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生的厌学问题之我见
2018-10-18
厌学,是指学生厌恶学习、厌倦学业的现象,是一种消极应对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有厌学情绪的学生通常表现为上课睡觉,玩手机,实训课不积极,课下不写作业,不做练习,考试作弊,沉迷网络,中途退学,抽烟,酗酒,谈恋爱……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国家生力军,是一线产业大军,面对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激烈的竞争、社会的需求、企业的需要,中职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努力进取,学习更多的基础知识和先进技术。所以,研究当前中职生的厌学情绪,分析其厌学原因,有针对性地帮助其克服厌学情绪,树立信心,学好知识和技能,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职责所在。
一、中职生厌学原因解析
导致中职生厌学的原因诸多,应综合考量。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方面的影响
当前主流社会对人才的评价以高学历以及有无大学文凭为标准。今年很多城市出台对本科和研究生以上学历的种种优惠政策,用人单位也更倾向于招聘高学历的人才,忽视有一技之长但没有进入大学的专门人才,这就导致中职生感觉就业无望,读书无用,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就本地区而言,上普通高中无望的学生才选择进入职业高中和高职院校,所有高职学校为了招生,学生零门槛入学,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相当数量的学生连小学程度都达不到,他们已经对学习充满厌倦,来到职校后,使厌学就像传染病一样蔓延。
2.家庭环境、教育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态度、行为对孩子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一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当孩子出现学习困难时只是一味地指责埋怨,对子女提出不切实际的高要求,使本来学习困难的孩子对学习更加厌倦;其次,一些父母不能很好地言传身教,他们上网聊天,或沉溺于不良嗜好中,却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孩子有样学样,自然对学习不感兴趣;再次,有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不够了解,更缺乏心灵上的沟通,只是最大程度地满足孩子物质上的要求,孩子学习上和心理上得不到支持,就会有厌学、叛逆的情形出现;最后,有些学生在初中阶段就让家长伤透了脑筋,家长把职业学校当成“托儿所”,对孩子的学习没什么要求,学生于是放任自己,得过且过。
3.学生自身因素
首先,职高生学习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不高。从近几年的招生情况来看,职校缺乏生源且质量差,大多数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有困难,成绩不好,对学习有抵触心理,认为上职高可以轻松地学一门实用技术,不用再学习课本知识,进入中职后,没有做好继续学习的准备,随着课程的深入以及难度的提高,学习基础课感到吃力,更难以适应专业课的学习,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因此产生了厌学心理;其次,缺乏远大的学习目标,相当多的职高生对未来缺少规划,没有目标、很迷茫,有随波逐流的想法。对学习没有渴望紧迫之感。所以,在学习中一遇问题就会退缩,就会厌烦学习;再次,对职高存在偏见,一些职高生认为上职高就是混个文凭,学不到什么东西,即使学了也没有用,还不如早点就业,没文化照样能挣大钱,他们对知识的价值产生了怀疑。
4.学校内部因素
首先,许多职高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陈旧,有学校专业配套设施、软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校园环境缺乏应有的人文精神,没有“比学赶帮”的气氛;其次,许多职业学校课程的设置和普通高中没有很大区别,以文化课为主,专业课里的核心课程开设力度不大,有些专业的教材缺乏,好多学校的专业重复设置,没有特色;再次,职业学校缺乏专业教师,许多教师是“半路出家”,之前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学生对这种“万金油”式的教师“不感冒”。
二、让“厌学”变“乐学”
职高生厌学是令社会、学校、家长都头疼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多管齐下,协调配合,共同营造乐学爱学的氛围,并不断从正面对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给予强化。总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1.呼唤社会尊重一线工人,提高一线工人待遇
众所周知,德国与日本是世界制造强国,其强大的背后离不开先进的职业技术教育的支撑,它们从教育的产出出发,即从受教育入职后的境遇出发,给予高薪,让受教育者敢于也愿意去企业从事技术工作,使更多的职业者愿意接受职业技术的培养与教育,德国的“双元制”与日本的“企业培训”制度培养了一流的技术人才,一个公司白领和一个蓝领工人受到同样的尊重和对待,我们国家应借鉴德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即“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制造行业的热词。一个国家的民族工业要振兴,除了有先进的技术和过硬的管理,更需要有大批高水平的产业工人,而我们的职业教育就承担这样的重任,职校学生毕业后,更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使他们认为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2.整合社会资源,优化学校专业配置
(1)呼唤企业和学校对接,学生成功就业
职高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很大程度是因为学非所用,如果企业和学校结成联盟,企业利用学校资源优势,学生找到实习平台,产学结合,互补共赢,一举两得,学生就会学得有劲,学有所成。
(2)整合教学资源,避免重复设置,实现优势互补
就本地区而言,各种公办和民办的高职院校和职业高中重复的专业不少,每年就有限的教学对象进行恶性竞争,而不是把心思花在教研和教学质量上。所以建议有关部门整合各个学校优势专业,避免重复建设,让学生在学校学有所获,为社会喜欢。
三、学校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大专业教师的引进、培养和培训工作
职业学校也需要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学校要进行各类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动手体验各类竞技活动,从动手发展到动脑然后到动心的过程;针对专业教师的缺乏,学校应引进或培训现有教师,良好的师资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才会在教师的引领下爱上学习;职业学校也应加大对学生的纪律教育和纪律约束,没有纪律的约束,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对职高生尤其如此。比如对学生手机的有效管理是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四、家长的理解和鼓励是对学生莫大的支持
在学校的严格管理和教师的教育下,学生养成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如果没有家长的联动和支持,这些良好的行为很难得到保持,针对这种状况,建议学校和家长建立联动机制;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在各个班级进行相关的主题活动;鼓励家长主动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五、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
职高学生普遍缺乏远大理想和长远目标,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与生涯教育,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长远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让学生脚踏实地、不断进步,逐渐对自己燃起希望,重拾自信;对于因学习基础薄弱而丧失学习兴趣的学生,学校应大力开发校本课程,针对自己的学生,编写出学生学得进去、学有所获并贴合实际的教材,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自己的潜力;职校对学生的考试和考核也应多元化,职校学生最害怕考试,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应低一些,根据他们的基础而不是根据教学难度出题,除了正常的笔试考核外,教师应综合参考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实习实验表现,通过多种方式考核学生,例如用一篇文章、一次活动、开卷考试等来考核学生。
通过对职校生厌学现象的分析,可以感到改变这种现状迫在眉睫。中职生的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未来,学校、社会、家长、学生要多管齐下,变厌学为乐学,变无为为有为,让我们积极努力,各尽其力,协调一致,使学生爱上学习,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