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米沙坦分别联合氨氯地平、呋塞米治疗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疗效观察

2018-10-15锐,禹,峰,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晨峰米沙坦氨氯地平

乔 锐, 曹 禹, 乔 峰, 于 淼

1.沈阳军区总医院 干部病房一科,辽宁 沈阳 110016;2.沈阳军区总医院 延安里卫生所,辽宁 沈阳 110032;3.沈阳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4

在我国老年人群中,年龄≥60岁的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整体人群的2.5倍,而在年龄≥80岁的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可高达90%[1]。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较多,血压晨峰程度加剧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有密切关系[2]。血压晨峰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ABPM)监测,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及替米沙坦联合呋塞米对高血压晨峰控制的疗效,以指导临床用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一科住院的具有晨峰现象的高血压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男性,年龄80~96岁。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2、3级高血压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诊断标准[3];(2)符合晨峰血压诊断标准,血压晨峰(以收缩压计算)即醒后2 h内收缩压的平均值减去夜间睡眠时收缩压最低值(包括最低值在内的1 h平均压),如果差值≥35 mmHg(1 mmHg=0.133 kPa),即为具有晨峰现象[3]。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及心功能3级以上的患者;肌酐水平>225 mmol/L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组(A组)和替米沙坦联合呋塞米组(B组),每组各5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血清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24 h ABPM监测,24 h AMBP白天或夜间记录的有效记录数据≥80%。观察前,患者停用降压药物1周,1周后开始服用药物。服药方法:A组患者给予每日晨7∶00-8∶00口服氨氯地平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 mg/d,晚20∶00-21∶00口服替米沙坦片(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公司生产)80 mg/d;B组患者给予每日晨7∶00-8∶00口服呋塞米片(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0 mg/d,晚20∶00-21∶00口服替米沙坦片(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公司生产)80 mg/d。两组均治疗8周。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3 观察指标 采用CMSO6C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秦皇岛市康泰医学系统有限公司生产),对所有患者用药前及药物治疗8周后分别进行24 h ABPM监测,测量右上臂,每30 min自动测量1次,记录并算出晨峰血压。比较两组患者的24 h平均血压、醒后2 h平均血压、夜间睡眠时血压最低值、晨峰血压,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相关研究,本研究规定药物治疗8周后患者晨峰血压下降幅度≥10 mmHg(收缩压)为有效,反之为无效[4]。

2 结果

2.1 药物治疗后血压情况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24 h平均血压、醒后2 h血压、夜间睡眠时血压最低值、晨峰血压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A组51例患者中有5例血压未达标,46例达标,达标率90.2%(46/51);仍然有4例患者出现晨峰血压,晨峰血压治疗有效率92.2%(47/51)。B组51例患者中有6例血压未达标,45例达标,达标率88.2%(45/51);仍然有5例患者出现晨峰血压,晨峰血压治疗有效率90.2%(46/51)。A组患者血压达标率及晨峰血压治疗有效率均略高于B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过程中,A组尿酸较治疗前轻度升高1例(2.0%),升高9.30 mmol/L;肌酐较治疗前轻度升高3例(5.9%),平均升高(8.52±2.73)mmol/L;踝部水肿2例(3.9%),但症状较轻,未影响治疗。B组中尿酸轻度升高4例(7.8%),平均升高(10.21±4.73)mmol/L;肌酐较治疗前轻度升高5例(9.8%),平均升高(9.69±2.33)mmol/L。B组出现尿酸、肌酐升高的患者比例略高于A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高血钾、低血钾现象。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比较血压/mmHg)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

3 讨论

血压晨峰现象与清醒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迅速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强有关[5-6]。心肌梗死、脑卒中、心脏性猝死等心脑血管事件易发生在清晨,与血压晨峰现象有关。有研究表明,血压晨峰程度每增加1 mmHg,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将增加3.3%[7],因此,对血压晨峰进行干预治疗十分必要。老年人多有进行性肾功能不全,影响体内水、电解质正常的调节,使其容易发生盐敏感性高血压[8]。利尿剂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效果明确,有研究证实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比大剂量可更明显降低脑卒中及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并且能够逆转左心室肥厚,小剂量利尿药所获得的药效危险比明显优于大剂量,多数与其他类型的降压药物联合使用,能减少其他联合药物的剂量及不良反应[9]。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因咳嗽及血管性水肿的发生率较低,降低蛋白尿优势突出,更易为老年人耐受,且很少引起低血压[10]。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选择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替米沙坦联合小剂量呋塞米治疗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晨峰现象。

目前,钙离子拮抗剂引起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作用不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11]。故本研究将氨氯地平或呋塞米给予患者每日晨7∶00服用,替米沙坦予患者每日20∶00服用。结果表明,治疗8 周后,两组患者均有效控制血压及血压晨峰现象。两组均有较好的耐受性,102例患者中未发现有低血钾、高血钾情况,两组患者中共5例尿酸轻度升高;8例肌酐较治疗前轻度升高,升高比率均≤10%;2例踝部水肿,可能是因为微动脉与微静脉扩张程度不同,而不是体内水钠潴留,均不影响上述药物的继续使用。

综上所述,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呋塞米均可有效控制高龄老年患者的血压及血压晨峰,且耐受性良好,此两种联合用药方法,均既加强了降压效果,又相互减轻了不良反应。由于本研究样本较少,结果有待于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猜你喜欢

晨峰米沙坦氨氯地平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血压晨峰对未达临界病变隐匿性冠心病的影响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晨峰现象与褪黑素昼夜分泌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胰岛素抵抗OLETF大鼠血清IL-18水平变化及替米沙坦的干预研究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替米沙坦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BMP-7的影响
替米沙坦和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最小成本分析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