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轻鸢系长清
—— 『长清斋魏记风筝』田野考察报告
2018-10-16
2017年11月22日,笔者对“风筝魏”第四代传人——魏国秋老师所经营的“长清斋魏记风筝”工作坊进行访问与考察。此间,笔者着重对魏记风筝的制作材料、制作工具、工艺流程、魏记风筝的经营情况与营销手段等展开访谈与调查。
“风筝魏”的历史
“百丈游丝放纸鸢,芳郊三五禁烟前。”放风筝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传统游艺活动,也是清明节的重要节俗之一。天津是著名的“风筝之乡”,无论扎制还是放飞风筝都有悠久的历史。天津魏记风筝兴起于清同治年间,民国时期达到鼎盛。创始人魏元泰,幼时曾在北门里“蒋记天福扎彩铺”学艺,随后在东北里20号开设“长清斋魏记风筝扎彩铺”。因其扎制风筝手艺高超,是行中名手,时人对其有“风筝魏”的美称。1915年,魏元泰所制作的11件风筝作品被北洋政府农商部选中,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地区万国博览会并获得了奖牌,这是中国风筝艺人第一次将中国的风筝放飞到世界。“风筝魏”目前已有序传承至第五代,后辈传人在师法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改革传统风筝制作的弊端,最终形成“造型多变、彩绘逼真、飞行平稳、特技精湛、便于携带”的五大特色,成为天津的一张特色名片。
“长清斋魏记风筝”的主要类别
目前,魏记风筝店中主要经营类别为以下几种:软翅风筝、硬拍子风筝、软拍子风筝、工字风筝、立体风筝、串儿风筝、太极风筝等。题材上“魏记风筝”超脱了传统意义上飞禽类、虫类及鱼类等仿生题材。现在常见的还有“八仙”“孙悟空”“踏雪寻梅”“哪吒闹海”“松鹤延年”“子孙万代”“连年有余”“福寿双全”等多种题材。尺寸上也有很大差别,即有微型、小型、中型、大型、巨型五种。一般来说1尺以下的风筝属于微型风筝,1尺的风筝属于小型风筝,2~3尺的硬翅风筝属于中型风筝,4~5尺为大型风筝,6尺以上属于巨型风筝。早期的风筝都以“尺”为单位来衡量,而今来店内订购风筝的顾客一般直接说50(50厘米)风筝、60(60厘米)风筝或2米鹰等。
第四代传人魏国秋先生对风筝扎制工艺的不懈钻研、改造,还开发出了“太极风筝”,即“室内风筝”,这是一类可以在室内放飞的微型风筝。风筝质地轻巧,尺寸仅有20厘米,题材多为老鹰、猫头鹰、燕子等动物,是魏国秋为了满足当下放飞风筝场地少而创制的可室内放飞的新型风筝
“长清斋魏记风筝”的主要制作材料
一、骨架材料
骨架是魏记风筝的精髓所在,只有确保骨架轻重适中,干湿适宜才可保证风筝可以顺利放飞于空中,所以风筝骨架材料的挑选十分考究。
魏记风筝制作骨架选用的材料主要是福建、四川地区种植的毛竹,生长周期在2年以上为宜,3~5年最佳,以竹节长、直为最优,在使用前需要将竹子去梢、去根。由于刚砍伐后的竹子中所含水分较多,魏国秋会将竹子火烤去虫后,再放置室内风干半年。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风干,竹子内的水分逐渐蒸发,颜色由翠绿色变为土黄色,此时便可用来制作骨架。制作前,魏国秋还会根据风筝尺寸的大小将毛竹均匀地劈成宽窄相等的竹条,用刀子刮去竹面上的浮皮后再用细砂纸进行打磨,使得竹面光滑洁净。制作骨架时还需将竹子内瓤去掉,俗称“去阴”,仅留下竹子的“阳面”,因为竹子的“阳面”更具韧性,不易折断。“好竹子才能做好风筝!”为了确保竹子的质量,魏国秋多亲自前往福州农村的竹林里采购竹子。魏国秋说:“一块竹料做一个风筝。”这是为了保证同一个风筝上竹子的色彩、性能可以完全相同,从而体现了“魏记风筝”制作工艺严谨、精细的特征。
二、筝面材料
魏记风筝主要使用的面料包括以下几种:
绢。绢是制作风筝经常选用的一款丝质面料。用绢料制作的风筝绘画,颜色鲜艳,绘制精细,加之绢料较贵,制作出的风筝售价较高,广受收藏人群的喜爱,但是绢料制作风筝的缺点是不易保存,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的绢类风筝易氧化,绢面容易呈现丝絮的裂纹,俗称“糟”。
电力纺。电力纺是桑蚕生丝织纺类丝织物,因采用厂丝和电动丝织机取代土丝和木机制织而得名。上色后颜料容易晕染,质感和绢类似,有较好的延展性,适合裱糊风筝立体部分,也称为“糊肚”。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质地清透、柔韧、结实而且价格低廉,主要用来裱糊风筝的翅膀。
绵纸。绵纸质地轻薄,“吃风性”好,适用于制作小型和微型的风筝。
高丽纸。是古代高丽(今朝鲜)开发制作出的纸张品种,纸张较厚,便于画画,多用于脱模和制作硬翅,现渐被无纺布替代。
三、风筝线
随着时代的推进和工业化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材料进入了手工艺人选择的行列。
棉线,也叫麻秆线,最早主要使用棉线作为风筝线,现今已经逐渐被尼龙线、丝线等替代。丝线,质量较轻,主要用于小型风筝。尼龙线、鱼线,韧性较好,可用于中型风筝和大型风筝。凯夫拉线,线较为牢固,主要用于巨型风筝。
四、风筝的附件
魏记风筝除了以精巧的骨架著名,其筝面上所安装的附加,更增添了风筝放飞的趣味性和文化民俗内涵,风筝的附件有锣鼓、百眼、蒲绷、送饭儿、风轮、魔术装置等。
蒲绷。秋天芦苇成熟后取秆内夹膜放在风筝的翅膀骨架之上,风筝放飞之后,芦苇膜在风力摩擦的作用下发出声响,此类风筝称之为“蒲绷筝”。“蒲绷筝”是魏记风筝祖师爷魏元泰发明的,在当时可谓名声大噪。
送饭儿的制作题材以飞蛾、蝴蝶为多数。以“蝴蝶送饭儿”为例,“蝴蝶送饭儿”是将两片可活动的造型为蝴蝶翅膀安装在支撑的架子上,架子上有长方形的盒子,里面装满彩色纸片。风筝起飞后,先把架上的控制线绷挂在弹性竹条上,使蝴蝶形双翅张开,然后将铁线圈套在牵引线上。送饭儿装置受到风的吹送会沿线上升,到达提线处受阻不能继续前进。
百眼,又称“转眼”。主要装饰在昆虫类风筝上,增添动态,减少阻力,增加吃风。代表作“百眼风筝”,放飞后可发出“沙沙”的声响。
锣鼓一般在放置风筝的翅膀之上,从正面只能看见风筝两侧露出的风斗。放飞在天空中,风力吹动风斗,随之拨动锣鼓发出声响。1915年,魏元泰带着“锣鼓燕”风筝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银质奖章,赢得了“风筝魏”的美称,由此“锣鼓燕”也成为了魏记风筝招牌之一。
魔术装置,主要包括变色、变字等。利用机关和风力控制发生的变化,起到“障眼法”的作用。在过去,风筝的售卖具有季节性,主要为春、秋两季,在淡季,魏记风筝主要制作一些魔术道具和民间玩具贴补家用,之后将魔术道具逐渐发展使用在风筝上,增添了放风筝的乐趣。
风筝的制作工具
一、扎糊工具
壁纸刀、钢刀、锯、劈刀、钳子、多功能刀、尺子、砂纸、白乳胶、糨糊、502胶、桃胶等。另有用于风筝钻眼的钢针、钢刀等。
二、烤制工具
酒精灯、蜡烛、刮刀、钳子等。蜡烛主要用于烤制微型风筝和小型风筝的骨架,但是容易在竹条上留下黑色的灼烧痕迹,之后需要用刮刀刮去;如若是烤制巨型风筝的骨架还需要使用其他烤制工具。
三、绘图工具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魏记风筝主要使用矿物品色、植物颜料、毛笔等;现今主要使用丙烯颜料(绘制大型风筝)、国画颜料、广告色、品色、日本金、墨汁、各种毛笔、板刷、铅笔、彩色铅笔、调色盘、笔洗等。
制作工艺流程——以3尺的硬翅沙燕风筝为例
于硬翅风筝而言,骨架是其最核心的技艺部分,制作流程大致包括设计图稿、做骨架、彩绘、裱糊、拴顶线、试放等,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风筝魏”传人魏国秋制作送饭儿
一、设计图稿
首先,用铅笔在宣纸上绘制草稿,勾勒出风筝外形,魏国秋的设计灵感源于自然界的昆虫和鸟兽,或者是对过去的风筝图稿进行重新设计与创作。其次,用毛笔勾勒出草图的轮廓,并且在勾勒的过程中对草图进行细节上的处理,主要考虑风筝实际放飞情况。最后,在墨线稿上固定一张宣纸,用毛笔勾勒出图案的一半后从中间对折宣纸,勾勒出图案的另一半,目的是为了保证风筝图稿的对称,为接下来制作膀条打下基础。
二、做骨架
1.选料。在制作风筝前,需要对风筝所使用的竹料进行合理的选择。魏国秋常说“一块料做一个风筝”,为的是保证风筝的整体性能。将选好的竹料分成均匀宽度的竹条后,还需刮掉竹条上的浮皮、挫平竹子上的竹节和竹瓤,使得竹条整体薄厚相同。
2.分竹条。沙燕风筝是由上膀条、下膀条、门条(沙燕的头部,有弧度的一部分)、腿条组成。制作3尺的沙燕风筝需要厚度为3毫米的竹条,分竹条的步骤需要格外小心。
3.整条。现将上膀条从中间部分逐渐向两端刮薄直至上膀条两端厚度为1.5毫米~2毫米左右;下膀条也按照同样的方式刮制。一般上膀条相较于下膀条粗壮有力,目的是防止风筝在放飞时在天空翻转、打悬;门条整体厚度均匀,一般刮至4毫米左右;刮制腿条时需要用铅笔在腿条的中间位置做上标记,一端厚度刮至为3毫米左右,从中间标记处逐渐向下刮薄,厚度留至1.5毫米即可。
◇ 扎糊工具
◇ 钻眼工具与削竹工具
◇ 削竹工具
◇ 烤制工具
◇ 绘图工具
◇ 熨烫筝面的熨斗
◇整条
4.煨竹条。门条需要煨制的是中心位置。烤制时需要左右晃动门条,这样可以使竹条受热均匀,形态圆润饱满。烤制后用棉线捆绑住门条下端处放置1天左右,起到固定形态的作用。整个烤制过程中竹条要离酒精灯火苗1厘米左右的距离,因为此处火苗温度较高,不易将竹条熏黑。
5.扎制沙燕的骨架。首先要固定上、下膀条。用细棉线将下膀条与门条用十字交叉的方式缠绕扎牢,用同样的方式扎制上膀条,将一侧的上膀条与下膀条相互交叉,用棉线捆牢。其次要捆绑门条与腿条。在门条部分标记处打眼,将腿条从打眼处穿过,用细棉线绑牢,此时角度控制在60°左右,之后用棉线将腿条与下膀线固定牢固。再次要点白乳胶。为了使风筝更加牢固,在每一个棉线的固定交口处点涂白乳胶,晾干。最后是勒膀线,目的是增加风筝的抗风性能。用棉线绑至膀条的一头,把棉线绕过两根门条,拉紧固定在另一端,使翅膀呈现有一定的弧度。一般风兜处以放下一到两根手指宽的距离为佳。
魏国秋总结硬翅风筝骨架特征为“两横一竖、一撇一捺”。
三、彩绘
绘制风筝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先在筝面上将颜料绘制好,裱糊在风筝的骨架上后,再对筝面上出现的白色间隙,俗称“眼糍糊”,进行补色以完善筝面的整体效果,这种彩绘方式主要用于绘制硬翅风筝。二是先将空白的筝面裱糊在骨架上,再上色,这种彩绘方式多用于绘制软翅风筝。不同材质的筝面对于颜料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绢料多使用品色上色,颜色清透、亮丽;无纺布则更多使用广告色上色。彩绘风筝时,不仅需要考虑到风筝拿在手中图案呈现的效果,还需考虑风筝放飞到天空中带来的观感。随着风筝风俗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人将风筝陈列在室内作为装饰品,所以还需要考虑到室内颜色协调等问题,是一门较为复杂的技术活。
彩绘首先要勾线,用勾线笔蘸上墨汁后在画面上勾边,需要注意的是控制墨与水的比例,洇墨处理起来比较麻烦。
其次是上色,一般先从浅色的晕染色上起,接着上浅色,黑色为最后一个步骤。一般颜色需要均匀地上3~5遍,不同颜色之间的衔接之处需要格外注意,避免出现白色的间隙,影响筝面的美观。上色时需要注意两边“翅膀”细节上的对称。
◇勾线
◇ 沙燕风筝样稿
风筝的彩绘也需要技巧。一是退晕法,即利用清水通过层层晕染的方式将深颜色过渡至浅颜色,主要用于绘制花朵,使花朵出现层叠的效果。二是点绘法。需用毛笔蘸取颜色饱和度较高、水分较少的颜色,点绘是在已经完成绘制的筝面上增添风筝的细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点绘时下笔不能过重,不然容易破坏筝面,同时点绘的点不能遍布整个筝面,会破坏筝面绘画的完整性。三是撕毛。利用干枯的毛笔蘸取浓墨,将笔尖朝着一个方向拉动,制作出丝丝絮絮的效果,此种方式多用来处理鸟类的羽毛,增添羽毛的真实效果。
◇ 粘翅膀
◇ 粘身子
◇ 粘尾巴
四、裱糊
1.整条。把膀条上脏的、不平整的地方用壁纸刀整理掉,直到用手摸起来没有浮刺为止,骨架光滑更便于裱糊。
2.熨烫筝面。无纺布长时间放置容易褶皱,需要将筝面铺平,放在铺有毛毡的桌子上,用电熨斗熨烫。
3.粘翅膀。拿起右风筝翅膀画稿,朝着光源比对上膀条,确定风兜和中线在画稿上的位置。比对后用铅笔在画稿上标记。对折画稿,在翅膀的两端剪出一个三角形,再次把画稿从中线处穿过,比对三角形的位置是否合适。将左翅膀画稿对齐右翅膀画稿平铺放在桌面上,比对右翅膀剪出相同大小的三角形。把两个翅膀画稿折叠,慢慢穿过中线后,先展开翅膀画稿的上半部分。用毛笔将白乳胶均匀涂抹在膀条及门条上。将画稿对齐膀条,用指肚快速且均匀地抚平在膀条上,继续裱糊下膀条。用同样的方式裱糊另一个翅膀。
4.粘身子和尾巴。此裱糊步骤较为简单,需要注意画稿的边缘线,需要对齐骨架的边缘位置,以免在整理时剪掉着色部分或者使筝面上出现空白。
裱糊好放置于桌面,晾10~15分钟,待画稿充分粘在骨架上,用剪刀沿边剪掉多余的绢料,用白乳胶将多余的边缘固定在竹条的阳面上,晾干。晾干后骨架边缘如仍不整齐,可用同质布料的包边或者用毛笔进行修补,确保风筝的整体美观与精细。
◇ 整理风筝
◇扎眼
◇绾 扣
五、拴顶线
1.在筝面的上膀条与门条的交口处用钢针对称扎眼。将白乳胶均匀涂抹在尼龙线的两端,一端从筝面的正面穿过,正、反绾两次死扣,起到固定的作用,再取一根尼龙线用同样的方式穿入另一个扎眼处,正、反绾两次死扣,这两根线称之为上顶线。
2.将两根上顶线拧为一股,比对中线后在上顶线与筝面角度为60°左右时绾扣。
3.在两个腿条的交叉点垂直做延长线到下膀条用铅笔标记,在下膀条标记的上下用钢针扎眼,另取一根尼龙线涂抹白乳胶从扎眼处穿线,绾两次死扣,此线称之为下顶线。
4.注意上顶线应比下顶线略长,提起两根线,控制夹角的角度在45°左右时,绾死扣。
5.之后可以在顶线上拴风筝线。
◇调整顶线角度
六、试放与保存
用手拿住顶线,轻轻地向上抬起风筝,风筝稳固飞起即可,如若向一侧偏转,则还需要对上下顶线进行调整。
风筝在保存时需要注意防潮、防腐、防虫蛀等,绢类的风筝尤其需要注意避免触碰暖气,以防热气破坏风筝的布料。
“长清斋魏记风筝”的销售与经营
一、作坊生产形式
“长清斋魏记风筝”工作室由魏国秋掌管,以家庭内部组织生产为主,妻子关红主要负责管理财务,儿子魏博文跟随父亲学习手艺,也帮父亲加赶订单。店铺一般不雇用外人,但是若要赶订单,魏国秋会把绘制画稿的活以计件薪酬的方式外包。
二、销售情况
魏记风筝为常年生产经营的手工艺作坊。销售方式和以往传统方式相同,主要是顾客上门定做风筝或者直接购买店内制作成型的风筝。春季和秋季为风筝销售旺季,魏国秋开展了多种渠道进行销售。在2005年前后魏国秋利用网络推销、售卖风筝,但当时的销售状况不佳。魏国秋还会带些自己发明的“太极风筝”在大型展览会、展销会上进行售卖,因为此风筝放飞不受场地的限制,所以深受顾客欢迎。
魏国秋有“风筝魏”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多个头衔,有广泛的社会知名度,订单颇丰。店内以微型、小型和中型的风筝销售最佳,题材包括“连年有余”“五福捧寿”等,多包含传统吉祥寓意;也有商家、学校等来店内定做宣传类风筝。魏记风筝也一度受到机器制作风筝的影响,在看清市场走向后,店铺主要售卖精品收藏类的风筝,这些风筝做工细致、用料精良,保证了其收藏价值,但是其不菲的价格也挡住了普通百姓对于传统手工风筝的热爱。由魏国秋制作的2尺折叠风筝售价约600元,3~4尺的硬翅沙燕风筝约3000元,大型、巨型风筝售价更是过万元。为了主动迎合市场,其他制作当下流行的风筝,如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的“组合风筝”,但多为参展而做。随着审美的嬗变和市场的选择,如若以此发展,“组合风筝”的技艺很可能会传承六至七代就被遗忘。
◇ 制作完成的风筝
三、知识产权意识
在民间,艺人的知识产权意识较弱,加之画稿多是采用传统的样稿进行绘制,着实难以对知识产权所属进行明确的划分。
为了防止侵权,魏记风筝会在风筝不显眼的地方做上防伪标记,精装礼盒内也会盖印“魏记风筝”的印章。尽管如此,魏国秋也十分头疼自己创作的作品经常被抄袭,更有甚者会直接盗用魏记风筝的名号售卖风筝,以此获利。面对抄袭者,魏国秋表示有时还能忍受,但若是盗用名号,他会直接找到负责人说清楚,因为“这是欺骗消费者”。面对如此多的侵权问题,魏国秋说:“现在很多作坊,包括外地的风筝都模仿我们的作品,我们只有做得更加精细才行。”
结 语
魏国秋无论是在继承手艺还是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效,他认为在时机成熟之后,有必要开一个“风筝魏博物馆”,专门记录魏氏风筝的历史,宣传天津的传统文化。在父亲的熏陶下,魏国秋的儿子魏博文也在努力学习风筝的制作技艺,现今已掌握了风筝的彩绘技法。家庭内部的传承相较于外部的师徒传承会更容易保存技艺的核心部分,也许是父亲的成功带来的效应,魏博文表示愿意将“风筝魏”的手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