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8-10-14余璐
余璐
摘要:宿舍是研究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其现状是否和谐稳定,不仅关系到学校管理的质量,更对研究生身心方面的发展影响深远。因此本文采取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分析的形式,了解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冲突由来及解决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宿舍人际关系的特点。
关键词:人际关系;冲突;身份意识;两极分化
宿舍是研究生的主要学习、生活场所,其构成的人际关系对研究生的生活、学习、工作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探讨研究生的宿舍人际关系对做好研究生管理、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有助于实现研究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结合的方式,从多方面了解南充地区研究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
一、研究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调查
研究主要从宿舍人际关系整体评价、冲突来由、解决方法三个方面展开。调查问卷在查阅各种问卷后采取自编形式,共发放200份,其中女生118份,男生82份,覆盖各年级、各专业。访谈对象共选取20人,尽量客观综合地判定研究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为后期分析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
(一)研究生对宿舍人际关系的整体评价
整体评价共提出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你认为寝室人际关系重要吗?”,一个是“你和寝室同学相处得如何,有无冲突?”认为人际关系非常重要的占18%,重要的占23%,一般占42%;和寝室同学相处地好的占43%,相处得一般的占39%。从占比来看,研究生宿舍人际关系较为和谐占主流,大多数研究生认可寝室关系的重要性,认为有一个和谐的寝室,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所帮助,所以大部分人对宿舍人际交往呈正面评价。但也看出,很多研究生愿意为此努力的态度是中庸的,特别是在寝室关系相处地不错的人中,有冲突的占比也达到了37%,这些冲突是否会日积月累成更大的隐患,值得认真分析。
(二)研究生宿舍冲突的来由
了解冲突来由同样从两个问题出发,一个是“寝室冲突一般是哪方面的?”一个是“造成冲突的原因是什么?”其中,生活琐事形成冲突占了59%,访谈中大部分研究生也提到,寝室冲突多集中在个人卫生处理不当、作息时间不协调等问题上。具体表现在有的人只顾自己,按自己的作息时间来洗衣、上网,不顾宿舍其他人的感受,有的人沉迷于游戏或电视剧当中,经常没有时间观念、没有集体意识地玩通宵、放音乐,影响了室友的休息,很容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发生。
究其原因,主要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方面寻找。由于当前研究生的接受度、包容性在不断增强,年级、专业等问题被弱化,家庭经济状况、地域文化等因素也随着长期在外求学,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已变得不再是冲突的制造点,因此,在客观因素不占主导的情况下,个性原因,为人处世的方式等主观因素成了冲突形成的最大来由。性格上的差异、缺少尊重与同理心、缺乏沟通和交往的技巧等是产生不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在访谈中,人际关系的冲突往往附带着对对方为人处世方式的不认同,那些性格相对内向、不会表现自己的同学居多的寝室更容易引起宿舍冲突。
(三)对解决研究生宿舍人际冲突有何建议
综合调查问卷和访谈资料,大部分研究生都明白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是需要大家本着坦诚、尊重、包容和互助来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的,外界给予再多的帮助都必须回归到自身心理的转变和能力的提升。心理的转变是要本人愿意与人互动,在心理认可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才会有进一步的交流。能力的提升就是要学会开阔视野,寻找各种机会开展人际交往,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在和谐的宿舍环境中生活,才能更高效地学习、工作。
二、研究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特点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可以看出,尽管研究生宿舍人际关系主流是和谐的、健康向上的,但由于宿舍环境的特殊性,任何一个冲突的延伸,都可能影响整个宿舍所有人,甚至带动他们所覆盖的人际网。同时,宿舍是研究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决定了它对研究生身心方面的影响具有长远性。因此,分析研究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特点,对构建和谐宿舍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成熟度提高
研究生经历过大学集体生活,对寝室环境并不陌生,随着知识层次的提高,社会阅历的增加,更加重了社会人的成分,在对待寢室问题上不再像大学生时期那样幼稚,学会理解人与人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更为尊重和包容对方。但也因为理性化的提升,会更为看轻宿舍问题。从访谈中就能看出,因为学业紧张等原因,研究生在遇到不好解决的寝室问题时,往往会采取妥协、视而不见或搬寝室等消极的解决方法,这和本科宿舍的问题解决形式大相径庭,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研究生宿舍关系较为平淡这一结果。
(二)身份意识加强
在访谈中,不少研究生会下意识地提到,自己都是研究生了,很多东西不需要像本科生那样对待。由此可见,研究生是有较强烈的身份意识的,他们希望获得和本科生不一样的对待,这种不一样很多时候体现在学校对宿舍的管理上,但同样,也体现在宿舍人际交往中。调查中得知,很多学生是本校考研,在学校熟门熟路,即使是外地研究生,也因为有四年大学生活的基础,基本都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生活模式。在学校属于高层次人才的优越感使得一部分研究生不愿意做生活或学习的改变,在面对宿舍问题时,也更愿意坚守自己的认知理念,为解决问题增大了难度。
(三)交往积极性呈两级分化
价值多元化和有无人际交往技能是形成这一特点的重要因素。有的研究生面临巨大的学业和就业压力,几乎完全不花时间和精力来打理自己的人际关系,他们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人际交往的技巧、化解冲突的方法了解甚少,也不看重人际关系,往往凭借自己的喜恶、直觉等来处理各种人际问题,在遇到问题时基本无力应对也不想应对,很容易造成矛盾的激化,让宿舍关系无法修复。
而有的研究生则着眼于人际关系的积累,认为人际关系才是今后的重要资本,将联络感情放在重要位置。这部分人往往对今后的人生目标和未来发展定位清晰,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但也容易倾向于只与对自己有用、有价值的人交往,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际交往的单纯美好,使得自己的交往圈子越变越窄,越来越显得功利。
参考文献:
[1]卜珺.硕士研究生宿舍人际冲突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5月.
[2]黄桂仙,李辉,宋娜.硕士研究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调查[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第23卷第2期.
[3]王宜静,罗京滨.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J].教育评论,2013年04期.
[4]丁剑.大学横宿舍人际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5月.
[5]陈占江.关于研究生人际关系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研究生,2005年06期.