用药有导致流产、胎儿发育障碍、出生缺陷等风险。目前国内外相关指南推荐的止吐药物有维生素B6、多西拉敏、抗组胺药、酚噻嗪类药物、多巴胺拮抗剂、5-羟色胺3型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等[5]。维生素B6和多西拉敏(中国未上市)已被证实整个孕期可安全使用,其余药物都存在一定的使用风险。如多巴胺拮抗剂和酚噻嗪类药物可能引起锥体外系反应。5-羟色胺3型受体拮抗剂有增加患者心脏QT间期延长、引发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的潜在风险。糖皮质激素可导致胎儿唇裂风险增加。故目前临床针对HG患者的治疗通常以饮食限制、补液支持等保守治疗为主。保守治疗虽能有效抑制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却无法缓解患者由频繁呕吐或禁食引起的胃酸过多和食道、胃黏膜损伤出血症状。铝碳酸镁兼有胃黏膜保护和抑制胃酸的双重功效,嚼服后可充分释放出药物中的活性成分,迅速中和胃酸,缓解胃痛、胃灼热,并形成由HCO3-离子构成的层状网格结构覆盖于胃内已存在损伤的黏膜,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同时能选择性地结合胆酸,抵御内外源性物质的侵害,并不间断地阻止胃蛋白酶对胃的侵袭,发挥保护和修复作用。因此,铝碳酸镁能有效缓解HG引起的上腹不适、胃酸反流、胃黏膜受损等症状[8]。尽管孕期铝暴露的毒性已经被证实,但是没有研究表明正常剂量的含铝药物会对肾功能正常孕妇的胎儿造成影响。此外铝碳酸镁嚼服后基本不吸收进入血液,在孕期使用至今未见对胎儿有影响的报道,故妊娠期使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9]。
本研究应用铝碳酸镁联合维生素B6治疗HG,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其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尿酮症转阴时间、电解质指标恢复正常时间、输液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同时本文对妊娠早期使用铝碳酸镁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使用铝碳酸镁不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