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环境下的赣南红色广播发展研究初探

2018-10-15邓艳昕

传播力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赣南媒介融合

邓艳昕

摘要: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成为传媒业发展的现象。市级广播电台是我国广电传媒的重要构成部分,发展空间巨大。本文以红色广播的摇篮江西赣南为例,意在对媒介融合环境下,如何探索红色广播开发利用的新模式,依托赣南红色文化资源特点,从广播艺术角度分析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力求找寻一条利用赣南红色文化资源特点与媒介融合的环境且适宜的赣南广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媒介融合;赣南;红色文化;广播节目

一、引言

西方最早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尼古拉·尼葛洛庞蒂。而“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普尔教授提出,在他的观点里,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对于广电传媒而言,媒介融合是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这种模式是把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

二、赣南红色文化及赣南红色广播现状分析

(一)以苏区精神为核心的赣南红色文化

赣州又称赣南,称为“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和中華苏维埃共和国所在地。赣南也是中国红色广播的摇篮,1931年11月7日,在以赣南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中,诞生了一个我党最早的重要新闻单位——红色中华新闻台。它在全国白色恐怖的环境下,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传播党和苏维埃政权的声音,动员广大苏区人民群众投身波澜壮阔的苏维埃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我党创建的最早的红色广播电台,也是人民广播事业的雏形。

(二)赣南红色广播现状分析

目前,赣南地区广播共有五套频率:赣州新闻广播(FM93.7MHz)、赣州音乐广播(FM94.5MHz)、赣州交通广播(FM99.2MHz)、南康交通音乐广播(FM88.4MHz)、赣江之声好朋友车电台(FM92.3MHz)。当下,到赣南广播内容上主要是以资讯、音乐、娱乐等各类节目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变化交替,给听众送上了听觉大餐。

在这样丰富的广播节目中,革命历史红色题材显得比较冷门。总体来看,赣南地区广播的五套频率鲜有独立的针对赣南红色文化开办的广播节目或者广播板块,这在广播艺术发展上是缺失和不足的,对于赣南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也是一种文化艺术资源的浪费。因此基于赣南红色文化特点,打造赣南广播艺术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赣南红色广播发展思路

那么,面对媒介融合的浪潮,面对先辈留下的丰富的红色文化,赣南红色广播的发展思路该包括哪些内容呢?笔者认为,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即构建面向媒体融合的核心竞争力与搭建跨媒体整合传播平台。

(一)建设良好的红色文化传播环境,构建面向媒介融合的核心竞争力

1.细分受众,倡导内容为王

(1)首先是细分受众。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面对强势的电视和日益新锐的新媒体,广播电台通过创新突出重围,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当今的广播听众可以选择的越来越多,媒体间的竞争越来越大,不仅有同类的广播频道互为竞争,也又有诸如“喜马拉雅”、“荔枝FM”等手机APP也大行其道。做什么节目、如何做好节目成了广播人重点考虑的问题。因此,广播电台若想争得更多听众资源,就必须对听众进行细分、分层。针对不同的收听群体,来制作不同的节目,并且要做好的节目、做精品节目,走内容取胜之路。特别是红色广播,更是要锁住听众,以本地听众为主要收听群体,量身定做节目。必须扎根一方水土,充分利用本地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做自己独特的、别人没有的,以当地群众熟悉的内容吸引听众,从而形成自身的特色,使其具有不可替代性。

2017年4月,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同志向江西全省党员干部推荐《红色家书》一书,并发出号召:“每位同志都要认真读一读红色家书”,在江西全省掀起了一股红色家书诵读风潮。赣州音乐广播(FM94.5MHz)也迅速组织台内各播音员对红色家书的录制,并在广告时段不间断播出录制的一封封红色家书。赣州新闻广播(FM93.7MHz)也推出“永恒的初心 赣南苏区红色故事”板块。这两个频道的板块创设,不仅重温了革命历史,更是对红色文化的坚定传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笔者认为,如果能在红色家书的基础上,更多的挖掘发生在赣南本土的革命故事和革命先烈事迹,通过红色家书这一板块进而讲述宣传,更是对赣南本土红色文化的有力挖掘和传承,也更加有现实指导意义。

(2)其次是倡导内容为王。“内容为王”是传媒产业永远不变的生存和竞争法宝,。的确,广播媒体早已过了“频道为王”的时代,甚至出现了频道过剩、内容短缺的现象。可以说,提高“内容”的质量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众所周知,广播红色文化传播主要渠道仍主要表现在“音乐”上,以音乐为媒介,通过红色歌曲来进行红色文化传播、再教育。广播红色文化传播的“旋律”特点不仅仅是对媒体技术特质的充分利用,也是对收音机角色变化的有效适。例如,赣江之声好朋友车电台(FM92.3MHz),针对主要收听人群为有车一族,主要针对25-45岁年龄段为主要收听人群,播放音乐同时并穿插娱乐节目,但是红色歌曲的播放是很不足的,虽然电台走公司化模式,但媒体的社会责任不容忽视。现今收音机最大的发挥场所即是汽车开动的时候,注意力的必然分散使得传播内容趋向于感官化的表层,故而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融入音乐旋律当中进行传播是最好的选择。

又如,广西百色电台就在红色广播节目做了成功的尝试,不失为是赣南红色广播的良好启示。广西百色与江西赣南都是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地方。1929 年,邓小平等革命家先后领导了百色起义,为百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从2011年开始,百色电台与百色起义纪念馆合作,结合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及百色起义八十二周年之际,推出了以缅怀革命英烈、弘扬革命精神,让大家了解百色起义的光辉历史为宗旨的广播纪实节目《口述七军》;2012年又在《口述七军》的基础上,推出新的依然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的广播专题节目《红色档案》。这两个节目都以贴近本土、讲述生动而受到欢迎,不仅带来社会效益、也带来了经济收入。

2.魅力主持,走品牌经营之路

(1)首先是坚持红色广播的魅力主持。广播是用耳朵听的,所以一个节目做的好不好,首先要好听。革命历史题材的广播节目,同样也要遵循这个道理。革命历史题材的广播节目受冷落,笔者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类节目做得比较乏味枯燥和生硬。在实际操作中,高大全的故事和人物不但不能感动人,反而让人容易抵触反感。要提高革命历史题材广播节目的可听性和生动性,除了提高制作水平,还要尊重历史,保持历史的完整。例如,在节目讲述赣南革命历史与战斗历程时,需要完整地讲述历史,这也包括它的成功、失败、所犯的错误等等,让人觉得有内容可听。同时也要注意,先烈们的事迹本身就很感人,每一处革命遗址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做节目时用朴实真诚的叙述,让听众自己去感受、去判断、去思考。当然,真实还原历史并不是就不需要艺术的再加工再创作。要尽量脱离广播节目制作方式简单,没有对原作品进行更多的再创作等问题,适当的在内容中加入采访录音、注重各种音效的运用等,使红色广播节目更具有可听性、生动性。同时,电台要建立一支优秀的采编和营销队伍,要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不断提高队伍的质量。

(2)其次是走品牌经营之路。品牌节目的打造是广播在媒介融合时代的取胜之路,也是红色广播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可探之路。品牌节目可以为红色广播赢得更多的受众,搭建更宽的传播平台,力争吸引更多的受众,从而拓展市场,从而赢得更为广泛的市场、更多的广告客户和良好的广告收益。随着传媒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媒体的营销早已过了“酒好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因此,在打造品牌节目以吸引电视观众、提升收视率的同时,电台要利用一切渠道进行营销推广,进一步提高电台的知名度,以获取更多的广告客户,提高电台的经济效益。

(二)树立数字红色文化传播思维,搭建跨媒体整合传播平台

1.手机广播模式

结合当下媒介融合的背景,借鉴网络电台成功案例,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与时俱进。如蜻蜓FM、喜马拉雅FM等,其网络电台不仅数量多,广播内容也分门别类覆盖各领域,用户自我选择收听,甚至是自我录制节目,与社交媒体更有共通性。网络的巨大市场价值和文化影响力将是红色文化广播传播的有力保障。例如,喜马拉雅FM在结合本土文化上做得较有特色。用户点开该客户端,根据手机定位,自动推荐特色广播,如针对定位在赣南区域的听众有《听赣州》板块“360°听城市”,听众可以随意选择赣南地区的宋城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客家文化的景点与地方文化介绍。也有,宣传主流价值观的《党团课》,结合听众群为年轻人的背景,以年轻人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宣传弘扬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及党的十九大精神等。

2018年9月30日,赣州广播电视台大招的移动新闻阅读客户端——赣州网络台APP也正式推出,以“咨询+智慧服务”为核心定位,着力打造“新媒体生态圈”、“网络直播平台”、“互动活动平台”等。这不失为是赣州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迈出的新步伐,但是在该APP里,并未有红色广播节目推出,更未有红色广播台,笔者认为,红色广播目亟待重视。

2.开发相关产品,挖掘产业价值链

电视、书籍等早就开始了相关产品的开发,对广播业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提示。广播业的相关产品开发,可以在产品后续的图书、音像制品、商品授权等做尝试。例如,在赣州网络台APP直播版块里,有关于红色书籍出版发行新闻发布会。笔者认为,广播可以结合该类书推出相关的诵读该书籍中红色故事,这样不仅能形成以红色广播与书籍出版为核心、以及后续开发产品等一系列的产业链条。既能加强红色品牌建设,又能带来利润,赢得更多受众,创造最大价值。

四、结语

总之,赣南红色广播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党和政府的积极领导下,在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在全社会的大力参与下,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阔发展思路,拓宽發展途径,结合媒介融合、赣南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群策群力,共同开发,探寻赣南广播的艺术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同生.打造城市电视台核心竞争力[J].记者摇篮,2007 (2):50-51.

[2]王金会.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业的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07 (2):38-41.

[3]杨芬.依托本土红色文化 制作广播优质节目——百色电台一次有意义的尝试[J].视听,2012 (9):32-33.

[4]刘扬.媒介融合环境下市级电视台的发展思路[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3):136-138.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赣南媒介融合
赣南老区展新貌剪影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融媒体时代中的广播节目主持入
Review on Processability Theory in China
国画作品《四季》
广播节目播音主持人语言表现力及基本素养研究
媒介融合时代广播节目编辑的创新思路分析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