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融媒体拓宽信息分享渠道
2018-10-15徐雪婷
徐雪婷
摘要:我们常常用不破不立的态度去看待新生事物,把新和老对立起来,在势如破竹的新媒体面前,作为电视人,我们不妨换一种思维方式,新媒体的涌现,或许能为广电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可以将新媒体转化为广电的新资源,把网络和电视进行“嫁接”,优势互补,让传统媒体插上翅膀,在融媒体的新天地里继续大放光彩。
关键词:融媒体;新闻调查;县区电视台;多元传播
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呈现出覆盖一切的大趋势下,传统电视台如何运用好新媒体这把利刃,借势起飞,时至今日,仍然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新媒体不应当被认为是抢电视媒体的地盘,随着手机移动端的高歌猛进,微信公众平台在对传统电视媒体产生强大冲击的同时,也显示出对电视极强的补充和辅助性。电视人借势而起,纷纷开办微信公众号,拓展电视屏幕辐射的新时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传统媒体的互联网化转型升级。
以央视的周播栏目《新闻调查》为例,《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唯一一档深度调查类的节目,时长45分钟,在百姓和高端社群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如今,《新闻调查》不仅有专门的网站,还开通了微博、微信公众号,同步更新,将节目触角不断延伸。在“央视新闻调查”的微信公众号上,它的推送内容基本分为两大类:预告和回顾,内容包括图文介绍和视频。11月19日,《新闻调查》新一期节目播出前一天,推出了微信节目预告:谁是真凶。预告内容引出了一桩十几年前的杀人案,列出了一些案件疑点,最后告诉微信用户,记者寻访了当事人,拿到了大量的一手证据,本期节目将关注“谁是真凶”。11月20日,在节目播出后,微信上推送了网页链接,提供给微信用户在手机上观看完整的节目视频。由于这期节目涉及的内容量大,11月23日,“央视新闻调查”将这期节目重新整理归纳,推文列出小標题:定案证据、找到证人、董“昀”和董“盷”、“单足跳”也能杀人吗?等等这些小标题为用户点明了事件的要点,适合微信用户快速阅读、碎片化阅读的习惯,而且标题简明扼要,吸引眼球。11月26日,新闻调查微信号再次推文《紫藤巷凶杀疑云》,披露出更多的案件内情,三年侦查,八年审判,真凶到底是谁?关于这一期节目,央视新闻调查的微信公众号前后四次推文,总计点击阅读量超过14万,应该来说起到了很好的广泛的传播效果。
与央视相比,县级台的致命弱点是覆盖面小,覆盖面小受众就少。发展融媒体,利用网络媒体这个“无限空间”,就能轻而易举地突破覆盖范围的界限,无限地扩大广播电视的传播面。
我们常熟电视台在接轨新媒体方面也有一些探索,刚开始的时候开设栏目微信号,比如《今日传播》和《八点电视吧》栏目都拥有自己独立的微信公众号,每天发布热点民生新闻,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它将电视媒体生产的原创新闻放到微信平台上进行二次传播,给错过电视新闻的市民更方便观看新闻的途径,真正实现信息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不过,最初这些微信公众号的设置大多还只是粗浅地披上了新媒体的外衣,存在形式单一、互动性较弱的问题。今年,常熟电视台进行了内部重组,栏目微信公众号被整合后,由新媒体中心运营“常熟大事”及“i常熟”两个公众号,定位略有不同,但不是很明晰。目前,本台的融媒体发展仍在探索中,个人认为,电视新闻最核心的优势是视频制作,采编小组可以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新闻或其他短视频通过微信平台发布,吸引受众关注该话题和准点播放的完整版新闻,让时政、民生新闻更亲民接地气,第一时间将政策的权威解读、重大消息等推送给市民用户,做权威的准确发布者。同时,名主持、名记者也是电视媒体的招牌,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些形象,通过图片、视频展现他们的容貌,或者推送60秒的语音等,激发用户回到电视机前,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让新闻传播更具影响力。
除了微信公众号,常熟电视台也延伸了其他终端资源,包括网站、公交车等,但是对于多种终端资源的维护和利用还不够充分。例如在公交车上也开通了视频新闻,但是视频新闻经常没有声音,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传播效果。
作为电视人,要有这样的信心,电视媒体依然具有无可匹敌的媒体公信力和权威性,拥有最高的受众认可度。在可预见的将来,重大事件和关键时候的权威声音发布,仍然属于主流的电视媒体。因此,如何使具有权威性的新闻、消息传播得更广,从而进一步消除网络流言、假消息也是电视媒体的担当。无论是大型体育赛事还是重大新闻事件,受众都更倾向于选择电视屏幕来收看,从标清到高清再到4K超高清,电视设备的升级换代也影响着内容制作和受众的收视体验。因此,技术的进步需要内容产品的跟进,对于电视新闻节目来说,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中寻找自己的定位,不断进行节目创新,为广大电视观众回馈更好的新闻节目,在此基础上,拓宽信息分享的渠道,扩大受众范围。
此外,县级台的覆盖界限还决定其经营创收的局限。频率频道资源少,广告时间就少,覆盖面小,经营圈子就小,这些都影响了县级台的创收能力。因此,发展融媒体或许能够给“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县级台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突破资源上的“有限”和覆盖上的“界限”,进而突破经营创收上的“局限”,拓宽创收空间,为台里的发展提供“海阔凭鱼跃”的舞台。
参考文献:
[1]陈龙.县区电视台如何借助融媒体平台高速发展时机转型升级[J].视听,2018 (11):40-41.
[2]庄勇.从“融媒体”中寻求生机[J].视听界,2009 (02):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