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契合核心素养

2018-10-18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5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高中物理物理

高中物理是一门集思维与创新的学科,学科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理性素养。所以,在高中阶段物理学科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科思想的契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存在,在目前阶段,高中生在学习物理以及教师在授课时,都没有进行深入的阐述和体现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只是一味地强调如何在物理学科中取得较高的分数,这样容易导致学生与其他人拉开差距。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契合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渗透物理思想和方法

物理思想是对物理概念、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的分析和理解。物理方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物理思想和方法是物理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应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物理教学要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循序渐进,在知识发生的过程中渗透物理思想和方法,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中揭示物理规律,使学生从中掌握关于物理的思想和方法,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在后续的学习中。

例如,在“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教学中,学生猜想了多个影响因素。教师提问:“这么多的因素,怎样知道哪个因素会对单摆来回摆动的时间造成影响?”学生积极思考,找出了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他们在研究其中一个影响因素时,会把其他影响因素控制不变。最后,师生一起通过实验把结果探究出来。教师归纳指出:“在这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使用了控制变量法。”这样,通过联系实际问题,学生对物理思想和方法也会更加容易理解并记忆深刻。

二、从应试能力培养转变为思维能力培养

思维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没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就无法将基本物理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相互渗透、相互关联,进而形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释放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经验上的错误,认为物体只有需要外力才能保持运动状态,对于“物体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一理论感到不理解。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得出“小车受到阻力越小,运行得就越远”的结论。然后学生继续推理,若小车受到阻力越来越小,小车将运行得越来越远;若小车不受阻力,那么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得出的,这是一种推理方法。这样就使学生对逻辑推理有了深刻感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物理问题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进一步揭示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间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有些概念和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可以从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出发,阐明其确切的物理意义。如在讲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与半径的关系时,可以联系在跑道上拐弯的情况,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有些概念与生产、生活联系不大或者没有联系,如电场线,在做演示实验时,必须讲清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仪器构造原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告诉学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四、从解题方法转变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拘泥于解决某一道题的方法,教师也集中在如何去讲解一道题,笔者认为这样无法契合物理学科思想。在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中以及物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脱离就题论题的思维,延展到题目外,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就某个题目进行讲解,然后阐述解题思想,引导和帮助学生总结如何进行此类题型的求解,主要是阐述学生的解题方法,即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从一个题目的解决方法进行阐述,因为题目是写不完的,题目的种类有千千万,所以教师应该从题型和思想及方法进行深入,这才是物理学科的素养。

高中物理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学科成绩的提高,而在于在素质教育体系中,深入契合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知道学科素养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学中深入契合学科素养,为中国的素质人才培养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高中物理物理
只因是物理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处处留心皆物理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高中物理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