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阳岩下村移民兰溪、严州概述

2018-10-16

寻根 2018年5期
关键词:桐庐兰溪织网

严州于唐武德四年(621年)始设,民国元年(1912年)10月废,明清时境域大约相当于今杭州市的建德、桐庐、淳安三县市。为了行文方便,以上地区和金华地区兰溪市合称“兰严”。

东阳是近代江南移民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有大批工匠以精湛的工艺,长期在兰严等地主持建造了无数恢宏规整的民居、厅堂、祠宇等,也承揽了需求量庞大的民间常用家具和生活用具的制作业务。东阳籍工匠以其鲜明的民间群体组织的特性,而被称为“东阳帮”。东阳帮涵盖雕花、泥水、木作、油漆、堆塑、石匠、瓦匠、篾匠、织网、裁缝、镶牙、铁匠、棕匠、锡匠等。相对于面广人多的建筑工匠,岩下村渔网工匠显得小众化,但它又有着东阳工匠的典型特征,包括移民他乡行为的普遍性。

岩下渔网工匠移民浙西动因分析

岩下村现有400余户,1200余人。该村织网业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间。岩下村形成了具有深厚底蕴的织网文化,也形成了打鱼风俗、结网技艺、熏鱼干制作等极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历代织网师傅在浙中西各地设立作场,揽活鬻艺。晚清民国,每年有100余人外出,大部分年底返家,也有一部分在外地落户。

旧时兰江、富春江流域水运发达,兰溪、严州经济发展水平比金华好,平原土地资源丰富,山区山头地角闲地多。当地人安土重迁,习技艺者少,善接纳手艺人活动及入住。在生存空间及民风习尚方面都对手艺人具有吸引力,为移民提供了必要条件。故严州成为岩下网匠行艺与移民的目标区域。岩下丁口在清代、民国时期也往安徽建平(今郎溪)、六安,本省的湖州安吉、德清,衢州西安(今常山)、龙游,杭州萧山,台州临海,金华义乌、武义、汤溪等地迁出,但数量远少于兰溪、严州。

岩下人以师带徒的形式传承织网手艺,多数属于家族内部传承。儿童入蒙馆后,前一两年便授以织网之术,往往九至十岁就跟师傅出门,到兰溪、严州一带学织网。岩下人以班的形式承揽织网业务,一个班2~4人。每到一地,会找个固定地点落脚。东家通常会帮助介绍业务,带信给那些置有渔网的人家,问询是否有补网织网的工活。在一个地方落脚后,通常要一个月,才转向下一个作场。据《画水民俗文化》载:“他们在外,都各自占一方地盘,所以连村里的人都知道,兰溪一带是某某的作场,诸暨一带又是某某的作场。”织补技术含量高,行业竞争对手少,故日工酬也高,相当于木匠的1.5倍。由于有织网行业的产业链,又有可观的工酬,这些为岩下人移民严州一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织网工具——竹梭

◇织网原料——网锡

◇“最后的织网人”蒋有星在铸网锡

浙江中西部各地,由于河江宽狭、鱼类大小和习性不同,渔网的构造和规格也有差别。而岩下工匠能因地制宜,织出符合当地渔情及使用习惯的渔网。渔网种类很多,大的渔网能在水面宽阔的江面使用,有拖网、拦网、普通打鱼(手抛)网等。小的则有虾罾、四方罾、拔罾、螺蛳罾、推罾、捞斗、夹网、网箱等。每种渔网又分为很多规格。织网过去用苎麻纱。20世纪60年代起织网原料改用锦纶丝和聚乙烯丝,锦纶丝网会沉,聚乙烯丝网会浮,兰溪、严州渔户根据捕捞品种和场合选择使用。岩下人织出的网质量上乘,经久耐用,捕捞效益好,受到浙西渔民欢迎。

岩下渔网技艺精湛成熟,拥有独家核心技术。以打鱼(手抛)网为例,由起头、织网、放生、上网纲绳、上网袋绳、挂网锡等工序组成,每个环节都有严格要求,成品拥有展开面大、使用灵活的优点。同时,岩下渔网拥有彰显质量与性能的多项特殊工艺。较突出的有两项:一是网锡品质佳。采用翻砂法来铸。二是放生操作娴熟。手抛网从上到下要逐节放生,扩大网格宽幅。

◇ 蒋有星展示自己织造的渔网

◇ 织好的网须做整形处理

移民浙西兰溪、建德、桐庐三地情况调查

清朝到20世纪50年代初,迁居兰溪、严州的大量蒋姓裔孙中,有很多没有传下后代,又有些去向不明,加上谱牒续修时信息传递困难,遂与岩下蒋氏家族失去联系,故未能入谱者人数不少。

综合岩下年迈网匠口述及家谱记载,移民大致情况为:

一、迁徙路线

入兰、严匠籍移民的路线可由水、陆两种形式组合,也可全程陆路。到兰溪、建德的路线是,从义乌、金华方向走,途经雅治街、青口岭、佛堂山背、倍磊街等地。到兰溪后通常坐船续行至女埠及下游。义乌通铁路后,可到义亭坐火车。到桐庐的路线是,从浦江方向走,途经南岸、八岭坑等地,过马岭。从桐庐坐船经七里泷可到梅城。

二、移民工种、批次及定居地

岩下村移民时限贯穿整个清代及民国。从事行业以编织渔网为主,占九成左右;木匠、篾匠等工种,占一成左右。移民人口素质优良,在迁居地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属于发展型移民。

岩下村徙居兰严最早是在乾隆初年,即蒋允壁迁住兰江之畔的严州小吉。据不完全统计,清初至20世纪80年代,共移民26批,2003年后裔谱牒登记人数105人(外嫁女不计入)。因部分移民及后裔当年不愿入谱或无法查找,故实际人数应大于登记人数。

定居地兰溪诸葛、香溪,建德小吉、麻车埠、严州府,桐庐中山、分水,均在兰江、分水江、富春江沿岸。为了解岩下籍移民的从艺过程和生存发展情况,笔者对移民后裔作了调查,赴兰溪诸葛镇银塘村花厅沈自然村走访了蒋方彩后裔,赴建德走访了蒋元来后裔,赴桐庐钟山乡陇西村走访了蒋仲满后裔。综合实地考察和家谱记载,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清代末期迁徙浙西渐成高峰。

◇ 岩下籍后裔居住的桐庐县钟山乡陇西村

三、移民衍生的联姻与返迁现象

在岩下移民及行艺人群与兰、严当地居民的广泛接触中,逐渐产生了许多异地通婚行为,促进了人口繁衍。

清代至2003年岩下村共娶回兰、严两县媳妇6人,均为兰溪籍。最早嫁入岩下的女性为石夹黄氏,嫁蒋元起,嫁入年份为1846年前后(道光后期)。共计有5位女性嫁往兰溪、严州,其中兰溪3人,桐庐2人。最早嫁往上述地区的是蒋方诗女,嫁兰邑河西徐本泉,时在同治年间。岩下村中习称外来媳妇为“江西婆”“兰溪婆”等。

1949年后,岩下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以及在外人事际遇不顺,促使迁居者重返祖处。如蒋有福定居桐庐分水后又回迁,蒋贤潭定居兰溪后其子蒋明水于2001年回迁,蒋贤福定居桐庐后于1949年前回迁等。

岩下样本对于东阳帮移民研究的重要启示

东阳帮工匠移民因地位较低,历代东阳修史时只概略提及,没有准确数字统计。集中东阳境内全部家谱也因时代不同和记录口径的差异,不一定找得到完整的答案。但移民史研究专家葛剑雄先生认为:“如果能集中若干种有关同一次迁移的家谱,就有可能作出比较具体的分析。在这类资料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再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就会获得相当可靠的结果。”笔者也是基于这一认识,通过家谱对岩下网匠移民兰、严进行专项搜集统计,并希望所获结果可以为东阳移民史研究提供参照物和科学依据。岩下样本为东阳帮移民研究带来以下启示。

一、清代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阳移民聚集兰溪、严州

清代中后期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类工匠与渔网工匠移民去向呈放射状分散,流向浙江各地及皖赣闽等地区。严州一带是移民核心地区之一。以兰溪、建德、桐庐为主,淳安、富阳、衢州也有人去。《东阳市志》有外出从艺人口统计:“民国17年外出82473人,(男81790人,女683人),占总人口的17.78%。”其中赴严州者最多,部分落户严州谋发展。入兰、严移民的籍贯以南乡为多。《东阳市志》载:“明万历年间,多习兵应募,募营废后,改习工商落籍钱塘沿岸者‘不胜数’。”建筑帮集聚于的安吉、临安、德清等“下三府”(杭、嘉、湖)一带,渔网工匠虽然在安吉、德清、余杭、萧山等地有零星移民,但因富阳有村落专营织网,故无抱团北上现象。

◇ 深澳村古民居把东阳的线雕、浮雕、镂空雕、双面雕等技法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移民定居后呈现技艺的代际传承

东阳帮移民人口在严州一带达到数量优势的同时,还带去过硬的生产技术。岩下移民虽有半数左右改行从事其他手艺,但仍有半数左右以织网为业,如迁兰溪香溪的蒋仲汉、迁兰溪童家的蒋贤仕、迁桐庐的蒋瑶更等。蒋瑶更的子女还在桐庐开了渔具商店,实现了渔网业的有序传承。像建德、桐庐、淳安、兰溪、诸暨、绍兴一带后来也有了零散的织网户,部分是向岩下师傅看样学会的。如兰溪市兰江街道红星村就有“金土”(人名)等多户受岩下工匠影响而兴起的织网业。建筑帮也存在类似情形。从事木作、雕花、油漆等手工业者多是东阳移民,由于地位低下,史书极少记载。1949年后桐庐各地木业社成员多为东阳人,此前他们是建造厅堂民房的大木师傅。曾任桐庐乡镇木业社负责人多年、99岁(2017年)的金如春,对东阳帮的技艺传承如是表述:“桐庐本地老木匠不多,很多老木匠是东阳住家在那里的。木业社成立后,也招了一些桐庐本地人。可以说大批桐庐人学大木手艺是木业社发展起来后的事,后来也逐渐增多。”

三、织网帮见证建筑帮的从业状况和移民历史

岩下各个时代出门人群中,除了织网匠,还有十来位建筑类工匠,如木匠、雕花匠等,手艺精湛。他们少年时代均织网,长到十四五岁后体力渐强,改学其他技艺。有的到兰严一带建房后定居下来。移民蒋元早是雕花名匠,据《东阳日报》首席记者吴旭华采访其后裔后所写的报道:“(援引蒋锋的讲述)曾祖父蒋元福(谱名元来),生于1859年,从小学习木雕手艺。19世纪70年代,他与村人来到建德更楼。更楼和岩下都位于溪畔,当年有很多人靠捕鱼为生,岩下人善织渔网,因此每年都有人到更楼以此为业。曾祖父跟着他们,是听说到那里的东阳‘竖屋’师傅们一年到头有忙不完的活计。”蒋元来带着陆姓“继子”和孙子蒋志高,与同在更楼的木匠师傅一起,历时三年建造完成了更楼镇内现存最精美的古建筑“花亭”,蒋家三代还完成了白沙、邓家等地的多幢雕花工艺。迁居桐庐陇西村的蒋仲满,也是由织网起步,后改学木匠。他承建的有现属莪山乡(萼山村)山阴坞(自然村)的李氏花厅。泥水师傅是其姓马的妻舅,凿牛腿的雕花师傅也是东阳人。该厅三进两厅,设有戏台,雕件繁富精美,白描、彩绘、楹联各展雅韵,如今成了桐庐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织网和泥水木工等建筑师傅虽在服务对象上有所差异,但在同一区域行艺,经常互相介绍业务。

◇ 东阳工匠绘制在墙上的施工图

四、建筑帮与织网帮一样面临工艺技术差别的考验

论渔网制式,金华江流域与下游富春江、钱塘江等大江大河及分水江、衢江的河谷地带有不少差别。岩下人去做手艺,都可以按照东家要求,织出当地适用之网。据网匠蒋朝文回忆:“最典型的是拖网,长短按池塘的大小来定,高低按水的深浅来定。”同理,兰溪、严州的建筑和东阳本土建筑的形制差异颇为明显。东阳建筑典型做法有:多进分布,马头墙、大院落、大敞口厅,重木雕,风格庄重。适合宗族活动,且同院而住。兰溪严州建筑则受到徽州建筑影响,典型做法有:多三间两勾头,或套后院,封闭性强,屏风墙、小天井、小敞口厅,精砖雕,风格华丽。空间独立,适宜家庭单独居住。而当地建筑类从业人员也普遍向东阳名师学艺,并应用于本土风格建筑的营造中,这样一来,建筑居住文化上的混合也较为明显。2018年5月9日,东阳政协文史委考察团赴古严州地区考察东阳帮行艺移民状况,桐庐政协文史委主任王樟松介绍东阳帮移民在桐庐的营造成就时说:“桐庐的雕花类建筑均属徽派建筑,但多由东阳人建造。因本土营造建筑的大木工匠很少,桐庐的手工业社、建筑公司成立初期东阳人占比很高。”严州当地的文献也记载了东阳工匠的从业情况。严州丛书第一辑《风俗漫谈》载:“建德的手工匠主要有木匠、篾匠、石匠、铁匠、泥水匠、油漆匠、裁缝师傅等。当然也有从东阳、永康、武义等地来的。”

小 结

由移民而产生的不同文化的杂糅交会,使浙西的东阳移民文化特征深厚且耀眼。从东阳移民的成分构成、自身素质、技术实力等多个层面分析,都可得出渔网与建筑的高度类同性,也就是说,东阳帮建筑风格对严州一带古建的影响是存在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浙西建筑中东阳工匠的具体影响层面与力度仍有待研究。

进入21世纪,因受中国结、红木家具等高利润产业的冲击,岩下人就业方向发生转移,世代延续的渔网编织产业行将消逝。几百年来外出织网的历史已然变成了陈列和记忆,这与东阳帮传统工艺的衰落近似。除寄希望当地政府能将岩下织网技艺作为文化遗产来保护,笔者有意借岩下移民研究抛砖引玉,盼望有更多专家学者介入东阳帮移民史研究,为其正本清源,用具有理论高度和实证价值的学术方法研究东阳帮参与浙西古民居营造的有关问题。

猜你喜欢

桐庐兰溪织网
美丽乡村(浙江桐庐)
蜘蛛姐姐织网
畅游“水乡古镇”
兰溪模式 从“云里雾里”到“胸有成竹”
所有的蜘蛛都织网吗
桐庐县召开首届桐庐人大会
新时代的治水实践——福建莆田木兰溪建造“生命共同体”
桐庐:全力促进快递产业回归
我是蜘蛛我会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