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聋生有效阅读的策略研究
2018-10-16王春芳
● 王春芳
阅读是精神的享受,是情感的交流,是心灵的碰撞,更是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对于聋生来说,阅读显得尤为重要。《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聋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1]有效的课外阅读,不仅能拓宽聋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而且能帮助聋生积累词句,拓展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指导聋生课外阅读,是聋校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一、聋生课外阅读现状
(一)聋生课外阅读兴趣不强
大部分聋生反映,他们看不懂课外读物,这是导致聋生课外阅读兴趣低下的主要原因。看不懂就不愿意看,不看课外书,没有足够的词句积累,直接影响了语文学习的效果,使得阅读能力低下,对课外阅读更没有兴趣。
(二)聋生课外阅读数量不足
聋校新课标对各学段聋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作了明确规定,要求经过九年的学习,聋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15万字。但从实际来看,各学段聋生的课外阅读量远远低于新课标规定必须要达到的标准。[2]
(三)聋生课外阅读方法欠缺
虽然学校对低中年段聋生都安排了阅读指导课,但上课老师缺少对聋生课外阅读方法的具体指导,导致聋生不会阅读。[3]聋生的阅读课就是在不停地找书、翻书、换书中度过,能够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看一本书,并获得初步阅读感受的聋生寥寥无几。
二、聋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策略
(一)提高阅读兴趣,是提升聋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基础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兴趣在各种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聋生课外阅读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有了阅读的兴趣,聋生内心才会对课外阅读产生强烈的需求,才能真正投入到阅读活动中。[4]
1.自制句式墙,营造适宜阅读环境
从聋生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开始,笔者就非常注重在班级中营造一种开放的、自然的、愉快的课外阅读氛围,创设促进课外阅读的良性物质环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一年级的聋生语言积累只有20个固定的句式。在掌握这些句式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在教室后面布置一面“句式墙”来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如学完“我喜欢吃包子”这个句子后,句式墙上就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一个小朋友,面带微笑,说着:“我喜欢吃。”另外一个小朋友则是用不同的表情表述着:“我不喜欢吃。”在这两句话的下面,会呈现出各式各样的食物图片,图片下方配有带拼音的词卡。这些颜色亮丽的图片、形态各异的词卡、温馨的画面,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课前或课余,学生都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词卡拿起来放到句子中去阅读,这样的阅读形式深受一年级聋生的喜欢。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聋生不仅巩固了句子,还学到了许多书本中没有的词语,增加了词汇量,为他们由句到段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让阅读的乐趣深深地扎根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使他们从小就爱上阅读。
2.适时设问,创设阅读期待
聋生由于听觉缺陷,会充分发挥视觉方面的代偿功能,他们对直观形象、动态的画面关注度会更高。加上低年级的聋孩子爱听故事,喜欢看动画片,因此笔者在阅读课上充分发挥电视、电影等大众传媒对聋生课外阅读的促进作用,以此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5]
在一次阅读课上,笔者引导孩子们读《三只小猪盖房子》一文,课堂上笔者播放了故事的视频,正当聋生们看得津津有味时,一只大灰狼来到了第三只小猪盖的砖房子前,结果会怎么样呢?这时,笔者果断地停止视频的播放,告诉他们答案就在书本里,只要认真去看,就能找出想要的回答。这样一来,学生对所读的书充满无限的期待,大大地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他们会从心底接受这本书,都迫不及待地拿起书本阅读。阅读过程结束后,再返回到视频中继续观看,两者有机结合,聋生对阅读的理解会更深刻。
(二)保证阅读实效,是提升聋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前提
师生共读 供图 王春芳
1.自制个人书单,制订阅读计划
聋生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为了避免阅读的盲目性,中高段的聋生在开展课外阅读之前,必须制订一份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计划。每学期初,笔者会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以及班级学生阅读水平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等,制订比较系统的课外阅读指导计划,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公布一批课外书和阅读要求。然后帮助学生选出适合自己阅读的书,制订属于自己的阅读计划和时间表,并把制订的计划贴到容易看到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当然,每个孩子的计划中阅读数量和时间安排都是不同的。在阅读计划的指导下,聋生就能开展有目的的阅读活动,就能合理安排好课内学习与课外知识的衔接,做好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时间分配,努力做到课内课外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2.一日三检,关注阅读进展
为了保证阅读计划的顺利实施,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阅读进展,督促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将计划落到实处。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实际,笔者从一天中选取了适合进行课外阅读的三个时间段:下午上课结束到晚饭前、晚饭后到晚自习前、晚自习开始到睡觉前,并作出硬性规定: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安排,在适合自己的时间段,进行最少30分钟的课外阅读,再由班长负责,对每天的阅读情况进行统计,填写汇总表。笔者通过阅读汇总表的反馈,对每天班级里每一个孩子的阅读情况了如指掌。这时,对没有进行课外阅读的同学作适当的提醒即可。长此以往,每一个孩子都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渐渐爱上阅读。
3.重批阅、树典型,定期进行阅读总结
对聋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定期的总结、反馈、交流,对阅读计划的完成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笔者的做法是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周小结时重点对学生的阅读笔记作适当的批阅,提出表扬指出不足,进行反馈交流,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月总结活动中,主要是树立典型,促“悦”读。根据一个月里同学们每天的阅读情况,阅读书目的数量、阅读笔记的质量等推选出一个月的“阅读之星”。请他推荐好书,调动其他学生阅读这本书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激励他们更好更快地阅读,用积极、愉悦的心态来读书,读好书。
(三)指导阅读方法,是提升聋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手段
阅读活动是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的活动,决定了阅读只能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越俎代庖。为了让学生学会阅读,教师应当教给学生基础的读书方法,这样才能使阅读活动更有效。
1.划一划,写一写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时动笔在书上划一划,在摘记本上写一写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它能让学生在思考中动手,在动手中表达自我思考,从而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摘记本上记录以下内容:一是我不懂的,要求聋生将文中不懂的词划出来,利用工具书扫除阅读的障碍,再将词语及其意思一并摘录下来;二是我欣赏的,要求聋生摘录文中的好词好句,再自由选择3—5个词语写句子,考察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情况;三是我的理解,要求对摘录的句子进行思考式批注,写写句中词语的妙用,句子的修辞手法,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或由此所想到的;四是我的疑问,要求记录下自己对阅读内容的思考。
2.问一问,说一说
聋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肯定会遇到许多不懂的问题,怎样扫除书中的“绊脚石”呢?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去问。在学校问老师、问同学,回家问家长。问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过程,更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读书过程中除了要问,更要去说。在实践中发现,有些聋生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存在错误而他自己却浑然不知,针对这种情况,应鼓励学生说书给老师听,给家长听。说的过程既是学生展示练习的过程,也是纠正提高的过程。[6]
3.想一想,练一练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是积累,写是内化。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语言和写作范例,从读到思,从思到写,是指导聋生写作的有效途径。如读完《格林童话》中的某一个故事,笔者会请学生根据故事的情节,通过角色的转换,去思考创编另一个故事,再把它作为一个小练笔写出来。还可以给读过的故事续写结尾,给书中的主人公写一封信,等等。这样,聋生在进行大量课外阅读的同时积累了许多写作素材,提高了写作能力。
(四)作业分层设计,是提升聋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关键
课外阅读的主体是学生,但由于年龄、智力发展水平、学习能力的不同,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在设计阅读作业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阅读作业。
总的来说,阅读作业的设计最好能做到符合各个层次学生的阅读需求,使学困生有收获,学优生有突破。笔者设计的阅读作业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基础作业以摘抄优美词句为主;达标作业在此基础上要增加自己的阅读感受;提升作业做到量身打造。以学优生的阅读作业为例,日本著名绘本作家中江嘉南和上野纪子合作过一套经典绘本《可爱的鼠小弟》,这套书图文结合,以简单重复的句子为孩子提供了绝佳的语言学习机会。笔者选取了《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这本书,给学优生布置了读故事、写故事、讲故事的作业。第一步,读懂故事内容。这个绘本故事非常有趣,出人意料的情节,简洁明了的图画,而且内容通俗易懂,学生读起来兴味盎然。第二步,模仿文中的语言写一写这个故事。笔者根据书中的语言特点,提炼出一个句式给学生参考,请他们看图写出完整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故事内容作进一步拓展:又来了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拿到苹果的?鼠小弟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将这些内容加到原有的情节中去,写好后教师及时面批。这样不仅还原了故事内容,还增加了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受,使写作源于故事又高于故事。第三步,将写好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这样促使学生对自己写的故事进行多次阅读,不断地巩固积累,将书中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这样的阅读作业,以读带写,以写促讲,必定能带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收获。
(五)开展阅读活动,是聋生课外阅读的有效延伸
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可以展示聋生的阅读成果,激发他们继续阅读的积极性,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成功与满足。[7]同时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知识,提高课外阅读水平。
如根据聋生特点,对每周早上的晨间活动规定具体的内容,主要有“读书读报”“谈天说地”“师生对话”等,利用这个机会,可以请聋生上台将自己课外阅读中获取的各种信息与同学进行交流展示。这样既提高了聋生的表达能力,又能促进聋生更好地阅读。
又如根据聋生爱听故事的特点举行讲故事比赛。学生准备故事内容的过程以及参与演讲的过程其实就是背诵与积累的过程。形成和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离不开词句的积累,通过讲故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言、巩固语言、运用语言,提高阅读兴趣,保证阅读实效。
课堂教学 供图 王春芳
诸如此类的阅读活动还有很多,让学生绘制“爱阅读手抄报”,设计制作“好书推荐卡”,等等,都有助于提高阅读有效性。[8]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应当成为孩子掌握知识的极为巧妙的工具,同时又是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源泉。”由此可见,课外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让他们体验到阅读的兴趣,在阅读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